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8日至30日 2025世界粵商大會將在廣州舉行
珠江潮涌,商通四海。9月28日至30日,2025世界粵商大會將在廣州舉辦,本次大會以“粵聯四海 商創未來”為主題,將再度匯聚海內外粵商精英,在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奏響協同發展的新樂章。
從珠江之畔到全球各地,粵商群體用百年傳承的精神密碼書寫商業傳奇,而世界粵商大會正是解碼這份傳奇、鏈接全球資源、共繪發展藍圖的重要窗口。
粵商與廣東:一場互相成就的“雙向奔赴”
作為全國經濟第一大省、外貿第一大省,廣東外向型特征顯著。2024年,廣東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9萬億元,總量連續39年居全國首位,貢獻全國近四成的外貿增量,有力支撐了全省經濟大局和全國外貿大局。
回望廣東的發展軌跡,這片土地始終與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同頻共振,作為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的發源地之一,開啟了與世界通商的先河,明清時期廣州十三行成為唯一對外通商的口岸。改革開放以來,廣東更是以“先行一步”的勇氣,成為中國市場經濟的探路者。
“再造一個新廣東、再創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跡。”這離不開完備的產業生態作為支撐。目前,廣東已形成包括新一代電子信息、現代輕工紡織、先進材料、綠色石化、現代農業與食品、智能家電、軟件與信息服務、汽車、新能源在內的9個萬億級產業集群,區域創新能力連續8年位居全國第一,彰顯著這片土地持續迸發的創新活力。
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廣大粵商得風氣之先、立開放潮頭,創造了許多“全國第一”。在近代,廣府商人開埠通商、潮汕商人“走南洋”拓展商機;在改革開放初期,粵商以“三來一補”為起點,在珠三角建起一座座制造工廠,用頑強的拼搏精神,奠定了廣東制造業大省的地位;進入新時代,他們又率先布局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新興領域,成為產業升級的引領者。
廣大粵商群體始終堅守社會責任,在“百千萬工程”、公益慈善等領域持續投入,用行動詮釋著敢為人先的闖勁、務實誠信的韌勁、開放包容的胸襟、回報社會的擔當。這樣一群兼具開拓精神與責任擔當的粵商,需要一個凝聚共識、共話發展的平臺。粵商大會應運而生,它既是展示廣東改革開放成就、推介營商環境的重要窗口,也是弘揚粵商精神、促進海內外交流合作的核心紐帶,更成為廣東鏈接全球資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橋梁。
煥新啟程:更名“世界” 邁向全球
粵商是推動廣東經濟發展的寶貴財富,支持粵商企業成長壯大,廣東始終不遺余力、責無旁貸。
2008年5月,首屆新粵商大會在廣州召開,彼時恰逢改革開放30周年,來自國內外的新粵商代表超千人出席大會。2019年,“敢為人先 務實開放 崇信守法 愛國奉獻”的新時代粵商精神發布,這既是對粵商精神的歷史傳承,又體現了新時代對粵商精神的不斷豐富和發展。此后,大會已成功舉辦6屆,見證了粵商群體的成長與廣東經濟的騰飛。
2023年,大會迎來歷史性轉折——正式更名為“世界粵商大會”。看似簡單的兩字之增,背后是粵商群體“立足廣東、輻射全國、發力全球”顯著提升的影響力,更是廣東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戰略考量。
如今,2025世界粵商大會即將召開,恰逢今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正式施行,本屆世界粵商大會將在繼承往屆優良傳統的基礎上,進一步突出“聯通性”與“創新性”“未來性”等特質,通過思想碰撞、資源對接、合作共贏,打造一場兼具深度與價值的全球商業盛會。
本屆大會將以“1+5+N”的活動架構,圍繞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粵商助力“百千萬工程”、國際合作與全球市場拓展、青年粵商創新與傳承、金融助力高質量發展等主題,展開高端對話,解讀最新政策導向,分享前沿商業洞見,展現全球粵商在促進國際資源對接、推動灣區融合發展中的創新實踐;服務國家戰略的擔當與作為,激發廣大粵商投身“走在前列”新征程的使命感。
創新是粵商精神的核心基因,也是本屆大會的另一關鍵詞。本屆大會將首次發布青年粵商創新創業和粵商“走出去引進來”優秀案例,展現青年粵商的創新活力,也為更多企業“出海”提供借鑒。
