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東環城際鐵路(番禺—白云機場北)與琶蓮城際鐵路即將開通運營,番禺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交通樞紐的戰略地位將得到進一步強化。這不僅是兩條新線路的疊加,更是大灣區軌道交通從“線”到“網”的飛躍,而番禺正位于這張巨網的關鍵交匯點,以其強大的輻射能級,重塑著區域經濟地理格局。

廣州南站作為全國高鐵樞紐與灣區城際網絡核心的雙重功能將進一步激活
高效交通重塑空間格局 “306090生活圈”觸手可及
此次開通的廣州東環城際,進一步激活了廣州南站作為全國高鐵樞紐與灣區城際網絡核心的雙重功能,廣州南站也由此成為連接國家高鐵網與灣區城際網的超級轉換器。一方面,通過京廣、廣深港等高鐵路網匯聚全國客流;另一方面,通過新線實現與灣區東西兩岸城市的無縫直連。特別是“番禺至白云機場”單向直達列車,僅需約31分鐘即可實現“南站”與“機場”兩大空鐵樞紐的極速貫通,使番禺成為華南地區空鐵聯運體驗最佳的門戶。
廣州東環城際縱貫番禺、琶洲、金融城、白云機場,琶蓮城際則連接琶洲與廣州蓮花山站。這使得番禺的廣州南站板塊與廣州市的“黃金三角”——琶洲(數字經濟)、金融城(現代金融)、大學城(創新人才) 實現了軌道上的緊密融合。番禺不再是廣州的遠端節點,而是升級為與城市核心功能區“同城化”的中心城區組成部分。人才、資本、信息在此高速流動,為番禺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廣州東環城際與既有的廣肇、廣惠城際為“縱橫主軸”,番禺成為“306090”交通圈的真正圓心:西向,最快約60分鐘直達肇慶,強化與珠江西岸城市的聯系;東向,最快約60分鐘直達惠州,延伸至深圳東部及粵東地區; 北向,通過貫通運營,90分鐘通達清遠,輻射粵北。結合已建成的廣佛環線南環(佛山西—番禺),番禺至佛山中心城區僅需約20分鐘,廣佛同城在此步入新階段。這種“直連直通”的公交化運營模式,讓番禺成為灣區人流、物流、資金流匯聚與擴散的核心中轉站和資源配置中心。
展望未來,廣州地鐵22號線后通段(廣州南站至芳村)將使番禺(廣州南站)5站直達白鵝潭CBD;而廣南聯絡線建成后,更將實現廣州南站與廣州站、廣州白云站等中心城區樞紐的快速互聯(約15分鐘),并承擔起貫通深港珠澳與廣州中心城區的戰略使命。
雙軌貫通賦能產業升級 番禺迎來高質量發展新機遇
城軌的開通,不僅僅帶來出行的便利,更深刻改變著番禺的發展格局與城市氣質。當前,番禺堅定以“智造創新城”為戰略引領,推進“萬畝千億”行動,全力構建“2104”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產業向高端化、集群化、國際化邁進。
這里是產業發展的沃土。以“2+3+N”產業集群為抓手,番禺在汽車產業已躋身千億級規模的基礎上,積極培育時尚產業成為第二個千億級產業,提前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生物醫藥與健康等未來賽道。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在此茁壯成長,全區已吸引44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134個項目,培育上市企業29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42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超700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近2000家,一片生機勃勃的產業生態已然形成。
這里是商貿繁榮的熱土。長隆萬博商務區作為千億級產業平臺,獲評“中國商務區總部經濟競爭力20強”,擁有眾多營收超十億、百億的樓宇和超3萬家市場主體。隨著灣區首座K11 Select試營業、廣州國際美食節永久落戶以及廣東時裝周等重磅活動的持續賦能,番禺正加速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文商旅體融合發展的新高地和國際化消費中心。
這里是人才安家的港灣。擁有廣州大學城這一“最強大腦”,12所高校、20萬師生、73名院士匯聚于此,為創新創業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從院士工作站到科技企業孵化器,番禺為各類人才搭建了全方位的支持體系,真正讓智慧在這里扎根,夢想在這里實現。
這里是宜居宜業的理想城。走出車站,即可擁抱蓮花山的青翠、大夫山的靜謐和珠江岸線的優美。城市與生態和諧共生,快節奏與慢生活從容切換。加上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和便民服務,番禺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來這里創業、安居、樂游。
雙軌貫通,打通的是交通脈絡,激活的是城市未來。番禺,這座底蘊深厚又充滿創新活力的灣區之城,正張開雙臂,邀請每一個人前來,共同繪就更加美好的發展圖景。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