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2月
引言
本報告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廣州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廣州市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辦法》要求,由廣州市質監局編制的2014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情況、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情況、咨詢情況、復議、訴訟和申訴的情況,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并附相關的說明和指標統計表。我局門戶網站(http://www.gzq.gov.cn)上可下載本報告的電子版。如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聯系: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辦公室,電話:020-83228311。
一、概述
2014年,我局認真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完善政府信息公開領導機構和工作機制,健全門戶網站公開平臺,積極做好政府信息的主動公開,依法妥善處理依申請公開,穩妥推進網絡問政,大力建設網上辦事大廳,加大質監工作宣傳力度,加強政務窗口建設,全面深入推進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一)領導重視,完善政務公開工作機制
我局領導歷來高度重視政務公開工作,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建立以局主要領導為組長、各分管局領導為副組長、各處室負責人為成員的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并建立了以局紀委書記為組長的政務公開組織領導和監督小組,為政務公開工作的有效開展提高了堅實的組織保障。二是建立工作制度。認真落實《條例》,完善制度建設,制定了《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政府信息公開管理辦法》、《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工作辦法》、《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辦法》及《廣州市質監局關于印發廣州市質監局駐市政務中心窗口管理辦法的通知》,明確工作要求、工作分工、程序步驟及工作責任,促進政務公開工作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整體提升了政務公開工作水平。三是完善工作機制。市局辦公室作為局系統政務公開工作的牽頭處室,負責統籌推進政務公開工作,并指定專人負責此項工作,各單位均落實相應的分管領導及工作責任人,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
(二)升級改造,健全門戶網站公開平臺
我局一直將門戶網站作為政府信息公開的主平臺、便民服務的主通道,回應民情的主途徑。2014年,按照中央建設服務型政務網站的要求,對門戶網站進行了升級改造,從更加注重公眾服務和用戶體驗市民的角度出發不斷優化網站頁面布局、欄目設置和功能使用,最終形成了6個一級欄目、41個二級欄目、14個輔助功能的新網站欄目體系,增加了“手機版”、“智能問答”、“智能檢索”、“無障礙瀏覽”等服務平臺,并將查詢信息和辦理事項的欄目采用第一人稱維度(我想看、我想問、我想辦、我想查)進行分類展示,突出“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2014年,上報市委、市府、國家局、省局網站相關信息568條,在市局網站發布信息2644條,圖片754張,全系統共報送政務信息4284條。
(三)全面及時,主動公開政府信息
1.重新修訂并發布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和目錄。每年對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和目錄進行更新。2014年,結合食品職能的劃轉的實際,對不屬于我局公開及已過期的信息進行清理,并及時公開新產生的政府信息,做到對政府信息目錄的常態化管理。此外,根據市府辦公廳的要求,對政府信息目錄的編碼方式及內容進行重新修訂,并在市政府及市局門戶網站上進行公布,確保我局信息公開目錄與市政府的統一性。
