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展大咖齊聚 共話展產共融
近年來,作為國際商貿中心、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廣州既堅守“千年商都”厚重根基,更激蕩“老城市新活力”的澎湃動能:35個工業大類構建起完整生態鏈,6個千億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挺起實體經濟脊梁和萬億級消費市場。依托深厚的產業土壤,廣州會展業枝繁葉茂,已從廣交會的“一枝獨秀”發展為“百展齊放”,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產業升級的重要平臺。

初步統計,今年1—8月,廣州重點會展場館舉辦展覽195場,累計參展參觀超836萬人次。
8月27日,廣州展產協同創新發展交流活動在廣州白云國際會堂舉行。活動以“展產共融·全球聚力”為主題,英富曼會展集團、智奧會展集團、勵展博覽集團、法蘭克福展覽、漢諾威米蘭展覽、上海博華、國藥勵展等國內外重點外資會展企業以及廣汽、廣州建筑、廣州地鐵、廣東科展、廣州城博文創展覽、廣東鴻威會展集團等國企、民企代表參會,與廣州“21+8”產業辦(專班)負責人面對面交流、實打實對接,加深了解、增強信心,共商廣州展產共融創新發展路徑。
活動中,13家企業和機構獲頒“廣州會展合伙人”證書,從“單向協作”到“共生共贏”,推動形成“政府+合伙人+產業主體+服務機構”的協同生態,讓會展業成為賦能城市產業、彰顯開放活力的“金字招牌”。
近年來,廣州會展業保持增長態勢,會展業規模穩居全國第二,會展業競爭力連續多年居省會城市第一。2024年廣州市展覽面積和參展參觀人次分別增長8.8%和14.7%,均創歷史新高。據初步統計,今年1—8月,廣州重點會展場館舉辦展覽195場,展覽面積超720萬平方米,累計參展參觀超836萬人次。這份成績單是廣州產展融合成效的鮮明寫照。
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姜淮表示,廣州具有得天獨厚的辦展環境,產業基礎雄厚,市場空間巨大,展貿結合緊密,區位優勢顯著。圍繞“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廣州成立會展產業工作專班,提出“一產業一展會”品牌體系,有利于打造展產、展城協同發展的國際新樣本。而本次活動的主題策劃,是目前國內外首次以產業縱深結合為核心的嘗試,開創了全球首個展產聯動的交流合作平臺。
作為本次活動的主辦方,廣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推動會展業高質量發展是提升城市能級和促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關鍵一環。下一步,廣州將籌劃會展立法,提供制度保障;提升通關、物流等城市綜合配套服務能力,為展客商營造更便利、高效、安全的會展環境;深耕細分領域,引育更多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行業標桿展會,實現展產融合、良性互促。通過會展業與制造業的“雙向奔赴”,廣州將探索一條以展興產、以產促展的發展新路,為“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多維聯動 探索展產共融創新發展路徑
會展業被稱為城市經濟發展的“晴雨表”,而產業則是國民經濟的“壓艙石”。廣州如何繼續深化會展業與“21+8”產業深度融合,讓展會為經濟“注新能”、為城市“攢勢能”、為產業“匯動能”?
英富曼會展集團亞洲副總裁兼中國董事總經理龔康康認為,依托會展業這一紐帶,既能推動上下游產業深度協同,又能蹚出一條展產展城共生的創新路徑。英富曼作為全球最大的主辦方,選擇布局產業展會注重考量產業基礎、市場需求和城市環境等。廣州提出的“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既是產業發展方向,也是會展布局戰略方向。目前,英富曼在中國舉辦的展會主要集中在生活方式、建筑、醫療、科技、工業等核心領域,每年吸引參展商約3.8萬家,觀眾人次超210萬,這些展會與當地的城市發展基礎緊密融合,有效幫助城市重新塑造產業品牌。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創始人及執行董事王明亮也認為,展會通過“以展促產、以展興城”引擎作用,在推動產業互聯和拉動城市經濟發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該公司擁有近30年的產業資源積累,每年組織展會超70場,形成完整產業鏈展示,將緊密扎根廣州,發揮“數鏈百業·云展萬家”線上平臺作用,有效促進產業鏈的商貿溝通交流和交易。
廣州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廣州人工智能產業基礎良好,去年營收1265億元,增加值588.2億元,今年上半年增加值313.6億元,形成完整產業體系,呈現要素齊、生態優、場景落地快的特點。希望今后可以引進培育AI+垂直領域應用、智能終端及其產業鏈兩類展會。同時,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會展,打造“智慧會展”,并計劃出臺相關支持政策,助力會展經濟發展,為產業升級和招商引資貢獻力量。?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