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總體情況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也是攻堅克難的拼搏之年。廣州市司法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依據市政府政務公開工作文件精神,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群眾關注關切的法律要情結合司法行政特色,以提升政務公開質量為主線,著力抓好政策解讀和回應關切,深化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完善政務公開制度規范,切實增強人民群眾滿意度、獲得感,現將有關工作報告如下:
(一)圍繞中央、省市重要政策及法律法規,加強政策解讀和回應社會關注。
1. 深入解讀重要政策措施。我局圍繞全市司法行政2020年工作重點任務,積極配合市人大常委會做好地方性法規的起草工作。按照急需先立、條件成熟的原則,突出把握立法質量這個關鍵,認真做好市政府規章的組織起草、調研論證、征求意見、審修等各環節工作。疫情期間我局34天出臺《廣州市禁止濫食野生動物條例》,同步組織媒體開展新聞宣傳,對端正群眾認知、推動疫情防控起到正面作用。同時對人民群眾和媒體關注度高的內容及時跟進解讀,民法典獲全國人大通過后,我局在《廣州普法》抖音號開辟《民法典》系列專欄,至12月底已播出176期,目前點擊量達1.8億。
2. 積極回應社會關注。政府出臺的重要改革措施、涉及公眾切身利益、容易引發媒體和公眾關注的政策文件,主動作為開展普法宣傳政務公開工作。一是我局根據疫情形勢,2月8日迅速在《廣州普法》抖音號開辟“戰疫說法”欄目,組織律師向群眾開展防疫普法,至5月底共播出234期,目前總點擊量高達7.6億。二是繼續深化行政復議體制改革,探索行政復議信息化建設,將貫徹執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與行政執法終端運用相結合,做好行政執法監督平臺與上級和相關部門的工作銜接和業務平臺信息共享,加強對全市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工作的督促檢查。三是不斷完善信息公開制度,建立《信息公開臺賬》,嚴格落實網站信息先審后發制度,對可公開的信息做到自信息生成24小時內公開。
3. 創新方法擴大政策解讀的知曉率和影響力。我局豐富解讀形式,提高圖片圖解、音頻視頻、4K等解讀形式所占比重,多用客觀數據、生動案例,由文字宣傳轉變為畫面宣傳為主,真正讓群眾看得到、能理解。同時采取新聞發布會、網絡現場直播、微博實時互動、抖音短視頻等新傳播方式,增加觀眾圖面感、參與感。圍繞服務民生、防疫抗疫、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等熱點召開新聞發布會,主動邀請媒體采訪報道,擴大社會知曉率和影響力。
(二)強化對公權用權監督,深入推進決策和執行公開。
1. 推進重要決策公開。進一步推進重大行政決策預公開,涉及公共利益和公眾權益的重大事項,除依法應當保密的外,主動向社會公布決策草案、決策依據等,通過聽證座談等多種形式,廣泛聽取公眾意見,并將意見收集、采納情況向社會公布。建立健全律師事務所、公證處等社會中介組織參與政策制定機制。
2. 推進重要部署執行公開。圍繞政府工作報告、年度重點工作等重大決策部署,將主要措施、職責分工、監督渠道及工作進度、三公經費等信息向社會公開。進一步加強督查及整改落實情況、問責情況的公開,切實增強抓落實的執行力。在重大行政決策執行過程中,要跟蹤決策的實施情況,了解利益相關方和社會公眾對決策實施的意見和建議,積極開展決策執行效果的評估,及時調整完善,并將相關情況向社會公開。
3. 推動行政執法信息公開。進一步完善行政執法機關權責清單,按照“誰執法誰公示”原則,嚴格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制度,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利用各類平臺,集中向社會依法公開行政執法職責、執法依據、執法標準、執法程序、監督途徑等基本信息和執法結果信息。探索建立群眾意見反饋互動機制和公示平臺管理維護機制,強化行政執法社會監督職能。
(三)聚焦政策落實,維護社會穩定,深化重點領域信息公開。
1. 深化“放管服”改革信息公開。圍繞“放管服”改革新任務新舉措,全面落實公證領域“放管服”改革要求,推行線上受理業務,擴大公證“最多跑一次”服務事項范圍。積極開拓創新公證服務領域,推進公證機構參與人民法院糾紛調解、調查取證、司法送達、執行保全等司法輔助事務工作,爭取全國知識產權公證服務示范機構示范點。發揮公證協會作用,制定辦證指導意見、同業競爭的行規行約,規范同行業之間的執業活動,創造良好的公證執業環境。加快建立信用承諾、信息公示為特點的新型監管機制,持續加強“雙隨機、一公開”,按時將抽查事項納入平臺公開。
2. 堅守安全底線,全面提升保安全、保穩定能力,充分發揮普法、人民調解、社區矯正、安置幫教和律師等作用,為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營造良好法治氛圍。扎實做好監獄戒毒工作,嚴格落實安全穩定責任制、安全形勢研判制度等各項制度,加強場所安全隱患自查、檢查、督查,確保監獄戒毒場所持續安全穩定。
3. 強化重點民生領域信息公開。突出做好防疫、律師、公證、仲裁、法律援助、優化法治營商環境等社會高度關注、涉及群眾切身利益領域的政務信息公開工作。2月和3月,圍繞司法行政機關防控疫情工作,我局先后用“兩微一網”、抖音號等開展疫情防控法治宣傳、法律援助機關服務疫情防控的最近舉措、通過調解手段化解涉疫消費糾紛等主題進行新聞發布;5月、8月、10月和12月,結合廣州在全國首推市場輕微違法經營行為免行政強制工作以及多領域免處罰免強制的“雙免”清單、《廣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起草情況、廣州全面推進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工作情況、廣州建設法治政府及建設三大法律服務集聚區等重大題材進行政務新聞信息發布。
(四)拓展“兩微一網”服務功能,加強“智慧司法”平臺建設。