2.積極做好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工作。對照《廣州市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專欄目錄》,對我局重點領域信息進行公開。一是積極推進財政預決算和“三公”經費的公開。按市財政局的統一要求,在門戶網站公開了2013年部門預決算及“三公”經費預結算的情況。二是及時更新發布行政事業性收費內容。根據市財政局有關要求,及時更新并發布《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事業單位)行政事業性收費公示內容》、《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行政機關)行政事業性收費公示內容》,明確收費標準。三是規范行政審批類事項信息公開及管理。認真推進行政審批標準化建設,重新梳理修訂了行政審批備案類事項辦事指南和業務手冊,并在市局門戶網站、市政府門戶網站及市政務網站進行發布。同時,對發生變化的審批事項、要素及時按要求對目錄進行調整,實現行政審批事項目錄的動態化管理。四是公布權責清單。根據市府有關要求,全面梳理所有職權,并依法制作行政審批事項的“行政審批流程圖”,經市政府批準后在市局門戶網站及廣東省網上辦事大廳廣州分廳上進行發布。
3.著重做好質監特色業務信息公開。一是做好質量強市工作信息公開。在門戶網站專設“質量強市”專欄,并公布了有關工作文件和簡報,讓公眾了解國家質檢總局在質量強市相關政策的同時,掌握廣州市質量強市、質量強區工作最新動態,增強市民群眾對質量強市活動的關注度與參與度。二是做好特種設備安全工作信息公開。為滿足公眾對全市電梯安全的知情權,我局在進一步加大電梯監督抽查力度的同時,加大了監管信息的公開力度,并發布了《廣州市質監局關于開展2014年在用電梯監督抽查工作的通告》、《廣州市質監局關于2014年上半年在用電梯監督抽查、檢驗等情況的通報》等文件,增加了電梯監管工作的透明度。三是加強案件信息的公開。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我局先后起草了《關于規范案件公開暫行規定的通知》、《廣州市質監局關于落實假冒偽劣及侵犯知識產權案件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兩個通知,明確案件信息公開工作要求。2014年,局本級公開查處案件44宗,處罰案件53宗,公告案件9宗。四是監督抽查信息。2014年局本級公開監督抽查信息163條,主要公開我局質量監督抽查及計量監督抽查信息,如:《2014年廣州市橡膠軟管和軟管組合件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廣州市質監局關于公布2014年第三季度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監督抽查結果的通告》。五是行政復議決定相關信息。根據市法制辦有關要求,我局制定了《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行政復議決定網上公開實施方案》,并制作行政復議決定公開格式,將符合公開條件的47個行政復議決定全部網上公開。
(四)依法依規,妥善處理依申請公開
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依申請公開條例》、《廣州市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辦法》、《廣州市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辦法》等要求,及時妥善處理,確保依申請公開答復依法有據、穩妥規范。對于難以把握的政府信息公開答復,積極向市政府信息公開部門溝通,均得到有力指導。每年組織依申請公開培訓及研討會,通過案例匯編、案例教學和建立工作Q群為系統工作人員提供工作交流平臺,在具體案例和工作交流中提高業務能力。2014年,我局本級共收到依申請公開30宗,均得到妥善處理。
(五)便民利民,大力建設網上辦事大廳
2014年,在市政務辦的指導下,我局嚴格按照《廣州市人民政府政務管理辦公室關于印發2014年廣州市網上辦事大廳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通過建立網辦工作機制,制定網辦工作方案,完善網上辦事大廳基礎建設,加大網辦宣傳推廣力度等措施,認真推進落實各項任務。我局現有行政許可事項5項,非許可審批事項2項,公共服務事項3項,均已實現網辦。截止11月底,我局網上辦事大廳建設工作各項指標均達到省、市年度考核要求。2014年全年,我局業務辦理總量為301宗,網上受理量為187宗,上網辦理率為62%,行政審批(含許可、非許可)事項網辦深度一級以上達100%,二級以上達85.71%,三級達57.14%,社會服務事項網辦深度一級以上達100%,統一認證接入率達100%,行政審批業務監察接入率達100%。
(六)政民互動,積極穩妥推進網絡問政
