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效提升跨國公司深耕中國信心 未來將有更多百姓生活相關領域放開外資準入
9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發布《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4年版)》(以下簡稱“新版《負面清單》”),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1年版)》將同時廢止。
業內認為,新版《負面清單》有助于形成積極吸引外資的政策合力,讓我國更好發揮引資綜合優勢,塑造互利共贏的開放合作格局,疊加其他吸引外資政策落地見效,有效提升跨國公司深耕我國市場的信心。
焦點1: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實現“清零”
記者注意到,新版《負面清單》限制措施由31條減至29條,刪除了“出版物印刷須由中方控股”,以及“禁止投資中藥飲片的蒸、炒、炙、煅等炮制技術的應用及中成藥保密處方產品的生產”2個條目。
“新版《負面清單》的發布,標志著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全國范圍內首次實現‘清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告訴記者,這意味著從今年11月1日起,在我國制造業領域,內資、外資將在權利、規則、機會等方面擁有同等待遇。
中山大學區域開放與合作研究院院長毛艷華認為,新版《負面清單》的發布意義重大,不僅向全球表達了中國堅定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全球分工的意愿,也標志著中國構建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邁出關鍵步伐,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行業監管體制。
“預計接下來,隨著服務業條目的增加,還會有更多服務領域放寬外資準入、擴大開放領域,特別是同我國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健康養老、中介服務、醫療保健、培訓教育、金融服務等領域。”魏建國認為。
焦點2:廣州制定措施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發展
公開數據顯示,目前,廣州全市共有外資企業超過4.7萬家。今年上半年,新設4054家,同比大幅增長46.1%。
近日,廣州市商務局、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廣州市市場監管局3部門聯合制定并印發了《廣州市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若干措施》,旨在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消除內外貿銜接的制度障礙,推動廣州市內外貿深度融合、協同發展。
“廣州要抓住國家新一輪擴大開放的機遇,加快完善外商投資促進措施。”毛艷華舉例,包括進一步開展全球招商,完善廣州一流的營商環境,為外商投資提供更多便利措施、營造更好的投資環境;更好地完善外商投資監管體制,讓優質外資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同時,受到同等的法律保護。
魏建國建議,一方面,廣州要懂得“借外力”,既抓大項目,也抓“中小型項目”,加大在電信、互聯網、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招商引資,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引領廣州制造業轉型升級,從而改變進出口商品結構;另一方面,廣州要加大服務業招商引資力度,聯動粵港澳大灣區進行一些制度改革和創新,從而加快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