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天河區低空經濟產業實現營收超50億元,同比增長超30%,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全區2779項低空經濟專利構筑起創新“護城河”,相關專利數量居全市第一,創新活力澎湃涌動。
當下,廣州正全力建設“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低空經濟與航空航天產業作為15個戰略性產業集群之一,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在本月月初的廣州市低空經濟推進會上,釋放強烈信號:廣州視低空經濟為決定未來競爭力的關鍵變量,欲打造新質生產力重要引擎。這是廣州年內首次為單一產業召開如此高規格會議。
瞄準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低空經濟產業集群,天河區正以“鏈式思維”推動產業生態優化升級。政府、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多方協同,共筑低空產業鏈生態圈;從核心技術攻關到應用場景落地,從產業孵化到市場拓展,低空力量攜手高飛,助力培育低空經濟新增長極。
有沖上云霄的“志氣”,更有產業領飛的“底氣”。未來,天河“低空之翼”,如何翻山越海,飛向全球?
何以領飛?
多個“第一”,集聚天河
近年來,低空經濟的熱度持續攀升。它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賽道,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包括廣州在內的各大城市紛紛搶灘這一“黃金賽道”,競逐數萬億級別市場規模新藍海。
在天河區,憑借深厚的產業積淀,已集聚50余家低空經濟相關企業,2024年營收規模超50億元(不含三大運營商),低空經濟呈現“硬核帶動、多強支撐、小精接續、梯度發展”的良好格局。
多個“第一”集聚,讓天河在低空經濟領域率先展翼,“飛”在前列。
低空經濟創新研發實力全市領跑——專利密度是產業創新能力的核心指標。據統計,天河區低空經濟相關專利數量居全市第一,占全市比重超過50%。43家持有低空經濟相關專利的市場主體及科研機構共有專利2779項,總數全市領跑。
作為廣州創新資源高度集聚的“最強大腦”,天河區擁有多家獲科技部批復成立的研究中心、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企業技術中心以及其他相關科研平臺。
這些科研機構專注領域各異,涵蓋低空飛行器設計與人機交互、無人機運動及控制、通信感知一體化、農業低空定量遙感等方向,為低空經濟產學研聯動合作提供了堅實支撐。
低空經濟“第一梯隊”持續“領飛”——集聚全球最大的農業無人機企業極飛科技、全球首個獲適航“三證”的億航智能等低空經濟“全球獨角獸”企業,擁有多家數字低空企業、低空場景運營企業,天河區正全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低空經濟產業集群。
天河區發展和改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天河區低空經濟的核心競爭力在于低空航空器整機及系統研發。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無人機兩大領域,天河區均有核心企業,包括億航智能、極飛科技、南方測繪、成至智能、大道科技等。
如何蓄勢?
全鏈貫通,創新示范
如何“蓄勢而飛”?天河的答案是全鏈貫通,創新示范。
早在多年前,在天河,一批企業便瞄準這一賽道默默耕耘。
“早在2015年,集團就成立了專門的無人機技術公司,開始了專業級無人機的研發、生產,并應用到專業的測繪和巡檢領域。現在,我們結合自有的智能超算中心,將快速三維重建和智能AI識別作為核心能力?!睆V州南方測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向高照說。
這就好比給低空應用裝上了“智慧大腦”,使得低空系統不僅“能看”,還“能算”“能判”。他介紹,如今,這套軟硬件一體化的系統已經在自然資源、交通運輸、森林防火、應急管理、城市治理等眾多領域實現了廣泛應用。
產業上游創新策源能力突出,中游細分賽道頭部企業多。如今,在天河,更多低空新勢力正在多個細分領域“出圈”。
“2013年,我們的技術團隊已經開始從事低空測繪無人機系統研發和制造?!贝蟮揽萍迹◤V州)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輝瓊表示,將力爭2025年完成2-3款標準產品量產準備,研發和制造都將繼續扎根天河,并作為整機開發和制造企業拉動更多上下游企業一起發展。
一條融合創新策源、研發生產、應用保障的產業生態鏈正在天河加速形成。
在向高照看來,從產業鏈角度看,天河區擁有完善的低空產業生態,“這里匯聚了眾多科研機構,為我們的技術創新提供了豐富的智力資源和人才儲備。同時,區內還有一批優秀的上下游企業,形成了縱向的全鏈貫通和橫向的協同效應?!?/p>
成立18年來,極飛的智慧農業科技產品已應用于70個國家和地區,研發專利申請總數已經超過4100項,其中發明專利超1900項,在全球農業科技領域,專利數量遙遙領先。
“天河用一條完整而緊湊的產業鏈、一套敢為人先又細致入微的營商環境,幫助極飛科技能夠在這里專注技術創新技術迭代、減少人才招聘難度?!睒O飛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