為進一步提高政民互動水平,我局積極推進網絡問政,暢通群眾舉報投訴渠道,提高答復質量。一是繼續加強12365網絡服務平臺建設。2014年,我局全年市、區兩級12365中心共受理各類訴求4702件,其中咨詢1554件,投訴舉報3148件,受理率及答復率均為100%。二是協助建立統一服務熱線。結合市委、市政府有關的要求,積極配合建立12345全市統一服務熱線,并編制了質監知識庫,提高了12345熱線在質監咨詢方面的一次性解答率。三是開展質監業務培訓。先后組織了12345和局12365熱線管理員和話務員進行質監知識培訓和業務信息系統操作培訓,進一步提高投訴咨詢熱線答復質量。
(七)加強政務窗口建設,樹立為民服務良好形象
為簡化辦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群眾辦事,我局政務窗口以“五大措施”及時優化窗口辦證流程:一是增設咨詢窗口,為辦事群眾派發辦證表格、辦事指南,指導辦事群眾填表;二是把收費獨立出來,專設一個收費窗口,簡化受理窗口的工作,實行流水線運作;三是全國首創組織機構代碼證、國稅登記證、地稅登記證“三證聯辦”工作模式,極大縮短了辦證時間,全年累計核發地稅稅務登記證91008份,國稅稅務登記證66020份;四是設置優先呼叫窗口主業務,在主業務沒有等候人數時,呼叫另一受理業務,實現兩項業務之間的叫號互聯互通;五是在填表區、受理窗前擺放填表模版、A3版辦事指南、溫馨提示牌、“三證聯辦”宣傳海報,加大宣傳力度、做好告知工作,從而減輕前臺人員工作量,實現提速提效。我局政務窗口連續5年被評為“市政務服務中心年度先進窗口”,2014年度共有1人榮獲“年度服務標兵”,4人榮獲“優秀工作人員”,20人榮獲“月度服務之星”。
二、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情況區域整合
本局2014年全年主動公開政府信息2101條,其中1.組織機構3條;2.規章119條;3.規范性文件31條;4.其他文件4條;5.動態類信息178條;6.行政執法類信息4條;7.辦事指南類信息36條;8.財政決算信息11條;9.政府工作報告1條;10.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1條;11.其他信息1713條。
在主動公開的信息中,政策法規類的信息190條,內容主要涉及本局作為執法主體或執法主體之一的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等,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廣東省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規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規章制定程序規定》,以及以本局名義發布或者本局作為主體部門與其他部門聯合發布的規范性文件,如:《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實施辦法》(2014年版)、《廣州市電梯監督抽查工作規定》,占總體的比例為8.9%;規劃計劃類的信息16條,內容主要為我局年度工作計劃,如《2014年質監工作計劃》,占總體的比例為0.75%;屬于本單位業務類信息1357條,占總體的比例為63.7%,內容主要涉及我局質量監督管理、標準化監督管理、計量監督管理、特種設備監督管理及稽查執法等相關信息。
在主動公開的信息中與公眾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方面的信息有398條,內容主要包括:質量強市工作相關信息、特種設備安全工作相關信息、執法案件信息、監督抽查信息、行政復議決定相關信息等。
在主動公開的信息中屬公共資金使用和監督方面的信息99條,主要涉及我局:一是財政預決算和“三公”經費的公開,如:2013年部門預決算及“三公”經費預結算的情況。二是對行政事業性收費內容進行更新發布,如:及時更新并發布《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事業單位)行政事業性收費公示內容》、《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行政機關)行政事業性收費公示內容》,明確收費標準。三是公布我局對相關產品的監督抽查情況,如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情況公告、名牌產品信息、特種設備生產單位等內容。
在主動公開信息工作中,為方便公眾了解質監信息,我局持續強化六大質監宣傳平臺建設,在羊城地鐵報、廣州電視臺、廣州電臺、大洋網、廣州日報手機報、新浪微博構建常態化質監宣傳網絡,并重點突出新媒體建設。2014年,我局共發布新聞信息15707條,其中報刊通訊類1643條,電視類432條,廣播類785條,網絡類12808條;全年累計向市民發送質量宣傳手機信息7283萬條,播放各類公益廣告7826次,發放宣傳資料86741份。同時,積極開拓質監宣傳新平臺。目前,“@廣州質監”微博已成為我局權威質監信息的發布平臺、輿論監控及應對平臺,2014年累計發布微博5573條,同比增長42%,處理網民各類咨詢投訴832宗,推出服裝質量安全版“小蘋果”視頻,點擊量達10萬。此外,我局政務微信“廣州質監”(訂閱號)于3月22日正式上線,是我市行政單位中第一批開通的政務微信平臺,也是國內質監部門中較早開通的微信平臺。目前,“廣州質監”微信已累計推送信息300多條,回復市民咨詢投訴32宗,關注人數達2000余人,組織活動9期。
