
??
2015年廣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
廣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2015年12月?
? ??引言
? ? 本報告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廣州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廣州市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辦法》要求,由廣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編制的2015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情況、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情況、咨詢情況、復議、訴訟和申訴的情況,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并附相關的說明和指標統計表。我室網站http://www.gzyjs.gov.cn/上可下載本報告的電子版。如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聯系:秘書處,83123209。
? ? ? ?一 概述
? ?2015年,我室政務公開工作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制度建設為切入點,不斷拓展政務公開的內容和范圍,努力提升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水平,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有力推動了各項工作的順利完成。
? ? (一)加強組織領導。我室高度重視政務公開工作,充分認識到政務公開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為使政務公開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走過場,我室著眼于建立政務公開長效機制,使政務公開成為一種自覺的意識和行為,以保障市民群眾知情權、監督權。一是明確由室秘書處具體負責和協調全室政務公開工作?,落實政務公開的各項要求,做好牽頭協調和監督檢查。二是積極整合政務服務資源,著重發揮室網站在政務服務中的載體作用,確保了政務服務渠道暢通。
? ? (二)完善工作制度。一是建立依申請公開制度。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確定了我室政務公開的范圍和程序,明確了依法公開的事項、公開對象、答復時間及方式等;二是建立了信息發布保密審查機制。明確了信息發布的審查程序和責任人,正確處理好信息公開與保密工作的關系,既防止出現因公開不當導致失密泄密的問題,又確保公開權利人的知情權,保證政務信息公開工作的順利進行;三是建立責任追究制度。把政務公開納入到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嚴格落實工作責任制。
(三)突出工作重點。結合實際,在政務公開方面重點抓了以下工作:一是突出職能職責的公開。重點公開了市政府工作報告,以及我室主辦的人大和政協建議提案。二是突出“三公”經費的公開。按照市財政局的統一要求,將我室的財政預算和“三公”經費情況及時在我室官方網站進行公示,主動接受社會各界和干部群眾的監督。三是突出日常信息報送工作。如結合三嚴三實主題教育活動,不斷充實政務公開的內容。
一年來,我室認真執行市政府常務會議后即時新聞發布制度,室主要領導先后5次就我室牽頭起草的政府文件作公開發布。積極推行行政決策公開,及時修訂完善制度規定。牽頭制定了《廣州市重大民生決策公眾咨詢監督委員會工作規定》和《廣州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專家庫管理工作細則》,完成市政府重大行政決策論證專家庫的組建工作和市政府決策咨詢專家庫換屆工作,為規范行政決策,促進公眾參與,增強決策透明度奠定了基礎。
二 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情況
我室全年主動公開政府信息7條,其中1.組織機構;2.動態類信息;3.其它文件;4.辦事指南類信息;5.財政決算信息;6.政府工作報告;7.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8.其他信息
三 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情況
2015年,我室未收到任何形式的申請公開政務信息的要求。
四 復議、訴訟情況
2015年,我室未出現因信息公開申請而產生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情況。
五 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
雖然我室在政務公開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工作中缺乏工作經驗、人手不足,我室政務信息公開工作的質量還有待提高。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重點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提高對政務公開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把落實政務公開工作與鞏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果結合起來;與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結合起來;與端正黨風、密切干群關系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對政務公開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二是進一步完善各項制度。要結合實際,積極探索在新形勢下政務公開出現的新情況和新特點,防止出現死角和漏洞。三是創新工作方式。要按照“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總體要求,繼續完善政務信息公開的范圍與內容,程序與方式,不斷提高政務信息公開的質量和水平。?
?
附表1? 主動公開情況統計 單位:條
指標 | 數量 |
主動公開信息數 | 242 |
其中:1.組織機構 | 1 |
????? 2.規章 | 0 |
????? 3.規范性文件 | 0 |
4.其他文件 | 8 |
5.動態類信息 | 89 |
6.行政執法類信息 | 0 |
7.辦事指南類信息 | 1 |
8.財政預決算信息 | 1 |
9.政府工作報告 | 1 |
10.政府公開年度報告 | 1 |
11.其他信息 | 140 |
附表2? 依申請公開情況統計 單位:條
指標 | 數量 |
依申請公開信息目錄數 | 0 |
申請總數 | 0 |
其中:1.網上申請數 | ? |
2.信函申請數 | ? |
3.當面申請數 | ? |
4.傳真申請數 | ? |
5.其他形式申請數 | ? |
對申請的答復總數 | 0 |
其中:1.同意公開 | ? |
2.同意部分公開 | ? |
3.不同意公開 | ? |
4.不屬于政府信息公開范圍 | ? |
5.非本機關或信息不存在 | ? |
6.與生產生活科研需要無關 | ? |
7.申請內容不明確 | ? |
8.其他 | ? |
附表3? 其他情況統計
指標 | 單位 | 數量 |
接受咨詢數量 | 人次 | 0 |
投訴舉報數量 | 人次 | 0 |
附表4? 申訴情況統計表 單位:件
指標 | 數量 |
行政復議數 | 0 |
行政訴訟數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