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五十條規定,編制本報告。
一、總體情況
(一)認真落實主動公開。全面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十九條、第二十條要求,做好常態化政府信息公開和更新,規范單位職能、機構設置、權責清單、建議提案辦理情況、財政預決算、政府采購、行政事業性收費、公務員招考錄用等信息,接受社會監督。加強政府信息管理,積極擴大主動公開覆蓋面。截至12月31日,通過委網站主動公開信息4751條,其中:制發行政規范性文件2份,部門文件類107條;政策解讀信息14條;工作動態類730條;重點領域信息204條;衛生監督執法信息101條;其他信息3593條。積極參與政府數據開放,在廣州市數據統一開放平臺開放了47個數據集。
(二)規范做好依申請公開。不斷完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渠道,確保現場、信函、網絡、傳真申請受理渠道暢通;面對面熱心解答群眾咨詢,耐心傾聽和幫助解決群眾訴求。強化依申請公開辦理合法性審查,提高辦理規范性和依法答復水平。全年受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86件,辦理完成78件,余8件轉2023年度辦理(符合辦結時間要求);政府行政復議6件,5件結果維持,1件結果糾正;1宗復議后訴訟結果維持。
(三)積極服務疫情防控。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信息發布,維護更新官網“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專欄,每日按時發布疫情相關信息,保障社會公眾知情權;及時發布相關政策文件,服務廣州市疫情防控工作全局;根據實時熱點及時推送疫情通報、防控動態、通知公告、醫者風采、防控知識、新聞報道等信息。截至12月31日,發布疫情通報等動態信息597條,編制更新發布防控指引130條,編發健康科普信息124條;官方網站共發布各類信息4751條;參加廣州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媒體通氣會、分享會)92場,協調組織專家訪談87人次,各級主流媒體采稿11275篇次,其中國家級媒體4353篇。
(四)強化政府信息管理。將政府信息公開作為依法行政重要內容,加大信息公開工作力度,通過委網站的信用信息雙公示、考試評審、衛生監督執法信息公開、健康廣州行動、法治政府建設等專題專欄,規范各類信息公開工作。使用“意見征集”“通知公告”欄目,廣泛征求公眾對《廣州市職業病防治“十四五”規劃》《廣州市人口與計劃生育服務規定》等文件的意見建議,及時匯總并反饋情況。圍繞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愛國衛生運動、老齡健康、婦幼健康等工作,通過文字、圖文、音頻等方式,對7份文件進行了認真解讀。
(五)大力推進平臺建設。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五十五條規定和國家、省關于“推進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的工作部署,在委網站新增了專題專欄廣州市醫療衛生機構檢索平臺。進一步加強政務新媒體建設管理,充分運用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新媒體平臺發布各類政府信息,持續加大公開力度、深化公開內容。2022年新浪微博“健康廣州”發布信息4184條,“廣州衛健委”微信公眾號發布信息1903篇,“廣州衛健委”南方號發布信息1966篇。
(六)加強信息公開監督保障。落實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負責的工作機制,通過聽取專題匯報,委周會等形式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將公開要求納入委屬醫療衛生機構績效考核內容,對醫療機構信息公開工作進行督導;組織各區衛生健康局和委機關各處室政務公開工作人員參加國家衛生健康委、廣州市政務公開工作辦公室舉辦的線上政務公開專題講座,不斷提高衛生健康系統政府信息公開整體工作水平。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一)信息公開的深度和廣度還不夠。下一步將加強對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公開的指導幫助,使更多的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向社會公開;多渠道收集分析社會公眾對衛生健康信息的關注點,深刻理解信息需求,分類歸納、精準推送。
(二)政策解讀的多樣性還有待進一步增加。下一步將在保持現有的文字解讀、音頻解讀、圖畫解讀的情況下,視情增加動漫式、流程圖式、問答式等解讀形式,豐富解讀內容,更易理解、更加滿足人民群眾需要。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2022年,我委共承辦建議提案194件。其中,人大代表建議100件(省人大建議會辦2件,市人大建議主辦49件,會辦49件),政協提案94件(全國政協提案會辦2件,省政協提案會辦3件,市政協提案主辦46件、會辦43件)。
收取信息處理費的情況:本年度無發出收費通知,無收取信息處理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