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1-5月,廣州天河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330家)完成營收151.41億元,同比增速7.6%,位居全市前列,跑出發展“加速度”。
其中,天河有253家專業技術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收112.26億元,同比增長6.18%;57家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實現營收34.63億元,同比增長15.59%。
科技服務業具有知識密集、高端高質、高附加值等特點,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強化龍頭企業引領、優化企業精準服務、深挖科研成果轉化潛力,天河持續驅動科技服務業蓬勃發展,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穩支撐
新質生產力龍頭企業帶動
新質生產力龍頭企業以技術創新開辟新賽道,是天河區科技服務業跑出“加速度”的核心動能。
創新驅動,搶占全球高地。今年5月,中石化廣州工程有限公司承擔設計的內蒙古寶豐煤基烯烴項目(一期)蒸汽裂解裝置開汽成功并產出合格產品。至此,該公司承擔設計的三個系列甲醇制烯烴裝置等共52個主項全面建成投產,內蒙古寶豐煤基新材料有限公司煤制烯烴產能達到300萬噸,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煤制烯烴工廠。
深化“產學研設”謀創新,全力培育新業務增長點,中石化廣州工程有限公司傾力打造世界領先技術先導型能源化工工程公司。
據公開報道,廣州工程以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為突破口,一手抓新興關鍵技術聚力攻關,一手抓傳統優勢技術推陳出新,努力鍛造“三大五新”技術優勢,全力培育新業務增長點。全力深耕全球市場,公司抓好印度尼西亞、沙特、阿聯酋、西班牙等境外分支機構運營,與西班牙TR等國際一流工程公司強強聯合,持續提升市場開發業績和國際化營收。
以中石化廣州工程為代表的天河科服業企業展現出強大的技術競爭實力,構筑起行業的穩定支撐。
新勢力領軍,前瞻布局未來。 小鵬汽車作為扎根天河的智能電動汽車領導者,2025年一季度以累計交付超9萬臺汽車的業績領跑國內新勢力品牌。隨著年內G7等新車型及增程型汽車等重磅產品的陸續發布,其市場銷量有望進一步擴大。
專業深耕,輻射全球市場。 省電信規劃院作為中國通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核心企業,是國內業界知名的軟件與信息咨詢服務提供商,業務覆蓋中國大陸以及馬來西亞、文萊、印尼等多個市場。
強服務
精準“滴灌”傳統行業
工程設計類企業在天河科技服務業中占據重要地位。在天河,有工程設計活動類企業67家,2025年1-5月營收24.78億元,占全行業47.52%。
針對這些企業,天河區開展“一對一”掛點聯系服務,在政策支持、資源對接、業務指導等方面精準“滴灌”。
平臺賦能,聚力協同。在天河,搭建平臺“鏈”起上下游企業。
“作為在天河扎根20年的電力企業,我們切身感受到區里和街道對我們的幫扶。他們搭建了平臺,將產業鏈上下游的客戶、建設方等多方組織在一起,成立了建筑業聯合會,也經常組織行業內的溝通交流。針對區內的一些工程項目,也有相關信息提供,給我們一個平等的機會去參與競爭。”廣東旭能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劉葉霞表示,公司對于下半年發展預期樂觀。
從政策輔導到業務咨詢,精準推送悉心對接。
廣州穗科建設管理有限公司是建筑服務類的代表企業,主要的營業范圍是工程監理、工程造價招標代理,政府采購代理、工程咨詢等板塊。
“我們立足位于天河區的總部,輻射廣東省各區域。從公司高新企業申報到日常業務對接,區里都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廣州穗科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晨曦表示,在發展的關鍵節點,在區里的幫扶下和自身的提質下,公司有信心更進一步。
深賦能
科研策源激發成果轉化動能
科技服務業包括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服務、專業化技術服務、科技推廣及相關服務等行業,覆蓋新材料開發、工業設計等多個生產線前端領域,產生的價值隨產業鏈的延伸不斷放大,有著無可比擬的“含金量”。
未來,天河將如何持續提升這一行業的“含金量”,將其潛力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
科研策源激發成果轉化動能,天河有稟賦、有生態、有政策。
天河區科教資源富集,轄區內匯聚了中國科學院廣州地化所、省社科院等頂尖科研院所,區內科技服務企業在工程技術、農業科學、醫學研究等多個細分領域均有深度布局。
夯實平臺,強化輻射。 龍頭企業引領外,全區科技服務業企業中有15個高能級研發平臺,包括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市級重點實驗室等。
省電信規劃院的“廣東省無線網絡優化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廣州市設計院的“廣東省新型建筑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成材料研究院的廣東省高分子材料防老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這些平臺顯著增強了企業的科研實力,有效提升了其對產業鏈上下游的服務輻射能力。
優化生態,聚力孵化。 作為全市科研院所最密集的區域,天河孵化載體遍布全域,擁有得天獨厚的科教資源優勢。
近年來,技術經紀人隊伍蓬勃興起,為產學研轉化暢通渠道。在政策上,天河即將出臺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的一系列扶持政策,通過政策創新與創新生態建設,完善科技服務企業梯度培育體系,持續壯大科技創新主體力量,全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互促共贏。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