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總體情況
2021年,我局嚴格按照上級政務公開工作的部署要求,為政府信息公開透明持續發力,以“應公開盡公開”為工作原則,不斷擴大公開范圍,豐富公開方式,增強公開實效。我局政務公開工作由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牽頭部門專門抓,全局參與,上下聯動。制定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方案,完善信息公開工作流程和標準,細化工作任務,落實責任主體,確保各項工作依法依規、有序推進。
?。ㄒ唬┲鲃庸_情況
一是全面履職盡責,扎實做好各項信息公開。嚴格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和市政務公開辦工作要求,編制發布《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主動公開信息目錄》,逐一對照落實。認真落實政務公開工作要點,重點圍繞常態化防控工作,發布《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加強新冠肺炎疫情分級分類防控期間食品銷售安全工作的通知》《廣州市疫情防控期間電梯應急處置工作指引》(2021年第一版)等。對擬出臺的重大決策事項,通過網站、微信廣泛征求社會公眾、社會團體意見,提高決策的科學性、民主性和可操作性。巧用大眾喜聞樂見的音頻、視頻、圖文結合等豐富解讀方式,深入淺出宣傳闡釋《廣州市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工作方案》《廣州市市場監管領域輕微違法經營行為免處罰免強制清單(2021年版)》《廣州市零售藥店“哨點”防控工作指引》(第八版)等重要文件。
二是聚焦重點熱點,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圍繞“食品藥品安全”“價格監管執法”等深化政務公開。聯合廣州電視臺共同開展全市安樂“查”飯品牌監管行動,通過局網站推出行動報告。積極收集企業化妝品備案疑難問題,在市市場監管局網站發布“普通化妝品備案問答”。召開廣州市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新聞發布會,回應群眾密切關注蔬菜、肉類、糧油等重要民生商品、防疫物資的價格變動和走勢,宣傳價格法等法律法規,發布價格監管警示,加大價格執法力度。依托網站微信微博和各類媒體及時公示食品、藥品、產品質量抽查結果,發布消費提示。
(二)依申請公開情況
強化服務理念,把依申請公開工作作為服務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支持市場主體創業創新的重要方式,認真對待每一個申請人對政府信息的合理需求,并嚴格法規部門、局政務公開辦、分管局領導3級審核把關制度,確保依申請公開答復形式規范、內容準確,引用法律條款適當,盡可能地降低行政復議和訴訟風險。本年我局共收到信息公開申請178件,均全部依法依規、按期辦結。辦理政府信息公開類型被行政復議案件9宗,結果維持9宗;行政訴訟案件1宗(經復議后起訴),尚未審結。
?。ㄈ┱畔⒐芾砬闆r
制發、執行《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政府信息公開實施辦法》《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文處理辦法》等工作規定,明確公文屬性審核責任主體,建立政府信息發布審查機制,對擬公開的政府信息內容進行規范性審核和保密審查。并且根據市政務公開辦有關要求,結合實際情況對我局文件開展公開屬性和有效性評估調整工作,對主動公開的文件及時公開。
(四)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建設情況
優化平臺載體,增加政務公開深度廣度。加強網站主陣地建設,不斷完善信息轉載分享、智能搜索及分類展示等多個應用功能模塊,適時增設專題專欄,全年發布信息約2000條。關注“我為政府網站找錯”網民留言,在3個工作日內迅速修改完善并答復網民,進一步提升用戶使用體驗度。加強12315在線咨詢、網上咨詢等政民互動平臺的回應管理,及時為群眾釋疑解惑。聚焦建黨100周年、“十四五”規劃、疫情防控、營商環境、食品安全、質量強市等重大主題,在人民日報、新華社、中新社、經濟日報、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廣州日報等國家、省、市三級各大媒體、網站及中國市場監管報、中國質量報等刊發1700余篇次,“學習強國”平臺采用160篇。堅持微信、微博每日推送信息,全年發布各類信息3200余條,閱讀量超1500萬人次。完成市政府新聞辦舉辦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疫情防控、第130屆廣交會服務保障、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等專題新聞發布會,組織媒體記者走進基層一線進行現場采訪報道。
?。ㄎ澹┍O督保障情況
制定《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1年政務公開工作實施方案》,推動2021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做細做實;組織市市場監管部門政務公開工作培訓,內容包括政務公開、依申請公開辦理及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工作要求,著力提升政務公開工作水平。在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政府信息公開指南,提供聯系電話方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我局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告知書信息公開工作提出意見建議、投訴舉報。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三、行政機關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申請情況
四、被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情況
五、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我局信息公開工作雖然取得一定成效,但還存在薄弱環節與不足。下一步將通過日常工作督辦和年度工作培訓,增強處室開展政務公開工作主動性、積極性,提升政務公開事項處理效率和水平,并聚焦群眾所需所盼,著力謀劃“十四五”時期市場監管政務公開工作,既履行監管職能又強化服務意識,既深化公開又提質增效,提高企業辦事和政民互動的人性化便利程度,推動工作再上新臺階。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未發出收費通知,無收費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