此外,本屆大會首次設立粵商特色產品展,涵蓋現代制造業、電子信息、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生物醫藥、“百千萬工程”和十五運等專題,是創新成果的集中展示窗口。展區內不僅設置產品陳列區,還搭建互動體驗平臺,全方位展現粵商企業的創新實力。此外,大會還將舉行系列創新活動:表彰廣東省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暨光彩事業貢獻獎獲得者,發布2025廣東省民營企業100強系列榜單等,進一步激發全社會的創新熱情。
粵商心聲:看好廣東 投資廣東 共建廣東
陳凱旋:廣東的營商環境與粵商的拼搏精神相結合,必將創造更多奇跡。
梁耀銘:作為粵商的一分子,我始終堅信,我們一定能在新的發展征程中勇立潮頭、再創輝煌,為廣東的繁榮發展書寫更加精彩的時代篇章。
何小鵬:廣東完善的產業鏈配套、豐富的人才儲備和開放的創新氛圍,為科技企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陳嬌:我們愿與全球粵商一道,弘揚這份精神財富,不僅創造商業價值,更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展現新時代粵商新擔當。
作為全國民營經濟最活躍的熱土,廣東矢志不渝地為民營企業發展保駕護航。近年來,廣東出臺《中共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進一步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廣東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從市場準入、融資支持、權益保護等方面為民營企業保駕護航。
2024年,廣東地區生產總值邁上14萬億元新臺階、連續36年居全國首位;數字經濟總量突破7萬億元,連續9年領跑全國;日前,廣東登記在冊經營主體總量突破2000萬戶,總量穩居全國第一,一項項成績創造了令世界矚目的“廣東奇跡”。民營經濟活力持續迸發,全社會尊重民營經濟、支持青年創業的濃厚氛圍,讓粵商群體在南粵大地充滿信心與干勁。
對于即將召開的2025世界粵商大會,眾多粵商代表紛紛表達了熱切期待與堅定信心,他們的心聲正是千萬粵商的共同寫照。
廣東省總商會名譽會長、立白凱晟控股董事局主席陳凱旋深耕日化行業數十載,見證了廣東民營經濟的發展歷程。他表示:“我滿懷信心與期待,愿與全球粵商同仁一道,同心同德,攜手奮進,為廣東、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貢獻我們粵商的智慧和力量。”作為土生土長的粵商,陳凱旋始終堅信,廣東的營商環境與粵商的拼搏精神相結合,必將創造更多奇跡。
廣州市工商聯主席、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梁耀銘,帶領企業從民營小實驗室成長為中國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的龍頭企業。他對粵商的未來充滿憧憬:“作為粵商的一分子,我始終堅信,我們一定能在新的發展征程中勇立潮頭、再創輝煌,為廣東的繁榮發展書寫更加精彩的時代篇章。”在他看來,粵商精神中“務實創新”的特質,正是企業持續成長的關鍵。
肇慶市工商聯主席、小鵬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何小鵬的創業歷程,是新時代粵商創新發展的生動縮影。“我在廣東創業已經20多年了,從大型軟件開發到移動互聯網,再到AI汽車,廣東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精神和優越的創業環境,讓我對創造一家偉大的科技公司抱有堅定的信心。”何小鵬表示,廣東完善的產業鏈配套、豐富的人才儲備和開放的創新氛圍,為科技企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期待在大會上與更多全球伙伴交流合作,共同推動智能汽車產業發展。”
廣州市工商聯常委、佳都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陳嬌則更加強調粵商的社會責任:“我們愿與全球粵商一道,弘揚這份精神財富,不僅創造商業價值,更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展現新時代粵商的新擔當。”佳都科技在發展人工智能業務的同時,持續投入教育公益、鄉村振興等領域,正是粵商“義利兼顧”精神的生動體現。
這些來自不同行業、不同代際的粵商心聲,共同匯聚成對廣東發展的堅定信心,對粵商精神的深刻認同,以及對世界粵商大會的熱切期盼。每一位粵商都是廣東發展的參與者、見證者和受益者,大會將讓這份凝聚力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強大動力。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