1. 推進政府網站優質規范發展。加強政府網站內容建設和信息發布審核,制定了《廣州市司法局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務信息報送及新聞宣傳工作的通知》和《廣州市司法局對外信息發布審核管理辦法》,推動全系統宣傳工作實現歸口管理。確定“誰發布、誰審核”的基本原則。同時繼續提升網站內容日常監測和常態化監管能力,做好機構改革后廣州市司法局整合、更新等工作。完善廣州市政府網站集約化平臺廣州市司法局部分,2020年局門戶網站發布文章2651篇,瀏覽次數105萬次,持續提升政府網上履職能力和服務水平。
2. 推進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理順政務新媒體管理機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聯手南方傳媒、羊城晚報等媒體集團合作運營我局“兩微一網”,打造共贏關系。其中“廣州司法行政”局主力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1377篇,累計閱讀數37萬,粉絲數1.9萬人;“廣州司法”局微博發布博文2228條,閱讀量1120萬,粉絲數8.2萬人。充分運用“人民日報”“新華社”“法制網”“今日頭條”“觸電新聞”“抖音號”“南方號”“大魚號”“微信視頻”等網絡平臺推廣傳播政務新聞。打造有影響力的政法機關新媒體賬號品牌。2020年與南方都市報聯手策劃宣傳推廣覆蓋全市的基層公共法律服務,在近半年的時間里,聯手南都深入調研全市176個鎮(街)公共法律服務站,形成了內容詳實的全市公法服務報告,評選出10個“網紅站”、4個“特色站”并制作出廣州市區兩級鎮(街)以上級別共188個站點的“廣州公共服務服務地圖”,并由媒體持續在報紙大篇幅報道,借助媒體力量為提高知曉率、便利群眾辦事發揮了積極作用。
3. 加快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及時梳理編制并公開進駐辦事大廳的審批服務事項、辦事指南、辦事流程等。推動更多服務事項“一網通辦”,讓廣大人民群眾辦事更明白、更便捷。通過多種形式咨詢方式等信息。加快數據收集共享和互聯互通。完善公證、律師、行政復議案例庫,健全人民調解、仲裁專家庫,推動“智慧戒毒”“智慧矯正”“智慧調解”“智慧普法”全面發展。不斷完善“六位一體”的公共法律服務平臺,打破數據“壁壘”和信息“孤島”,實現資源大共享、業務大協作。
4. 提升工作質量,及時制定更新主動公開基本目錄,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力度,既在公開數量上有所提升,又在公開質量上有所優化,保障公眾依法行使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2020年共辦結政府信息公開申請89宗。其中,網上申請83宗,占93.3%;信函申請6宗,占6.7%。
辦理情況:(一)予以公開10宗,占11.3%;(二)部分公開1宗,占1%;(三)不予公開7宗(屬于內部事務信息4宗,屬于過程性信息1宗,屬于行政執法案卷1宗,屬于行政查詢事項1宗),占8%;(四)無法提供71宗(屬于本行政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68宗,屬于沒有現成信息需另行制作2宗,屬于補正后申請內容不明確1宗),占79.7%。我局認真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相關規定,辦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按期答復率100%。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2020年廣州市司法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雖小有成效,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內容,和市委、市政府的有關要求仍存在部分差距,2021年我局將繼續加強以下方面政務公開工作:
(一)突出重點,推進政務公開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繼續完善政府規章公開臺賬,按照年度政府規章制定計劃推進政府規章的相關工作,時刻關注市政府門戶網站所經辦政府規章的掛網情況,繼續推進行政規范性文件的統一發布工作;依法依規做好依申請公開答復。
(二)優化提升,抓好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建設。優化廣州司法網欄目建設,不斷提升公眾網上查閱信息、互動交流及網上辦事的滿意度。優化廣州市司法局網站頁面與功能,做到訪問便捷、界面友好、欄目科學;完善網站信息公開目錄編排,對主動公開政府信息進行科學分類、及時更新,確保內容準確權威;充分利用征集調查、政務咨詢等功能,推進政民互動;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互聯網+政務服務”重大戰略以及省“數字政府”改革建設部署,對接省政務服務網,完善廣州市司法局窗口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流程、辦事指南,為企業和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繼續發揮廣州司法微博、廣州司法行政微信公眾號等政務新媒體平臺作用,為公眾提供優質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務。
(三)強化信息化手段運用,做好政府信息管理等基礎性工作。及時制定更新主動公開基本目錄。建立行政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公開臺賬,做好與公文管理系統和合法性審核管理信息平臺的銜接。進一步提高工作人員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思想認識,充分了解新的政策措施,提升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