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
2016年1月
引 言
本報告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廣州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廣州市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辦法》要求,由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編制的2015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情況、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情況、咨詢情況、復議、訴訟和申訴的情況,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并附相關的說明和指標統計表。我局門戶網站(http://www.gzq.gov.cn)上可下載本報告的電子版。如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聯系: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辦公室,電話:020-83228311。
一 概 述
我局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廣州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廣州市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辦法》等相關政策文件,“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總體要求,結合質監工作實際,緊緊圍繞“服務型質監”主題,著力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發揮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在推進依法行政、改進作風、加強廉政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保障人民群眾對質監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促進行政權力規范、透明、高效運行。今年我局主動公開政府信息2502條;受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28件、市民咨詢15753次、市民投訴舉報2433次,受理率及答復率均為100%。
二 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情況
本局2015年全年主動公開政府信息2502條,其中1.組織機構3條;2.規章12條;3.規范性文件1條;4.其他文件7條;5.動態類信息235條;6.行政執法類信息256條;7.辦事指南類信息33條;8.財政決算信息2條;9.政府工作報告1條;10.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1條;11.其他信息1951條。
在主動公開的信息中,政策法規類的信息13條,內容主要涉及本局作為執法主體或執法主體之一的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等,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廣州市壓力管道安全管理規定》等,以及以本局名義發布或者本局作為主體部門與其他部門聯合發布的規范性文件,如:《廣州市標準化戰略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占總體的比例為0.52%;規劃計劃類的信息1條,內容主要為我局年度工作計劃,如《2015年質監工作計劃》,占總體的比例為0.08%;屬于本單位業務類信息2200條,占總體的比例為87.92%,內容主要涉及我局質量監督管理、標準化監督管理、計量監督管理、特種設備監督管理及稽查執法等相關信息。
在主動公開的信息中與公眾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方面的信息有254條,內容主要包括:質量強市工作相關信息、特種設備安全工作相關信息、執法案件信息、監督抽查信息、行政復議決定相關信息等。
在主動公開的信息中屬公共資金使用和監督方面的信息72條,主要涉及我局:一是根據《關于印發廣州市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及采購限額標準(2015年)的通知 》,和廣東省財政廳《關于統一廣東省政府采購公開招標數額標準和采購限額標準的通知》文件規定,在2015年部門預算公開中將政府采購預算按單位按采購品目公開,2015年政府采購金額中約87%采用公開招標方式進行,在廣州市公共資源交易網公開發布,接受市財政局和社會公眾監督;二是公開了我局2014年度部門決算、2015年部門預算,推進財政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同時也保障市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三是對行政事業性收費內容進行更新發布,匯總制作了《廣州市質監系統行政事業性收費依據》。
