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來來,以友好型營商促“贏商”
拼,拼的是引力
今年以來,廣州經營主體量質齊升,對國內外優質資源的吸引力不斷提高。
今年以來,廣州對國內外優質資源的吸引力不斷提高,經營主體量質齊升。據最新統計,截至10月底,全市經營主體達364.01萬戶,總量躋身全國第四。新登記經營主體的數量和增速,均居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第一位。一系列數據顯示,廣州創業經營活力足,市場信心持續提升。
值得關注的是,新登記經營主體中超過七成是企業。選擇廣州,“看漲”廣州,企業紛紛落戶于此,成為廣州營造產業友好型、企業友好型、企業家友好型營商環境的最佳注腳。
珠江新城
拼搏故事:貼心政策、暖心服務讓“老科研”安心扎根
廣州新致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致力公司”)是一家今年7月才在黃埔區注冊的新公司,但它其實并不“新”。它是依托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電科院(以下簡稱“電科院”)多年來的技術創新積累而成立的科改型企業,是名副其實的“老科研”。
目前,電科院第一批17個科研成果已成功轉化到新致力公司,“中低壓變流裝置中試驗證平臺”和“高品質植物絕緣油中試驗證平臺”兩條中試驗證平臺正在調試,預計近期可以“開足馬力”投產。
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熊俊坦言,在挑選公司注冊地時,考慮過國內其他城市,有的城市還提供了十分優惠的稅收政策,但最終還是選擇廣州。“選擇注冊地不只是考慮財務因素。綜合評估下來我們覺得還是廣州的營商環境更有優勢。”熊俊說,廣州有著公司所需的完整的產業配套,比如公司在發展電氫協同業務,在黃埔區氫能產業園租了一層樓,產業園內氫能上下游企業都能找到,公司還能利用產業園內的涉氫實驗室。又比如在電能質量治理業務,黃埔區有著眾多高端制造、精密制造企業,對電能質量治理的需求很大,公司能夠“離客戶更近”。
廣州的產業政策以及高效服務也是讓熊俊他們“動心”的原因。“在我們所涉及的行業,廣州的相關產業政策文件比較完善,對氫能行業的補貼力度很大。比如去年國家出臺《電能質量管理辦法》后,廣州相關部門就迅速出臺了相關實施文件。”熊俊說。
公司注冊前,市場監管、工信等部門還主動上門服務、輔導,“前期輔導時,政府部門站在企業的角度來為我們出謀劃策。正式注冊時,也只花了半天時間便拿到了營業執照,效率很高。”
“接下來我們會繼續加大創新投入,在行業內保持核心競爭優勢。”熊俊說。
南沙區政務服務中心
記者觀察:“企業視角”打造友好型營商環境
今年以來,廣州對國內外優質資源的吸引力不斷提高,全市經營主體總量躋身全國第四,增量、增速均居主要城市首位。全市實有“3+5”戰略性新興產業經營主體更是迎來兩位數增長,新舊動能轉換趨勢顯現。
經營主體是國民經濟的基石與活力源泉,其蓬勃發展為經濟長期向好、行穩致遠打下重要基礎。選擇廣州,“看漲”廣州,企業紛紛落戶于此。“政府部門站在企業的角度來為我們出謀劃策。”接受采訪時,不少企業都提到,是否落戶一個地方,不僅要考慮稅收優惠等財務因素,還要綜合考慮該地的產業配套、科研支撐、政府政策和服務等因素,這正是企業所需的“友好型”營商環境。
我們看到,“企業視角”的政府服務和成本優化供給越來越多。廣州把市場監管領域23項高頻辦理事項和21項查詢事項,納入“市場主體直通車”服務,回應企業全生命周期需求;將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有機結合,對納入“白名單”的企業“無事不擾、有呼必應”;市場監管部門加大涉企違規收費治理力度,今年以來查處違規收費案件172宗,為各類市場主體退回收費1290萬元……這些都是對“企業所需”的回應。
今年,廣州印發《廣州市2024年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要點》,從四個方面提出了100條改革任務,以加快營造產業友好型、企業友好型、企業家友好型營商環境,全力建設全國產業生態最好、政務服務最優、綜合成本最低的營商環境高地,助力企業“降本增效”。從“企業視角”出發,才能讓企業、企業家、科學家更加滿意、更好發展、更快成功。
數說經營主體
截至10月底,全市經營主體達364.01萬戶,總量躋身全國第四。
1—10月廣州新登記經營主體情況
新登記經營主體51.65萬戶,同比增長15.82%。
經營主體結構進一步優化,新登記企業36.85萬戶,占新登記總量的71.35%。
私營企業仍是廣州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新登記私營企業34.88萬戶,同比增長21.69%,占新登記經營主體總量的67.53%。
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態勢良好
1—10月,新登記生物醫藥、人工智能類經營主體6.08萬戶、5.10萬戶。截至10月底,全市實有“3+5”戰略性新興產業經營主體122.47萬戶,在經營主體總量中占比超過1/3,新舊動能轉換趨勢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