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珠江的晨光喚醒沉睡的騎樓,當老字號的茶點與潮玩盲盒邂逅于同一只購物袋——廣州,這座擁有兩千多年商貿歷史的“千年商都”,已從昔日的“一口通商”樞紐,躍升成如今的“萬億”消費標桿。而不變的,是深植城市血脈的“商貿基因”。
作為全國首批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的城市,廣州正將千年商都積淀的煙火氣轉化為匯聚全球消費的強勁磁場。在這里,“平靚正”的商品和服務,成為吸引八方來客的“流量密碼”;“招呼周到”的服務理念,持續滿足日益多元的消費新需求。這座城市正以其獨特的智慧和溫度,將匆匆“流量”轉化為長久“留量”。
近四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平均增速達4.5%、GaWC(全球化與世界城市研究網絡)世界城市排名躍升至第22位、2021年以來新增超60個商業載體、130項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任務實施率達99.2%……在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四周年之時,廣州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

夜幕降臨,珠江琶醍露臺熱鬧非凡,呈現消費新活力。
平靚正
小辭典:價格合理、品質優良,物超所值。
廣州“平靚正”的深層邏輯——通過產業升級和政策引導,讓消費既有質價比,又有潮流感。
“平靚正”——通常用來形容商品或服務便宜又優質,物超所值,如今已成為廣州消費市場的“流量密碼”,吸引全球消費者前來暢享“逛吃購”的樂趣。
走在廣州老街舊巷,“平靚正”的煙火氣從未缺席。十三行、北京路、永慶坊等歷史街區,不僅是嶺南文化的活化石,更是現代消費的打卡地。以西華路為例,作為老饕到廣州必去的美食聚集地,這里有石磨腸粉、布拉腸(粉)、豬腸粉等傳統美食讓人應接不暇。廣州酒家、陶陶居、王老吉等老字號品牌,也開始嘗試推陳出新,推出“國潮早茶套餐”、廣府點心與數字藏品結合等新玩法。
以性價比聞名海內外的專業市場,可以說是廣州消費市場中的“隱形流量之王”。如今,廣州的服裝批發市場紛紛開展品質化轉型,高質價比的服飾從十三行、廣州白馬服裝市場走向全國。年輕人涌入匯美國際服裝城、apM時代國際服裝城等市場,在試穿與比價中享受“淘貨”的樂趣。這印證了廣州“平靚正”的深層邏輯——通過產業升級和政策引導,讓消費既有質價比,又有潮流感。此外,荔灣廣場的珠寶首飾、萬菱廣場的小商品、嶺南花卉市場的鮮花,都憑“抵到爆”的價格滿足消費者的多元需求,“產地直供”的模式壓縮中間環節,讓市民能以更優惠的價格享受更高品質。
持續的政策紅利賦能,不斷釋放消費潛力。今年8月,“羊城加力購 消費新補貼”活動再次點燃市場:手機數碼8.5折、家電低至8折的優惠補貼發放,實實在在的優惠讓消費者“用最少的錢,買最潮的好物”。而每周準時發放的“食在廣州”消費券,則將補貼范圍擴展至餐飲領域,以“真金白銀”撬動消費。
招呼周到
小辭典:形容待人接物細致、體貼、考慮周全。
廣州消費從“實物消費”向“服務消費”躍升,滿足了消費者從“吃飽穿暖”到“身心愉悅”的需求。
當“平靚正”不再是唯一競爭力時,廣式的周到服務成為吸引消費者的又一法寶。
近日,位于國際金融中心的廣州第一家市內免稅店開業。作為全國首批新設的市內免稅店之一,該店創新采用“免稅+有稅”雙軌模式,實現“市區選購、機場提貨”消費閉環服務,為市民游客帶來高品質免稅購物新體驗。這種以消費者為中心“周到”的服務理念,為廣州消費升級注入了持久活力。
在成熟商圈的加持下,首店經濟成為廣州拉動消費的強引擎。四年來,近1500家城市級以上首店相繼落戶,廣州塔、海心沙等32個標志性建筑與場所變身品牌首發秀場,累計舉辦首發首秀首展活動超5000場,形成“月月有新品、季季有亮點”的消費熱潮。其中,太古匯加速集聚巴黎世家、Celine等高端商業品牌,聯動Nobaton品牌快閃活動吸引超萬人打卡,創下產品單日銷量3萬+、內容運營曝光量500萬+的成績,成為首店經濟與商圈流量相互賦能的典范。這種從“賣商品”向“賣體驗”的轉變,正是廣州“招呼周到”的體現——通過提供獨特的消費體驗,滿足消費者更高層次的需求。
