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大雨不怕!水產市場就要有水,水為財,大雨就意味著財運滾滾來!”海產檔主程姐的玩笑話道出了所有商戶的心聲。9月8日,位于廣州市荔灣區東洛圍碼頭的黃沙水產中心(黃沙水產新市場)正式開業,中心總建筑面積約11萬平方米,會集活鮮、冰鮮、凍品、加工品等水產批發全品類優質商戶,配備了一系列“黑科技”設施,重新定義“專業水產市場”的標準。
開業首日,程氏姐弟經營的海產檔早早開市,第一單賣出10只生蠔,價格36元。姐弟倆的父親是老黃沙海鮮市場的首批檔主之一,1994年黃沙市場創辦之初就已駐場經營。
李先生也是家族生意,父親1996年開始在老黃沙市場經營。李先生在新市場賣出的第一條魚是東星斑,重1斤8兩,78元一斤。李先生告訴記者,新市場的軟硬件都很先進,自己很有信心在這里大展宏圖。被問到新市場的人氣問題時,李先生輕松地回答:“沒問題的,一定沒問題!”

不少街坊前來體驗新開業的黃沙水產中心。

黃沙水產中心的商戶向顧客介紹生猛海鮮。

開業首日,黃沙水產中心的商戶興奮地展示各種生猛海鮮。
打造華南全品類水產品交易平臺
自1994年開辦以來,廣州黃沙水產交易市場逐步成長為全國最大的鮮活海鮮交易市場、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培育形成全球知名的黃沙水產品牌。黃沙水產作為市場經營主體,以“敢飲頭啖湯”的改革開放精神,率先推動水產市場從零散交易向規模化、專業化發展。
廣州港集團積極響應國家海洋強國戰略及省、市現代化海洋牧場全產業鏈發展大局,對旗下核心業務進行戰略整合,將黃沙水產活鮮水產市場、水產物流配送、冰鮮凍品市場三大經營板塊有機融合,打造成為華南地區規模最大、品類最全的全品類水產品集中交易平臺。同時,聯動南沙國際冷鏈物流中心,加快推動高端水產品進出口貿易,構建全球優質水產采購網絡。另一方面,提升遠洋捕撈綜合實力,推動遠洋自捕金槍魚、馬鮫魚等優質漁獲回運銷售,不斷豐富國內多元食材供應體系。
總建筑面積約11萬平方米的黃沙水產中心作為廣州市“菜籃子”工程和“攻城拔寨”項目,邁出了承接“老黃沙”重要城市功能的關鍵一步。這里將被打造成為集“交易+物流+展貿+電商+文旅”五位一體的智能型水產產業超級綜合體,為廣州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提供重要的經濟文化載體。
讓“食在廣州”金字招牌再添異彩
煥新升級后,黃沙水產中心將聚焦市場環境、服務品質、數字賦能等重要領域,打造成為立足廣州、服務灣區、面向全國、鏈接全球的現代化水產產業新標桿,讓“食在廣州”金字招牌再添異彩,為廣州建設國際商貿中心注入強勁動能,為全國水產行業現代化發展提供廣州方案、貢獻廣州力量!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會長崔和表示,黃沙水產中心的啟用,不僅標志著我國水產流通向集約化、數字化、國際化邁出了堅實一步,更是為水產行業帶動第一、二產業,聯通第三產業融合發展樹立了示范標桿。希望黃沙水產中心繼續發揮行業引領作用,守好食品安全線、端平民生計量秤,帶動水產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積極踐行“大食物觀”,響應“體重管理年”行動,讓“黃沙優選”成為健康生活、優質水產品的名牌代表。
開業儀式期間,黃沙水產中心牽頭成立廣州市荔灣區黃沙水產商會,主辦方對17家示范商戶舉辦授牌儀式,并與16家行業重量級企業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亮點透視
四大創新模式 不再只賺“賣魚錢”
黃沙水產中心總建筑面積約11萬平方米,涵蓋主樓、輔樓及配套的交易停車場與物流配送區。其最大亮點,是全國首家實現“天然海水—氧氣—冷媒”集中一體化供應的鮮活水產批發市場。依托碼頭區位優勢,市場通過1500噸級海水躉船實現24小時管道直供天然海水,全真模擬海洋生態。同時,集中供氧與冷媒系統直供商鋪,能節約空間,提高安全性,顯著降低商戶運營成本。
在數字化方面,“數字黃沙”平臺整合交易、物流、溯源、支付等全鏈路服務,實現無紙化開單、智能結算、車輛調度與冷鏈監控,整體運轉效率大幅提升,打造真正的“數字市場”。科技賦能產業升級的亮眼成績背后,是黃沙水產三十年如一日的鮮活傳承和厚積薄發。
作為行業龍頭,黃沙水產中心肩負著引領行業發展的重任。在市場設計上,這艘全新的“水產界豪華航母”具備了空間革新、食安標桿、誠信機制、業態融合四大創新模式。
以人車分流、干濕分離的空間革新模式,告別水產市場舊印象。黃沙水產中心以“批發—零售—文商旅”三大功能島為核心,通過空中連廊、垂直貨運走廊及智能動線設計,徹底實現人車分流與干濕分區。商戶不再“人貨混行”,消費者也可在商場式環境中舒適采購。
智能安全中心落地,打造檢測全流程可溯源的食安標桿,讓食客吃得安心。市場配套建設國內首個智能水產品安全中心,引入“產品溯源—檢驗檢測—智能監管—食安宣教”四位一體機制。駐場第三方檢測機構每日對水產品進行獸藥殘留、添加劑等指標快檢,數據實時上傳并公示。
“退一賠三”+“先行賠付”,讓市民游客在這里買得放心。市場率先推行“計量+食安”雙誠信體系,實現水產市場計量器具“五統一”(統一配置、統一校準、統一標識、統一管理、統一維修),杜絕缺斤少兩,極大地保障消費者權益。
拓展“交易+物流+展貿+電商+文旅”生態,水產市場不再只賺“賣魚錢”。除傳統活鮮、冰鮮、凍品批發外,市場引入生鮮加工、電商直播、低空物流配送、特色餐飲等新業態。目前已簽約超600家商戶,可滿足采購商、市民、游客的一站式采購體驗需求。
下一步,黃沙水產中心將推進泊位擴建工程,新增1個貨運泊位和2個客運泊位,通過引入珠江游船停靠服務,串聯珠江前航道沿線客運碼頭,豐富市民出行選擇。整合優質食材供應鏈,實施“游船+美食”聯動計劃,打造“水產直供+珠江游覽+特色美食”一體化產品,升級游船餐飲,構建獨具廣州文化內涵的沉浸式文商旅新場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