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樞紐通世界 全球機遇贏未來
9月8日,以“創新樞紐 全球機遇”為主題的2025國際機場博覽會暨第十屆中國機場服務大會在廣州廣交會展館拉開序幕。
作為廣州繼2018年世界航線發展大會后舉辦的又一全球性航空盛會,本次大會吸引了來自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70多家機場(其中國內機場集團及機場114家)、190多個民航關聯企業的專家代表逾2000人齊聚珠江之畔,共赴這場航空盛宴。4萬余平方米的五大主題展區同步開放,全方位展現全球民航的前沿科技與發展成果,為全球民航業搭建起交流合作的高端平臺。

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展臺。
全球矚目!“三會五展”打造新標桿
本屆博覽會由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民用機場協會聯合主辦、廣州白云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承辦,創新采用“三會五展”模式,聯動三大全球性會議與五大專業主題展覽,構建起“會議+展覽+研討”的立體化行業交流體系。
其中,第七屆ACI機場體驗全球大會、第十屆中國機場服務大會、中英經貿聯委會第十七次機場工作組會議同期舉辦。民航專業設備展、民航工程技術及新質生產力展、機場服務創新產品展、航旅文體融合展、空港產業經濟新業態展等五大主題展區,集中呈現行業最新技術成果。
現場,“數字孿生機場平臺”“智慧機場3D可視化解決方案”“人工智能航班調度系統”等驚艷亮相。生物識別通關、行李智能追蹤、VIP智能候機廳等服務創新產品重構旅客出行體驗。航司主題航線與文旅IP聯名項目、智能倉儲設備與無人駕駛系統等,全面展現“航空+”產業融合新生態,彰顯中國民航“硬實力”。

行李轉運機器人。
除“三會五展”外,博覽會期間,在廣交會D館還將舉辦“智慧機場·數字建造”“跨境協同·生態共建:航旅融合新實踐”“數智驅動·生態協同:構建民航高質量發展共同體”“智慧空港經濟:助推空港產業騰飛”等多場專題研討會,民航精英與行業專家聚焦智慧樞紐建設、智馭設備應用、智聚空港經濟等領域,分享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新觀點。
大咖云集!共話民航發展新機遇
開幕式上,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理事長王瑞萍指出,2025國際機場博覽會暨第十屆中國機場服務大會致力于搭建輻射全球的交流、發布與展示平臺,彰顯中國民航深化國際合作、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心。
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蔡治洲表示,廣東機場集團將加快建設廣州全方位門戶復合型國際航空樞紐,打造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民航產業體系,力爭讓廣州的樞紐規模不斷提能躍升,樞紐運行不斷提效智聯,樞紐經濟不斷提速集聚。期待以本次大會為契機,加強交流、凝聚共識,擴大樞紐合作朋友圈,打造樞紐命運共同體,讓“創新樞紐”聯通世界,讓“全球機遇”贏得未來。
國際機場協會(ACI)總干事、中國民用航空局相關負責人、廣東省人民政府相關負責人也分別在開幕式上致辭。
開幕式現場還進行了“2024年度民用機場服務質量優秀機場”和“民用機場陽光助殘志愿服務驛站”授牌儀式,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廣州白云國際機場、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廈門高崎國際機場等51家機場獲評2024年度民用機場服務質量優秀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等46家機場獲評民用機場陽光助殘志愿服務驛站。
價值深遠!多維效益賦能高質量發展
國際機場博覽會落地粵港澳大灣區,既是深化國際航空合作、強化區域互聯互通的開放平臺,也體現國家支持大灣區建設世界級機場群的戰略布局。恰逢白云機場T3航站樓即將投運,更能吸引全球航司關注,為白云機場打造全方位門戶復合型國際航空樞紐、提升樞紐能級提供有力支撐。

白云國際機場(資料圖片)。
在促進交流與品牌提升方面,博覽會會聚全球航空業精英,搭建中外機場及關聯產業高端對話平臺,通過合作洽談與技術研討促進國際標準對接、經驗共享。
經濟帶動效應同樣顯著,博覽會預計吸引3000余名中外參會、參展商代表來穗,為廣州住宿、餐飲、交通等消費市場注入新活力;為國內外機場與航司搭建營銷平臺,助力白云機場推廣樞紐優勢、開辟新航線。同時,“五大專業展區”聯動民航全產業鏈企業,打造國內首個民航全生態展覽平臺,推動臨空產業集聚與廣州空港經濟區發展。配套的航旅文體融合展覽、城市觀光等活動,進一步激活“航空+文旅”協同效應,為文旅融合發展添活力。
白云啟航,通達世界。從“千年商都”的開放底蘊到“航空樞紐”的全球視野,廣州正以此次博覽會為紐帶,串聯起全球民航業的智慧與機遇。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聯通世界的“空中橋梁”,廣州白云機場將借大會東風,進一步凸顯國際樞紐地位,加速“5條跑道+3座航站樓”超大型格局成型,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航空動能。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