除了“招呼”好來穗游客,通過數字化轉型,廣州將全球消費者都納入服務半徑。廣州國際醫藥港4000平方米滋補產業帶直播電商基地已建成,唯品會電商產業中心團隊擬進駐新落成的唯品會白鶴沙大廈,打造“人工智能+電商”產業生態圈。數據顯示,廣州限額以上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零比重,從2019年的13.9%提升至2024年的27.8%,直播電商已成為傳統商貿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數字化轉型,讓廣州消費從“線下聚集”走向“全球觸達”。
“服務消費”與“體驗消費”深度融合,同樣彰顯廣州的“招呼周到”。依托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廣州拓展醫療、康養、文娛等服務型消費。北京路獲批全國示范步行街,北京路、正佳廣場、廣州塔、長隆入選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讓廣州的消費從“實物消費”向“服務消費”躍升,滿足了消費者從“吃飽穿暖”到“身心愉悅”的新需求。
留量之城
小辭典:將流量轉化為長期價值。
將“流量”轉化為“留量”,彰顯城市的智慧與能力。
服務2400萬人口、經濟規模超過3萬億元、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現代商貿流通體系試點……作為樞紐城市與商貿名城,廣州向來不缺“流量”。其中,品牌展會、賽事與演藝組成的“魅力矩陣”正持續為廣州圈粉全球:2024年廣州全市重點場館展覽面積1186萬平方米,吸引超2300萬人次共赴商約,展會經濟的輻射力持續增強;今年上半年舉辦的第137屆廣交會吸引來自219個國家和地區的28.89萬名境外采購商,較2019年第125屆增長47.8%,創下歷史新高;廣州馬拉松、廣州國際龍舟邀請賽等品牌賽事吸聚全球目光,帶動2024年體育消費總規模達631.25億元,人均消費3345.51元,成功入圍國家促進體育消費和賽事經濟工作試點,讓運動活力成為城市新名片;14萬場營業性演出點燃城市夜空,使廣州穩居演唱會之城第一梯隊,“灣區音樂匯”46場演出創下近億元票房,累計拉動各類消費7億元,彰顯文化消費的強勁動能。
如何將澎湃的“流量”轉化為持久的“留量”,彰顯著一座城市的智慧與能力。從2023年廣州市人民政府印發實施《廣州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規劃(2022—2025年)》提出廣州將用5年左右時間基本建成現代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到今年4月發布25項舉措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從創新城市消費矩陣、提升消費載體能級、強化產業與消費融合、擴大高水平開放、優化提升消費環境等五個方面推出25項舉措,廣州正持續致力于提升國際知名度、消費繁榮度、商業活躍度、到達便利度、消費舒適度,為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注入新動能。
老城市新活力·WOW印記
2021年7月 廣州入選首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名單。
2021年 廣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外貿進出口總額雙雙突破萬億元大關,繼京滬之后成為“雙萬億”第三城。
2023年3月 《廣州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規劃(2022—2025年)》印發,這是全國首部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主題規劃。《規劃》提出,廣州將用5年左右時間基本建成現代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2024年 廣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1萬億元、進出口總值1.12萬億元,保持“雙萬億、雙增長”勢頭。
2025年4月 《廣州市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2025年工作要點》印發,從創新城市消費矩陣、提升消費載體能級等五個方面推出25項舉措。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