為方便公眾了解質監信息,一是我局加大七大質監宣傳平臺建設,在羊城地鐵報、廣州電視臺、廣州電臺、大洋網、廣州日報手機報、新浪微博、微信公眾號構建常態化質監發布網絡,并重點突出新媒體建設。目前“廣州質監”微博、微信已成為我局權威質監信息的發布平臺、輿論監控及應對平臺,2015年累計發布微博4809條、微信901條,處理網民各類咨詢投訴183宗,組織微博、微信線下活動10期。同時為了更好的讓公眾理解質監工作,我局開創全國質監系統先河,舉辦了“質在羊城,微力綻放”微電影征集大賽,以故事的形式生動演繹我局業務工作。
為方便群眾辦理質監業務,一是我局積極進駐廣州市網上辦事大廳,截止目前,我局已開通網上辦理的服務事項12項。群眾可以在網上實現辦事指南、表格下載、網上咨詢、申請、投訴以及進度查詢。通過推行行政審批網上辦理,有效方便群眾,提高行政審批效能,同時也提高了行政審批透明度,提升了公眾滿意度。二是積極進駐各級政務中心,通過電子顯示屏、懸掛告知牌等多種形式,明示《辦事服務承諾》、《政務辦事監督制度》等,印制行政許可、備案審查和年度報告審查事項的辦事指南小冊子擺放在辦事大廳,由辦事群眾自由取閱,并增設評價器,主動接受群眾對辦事人員的監督,提高辦事人員的辦事水平和效率。
三 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情況
本局2015年共受理信息公開申請28件,其中通過我局網站(http://www.gzq.gov.cn)“政府信息公開”欄目提交的網上申請有15件,通過公開受理窗口當面提交的申請有6件,其余均是通過信函形式申請。
從申請的信息內容來看,大約60%屬企業生產許可、備案類信息,20%屬企業標準信息,13%我局查處相關企業等執法信息,其余7%是涉及我局職能及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相關信息。
在已經答復的28件申請中,
“同意公開”的14件,占總數的50%,主要涉及申請獲得企業生產許可、備案等具體信息及申請查詢企業標準信息等。
“同意部分公開”0件,占總數的0%。
“不予公開”的0件,占總數的0%。
“信息不存在”的4件,占總數的14.29%。主要是因為申請人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不存;
“非本機關政府信息”的8件,占總數的28.57%,主要是不屬于我局信息公開范圍;
“申請內容不明確”的2件,占總數的7.14%。主要是因為申請人申請公開的信息不明確,需要進一步補正說明。
四 其他情況
本局2015年度共接受市民咨詢15753次;接受市民投訴舉報2433次。受理率及答復率均為100%。
五 復議、訴訟情況
本局2015年度發生針對本單位有關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行政復議案1件,其主要事由是“申請人不服我局逾期未答復其信息公開申請事項”,因我局未收到復議人復議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上級復議機關駁回復議人申請;2015年未發生針對本單位有關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行政訴訟案。
六 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
我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雖然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與社會公眾需求仍存在差距,信息公開渠道和內容還需進一步豐富,信息資源的全面梳理和共享開放還需進一步推進,政務公開制度還需要在實踐中進一步規范完善。
(一)加大主動公開工作力度,加強對公眾關注的質監工作信息進行梳理和細化,充實政府信息公開內容。
(二)加強門戶網站建設,提升服務水平。
(三)全面梳理信息資源,與各單位信息公開建設實現聯動,使符合條件的信息實現互聯互用,提高信息利用率,減少重復審批。
七 說明與附表
(一)其他說明(包括對統計指標的說明,以及其它一些需要特殊說明的情況,如統計期限、統計范圍是否包括下屬依法行使行政職權的組織等)
(二)附表
附表1 主動公開情況統計 單位:條
指標 | 數量 |
主動公開信息數 | 2502 |
其中:1.組織機構 | 3 |
2.規章 | 12 |
3.規范性文件 | 1 |
4.其他文件 | 7 |
5.動態類信息 | 235 |
6.行政執法類信息 | 256 |
7.辦事指南類信息 | 33 |
8.財政預決算信息 | 2 |
9.政府工作報告 | 1 |
10.政府公開年度報告 | 1 |
11.其他信息 | 1951 |
附表2 依申請公開情況統計 單位:條
指標 | 數量 |
依申請公開信息目錄數 | 28 |
申請總數 | 28 |
其中:1.網上申請數 | 15 |
2.信函申請數 | 7 |
3.當面申請數 | 6 |
4.傳真申請數 | 0 |
5.其他形式申請數 | 0 |
對申請的答復總數 | 28 |
其中:1.同意公開 | 14 |
2.同意部分公開 | 0 |
3.不同意公開 | 0 |
4.不屬于政府信息公開范圍 | 4 |
5.非本機關或信息不存在 | 8 |
6.與生產生活科研需要無關 | 0 |
7.申請內容不明確 | 2 |
8.其他 | 0 |
指標 | 單位 | 數量 |
接受咨詢數量 | 人次 | 15753 |
投訴舉報數量 | 人次 | 2433 |
附表4 申訴情況統計表 單位:件
指標 | 數量 |
行政復議數 | 1 |
行政訴訟數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