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規定,現公布廣州市交通運輸局(原廣州市交通委員會,以下同)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本報告由概述、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政府信息公開相關收費情況、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情況、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組成。本報告的電子版可在廣州市交通運輸局網站http://www.gzjt.gov.cn下載。對本報告如有疑問,請與廣州市交通運輸局政務公開工作辦公室聯系,地址:廣州市天河區天河南二路1號,郵編:510620,電話:020—38180486。
一、概述
2018年,廣州市交通運輸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貫徹新發展理念,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政務公開決策部署要求,進一步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領導,健全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制,強化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推動政府信息公開取得新成效、邁上新臺階。制定實施《2018年政務公開要點分工實施方案》,全面完成年度要點任務;制定實施《關于推進重大建設項目批準和實施領域政府信息公開的工作方案》,在部門官方網站開設專欄并做好欄目維護和信息公開工作;全面執行人大建議、政協提案辦理答復公開要求,承辦的全部人大代表、政協提案均在答復后20個工作日內對外公開;依法辦理依申請公開,保障公民、法人和其它機構合法權益;加快推進政府網站、微博微信等政務平臺建設,不斷擴展政府信息公開渠道和內容,認真聽取人民群眾對交通運輸工作的意見建議,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強化正面輿情引導,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弘揚行業正能量,積極推動廣州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廣州市交通運輸局主動公開政府信息12963條,其中:1.組織機構類信息16條;2.部門文件類信息216條;3.動態類信息2720條;4.行政執法類信息173條;5.辦事指南類信息817條;6.財政預決算信息7條;7.其他信息9014條。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發布政府信息情況:通過政府公報發布信息0條,通過政府網站發布信息8151條,通過微博微信發布信息4138條,通過新聞媒體發布信息674條。
回應公眾關注熱點或重大輿情1045次(不同方式回應同一熱點或輿情計1次)。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回應解讀情況:舉辦新聞發布會7次,組織政府網站在線訪談8次,發布政策解讀稿120篇,通過微博微信回應事件765次,通過新聞媒體等其他方式回應事件145次;結合實際,充分利用報刊、電視等媒體平臺對交通運輸行業熱點或重大輿情進行回應,營造良好社會輿論氛圍,弘揚行業正能量。
三、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廣州市交通運輸局共收到信息公開申請80宗。其中,網上申請51宗,占63.75%;信函申請1宗,占1.25%;當面申請1宗,占1.25%;通過政務服務窗口申請27宗,占33.75%;傳真申請0宗,占0%。
答復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共80宗。其中,屬已主動公開范圍5宗,占6.25%;同意公開40宗,占50.00%;同意部分公開0宗,占0%;不同意公開4宗,占5.00%;不屬于本行政機關公開21宗,占26.25%;申請信息不存在4宗,占5.00%;申請內容不明確0宗,占0%;其他答復情形6宗,占7.50%。
四、政府信息公開收費情況
根據國家部委有關規定,自2017年4月1日起,廣州市交通運輸局依申請公開不收取費用,包括檢索費、復制費(含案卷材料復制費)、郵寄費。
五、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情況
廣州市交通運輸局信息公開類行政復議案件0宗。其中,維持具體行政行為的0宗,占0%;被依法糾錯的0宗,占0%;其他情形0宗,占0%。
廣州市交通運輸局信息公開類行政訴訟案件1宗(為跨年度案件,具體行政行為不屬于本年度)。其中,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或者駁回原告訴訟請求的0宗,占0%;被依法糾錯(需重新答復)1宗,占100%;其他情形0宗,占0%。
六、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
存在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部門網站“廣州交通信息網”相關欄目設置還不夠合理,個別欄目內容重疊度較高,個別欄目內容不夠豐富;二是需進一步加大力度推進重大建設項目批準和實施領域政府信息公開;三是需加快推進部門網站與微信微博等新媒體融合,適應社會發展和群眾政務信息需求;四是需持續抓好政務網絡安全管理,維護網上意識形態安全。
主要改進措施:一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貫徹新發展理念,優化調整部門網站欄目設置,加大欄目信息內容保障力度,增強網站等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友好性、便捷性;二是結合機構職能調整,更加理順推進重大建設項目批準和實施領域政府信息公開機制,嚴格按要求做好相關信息公開;三是充分發揮“廣州交通信息網”“廣州交通”微信微博等平臺作用,加大發布動態信息和法規政策力度,認真做好政策解讀,加強政民互動和正面輿論引導,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積極贏得人民群眾理解關心支持交通運輸發展;四是嚴格貫徹落實網絡安全部署要求和政策法規,加強內容把關,切實保障政務網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