三、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情況
我局2014年共受理信息公開申請30件,其中通過我局網站(http://www.gzq.gov.cn/)“政府信息公開”欄目中“依申請公開”欄目提交的網上申請有20件,通過公開受理窗口當面提交、信函及傳真遞交的申請有10件。
從申請的信息內容來看,大約40%屬我局轄區內相關企業產品類信息,50%屬我局查處相關企業等執法信息,其余10%是涉及我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相關類信息。
在已經答復的30件申請中,
“同意公開”的12件,占總數的40%,主要涉及許可證的所有者及生產許可范圍、申請公開的相關案件查處信息等。
“同意部分公開0件,占總數的0%。
“不予公開”的0件,占總數的0%。
“信息不存在”及“非本機關政府信息”的11件,占總數的36.7%。主要是因為申請人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不存或不屬于我局信息公開范圍。
“與生產生活科研需要無關”4件及“申請內容不明確”的3件,共占總數的23.3%。主要是因為申請人申請公開的信息不明確,申請公開信息與申請人關聯性不明確等。
四、其他情況
2014年,我局全年市、區兩級12365中心共受理各類訴求4702件,其中咨詢1554件,投訴舉報3148件,受理率及答復率均為100%。
五、復議、訴訟情況
2014年度發生針對我局有關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行政復議案6件,維持4件,責令重做2件,其主要事由是申請人對我局答復書不滿意或不服;發生針對本單位有關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行政訴訟案3件,維持1件,被撤銷2件,其主要事由是對行政復議結果不滿意。
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
2014年來,政務公開工作雖然取得實效,但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政府信息的公開屬性界定標準及相關政策的把握方面有待加強。二是依申請公開的答復水平有待提高,相關依申請公開引起的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數量仍較多。
2015年,我局進一步拓寬政務公開工作的深度和廣度,規范和完善信息公開的內容、形式,保障政府信息及時、有效、全面公開。
同時,做好相關的業務培訓工作,提高具體經辦人的政府信息公開管理水平和能力,做到有的放矢,減少行政復議和訴訟的發生。
七、說明與附表
(一)其他說明
本報告的數據及資料統計期限是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統計范圍不包括下屬依法行使行政職權的組織。
(二)附表
附表1 主動公開情況統計 單位:2101條
指標 | 數量 |
主動公開信息數 | 2101 |
其中:1.組織機構 | 3 |
2.規章 | 119 |
3.規范性文件 | 31 |
4.其他文件 | 4 |
5.動態類信息 | 178 |
6.行政執法類信息 | 4 |
7.辦事指南類信息 | 36 |
8.財政預決算信息 | 11 |
9.政府工作報告 | 1 |
10.政府公開年度報告 | 1 |
11.其他信息 | 1713 |
附表2 依申請公開情況統計 單位:30條
指標 | 數量 |
依申請公開信息目錄數 | 30 |
申請總數 | 30 |
其中:1.網上申請數 | 20 |
2.信函申請數 | 6 |
3.當面申請數 | 0 |
4.傳真申請數 | 4 |
5.其他形式申請數 | 0 |
對申請的答復總數 | 30 |
其中:1.同意公開 | 12 |
2.同意部分公開 | 0 |
3.不同意公開 | 0 |
4.不屬于政府信息公開范圍 | 0 |
5.非本機關或信息不存在 | 11 |
6.與生產生活科研需要無關 | 4 |
7.申請內容不明確 | 3 |
8.其他 | 0 |
附表3 其他情況統計 單位:4702人次
指標 | 單位 | 數量 |
接受咨詢數量 | 人次 | 1554 |
投訴舉報數量 | 人次 | 3148 |
附表4 申訴情況統計表 單位:9件
指標 | 數量 |
行政復議數 | 6 |
行政訴訟數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