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拿地后,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白云區分局(下稱‘白云區分局’)‘項目管家團’的貼心服務,讓這個項目獲得了‘加速度’。”日前,廣州恒運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白云區分局為重點項目提供“全流程、點對點、個性化”的管家團服務,為項目并聯辦理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不動產權證和人防許可批復”,項目建設運營加快,企業成本大大減少。
據悉,白云區分局主動把作風改進實效體現在用地保障“降本增效”上。“項目跟著規劃走、資源跟著項目走”,該局通過成立“項目管家團”,構建快報、快審、快批機制,在全市率先開展“取消辦理用地結案”等,實現用地保障減流程、優服務,以保障項目落地成效檢驗學習教育成果。
減環節 提效率 優服務
用地結案業務原來是為方便用地單位后續辦理供地手續,設定的對補償落實、稅費繳交、權屬注銷等批后實施工作是否完成進行審核把關的環節,曾是用地審批全流程的最后一環。這一環節的設置,曾在信息化水平有限的階段有效避免了審核材料缺漏、業務銜接斷層等問題。如今,隨著用地審批全流程電子化改革的落地,項目從立項到審批的每一個環節均已實現線上留痕、數據可溯,材料完整性、合規性在審批過程中已得到動態核驗。在此基礎上,繼續保留用地結案環節,不僅增加了企業的辦事成本,也與“數據跑路代替企業跑腿”的改革方向不符,簡化結案環節已成為優化營商環境的趨勢。
白云區分局直擊這一痛點,秉持“該減的環節堅決減、該留的底線必須留”的原則,推進“大科室制”改革,打破業務壁壘,通過整合局內各業務板塊資源,推動數據互聯、管理互通、協同互促,確保各部門信息互通、監管無死角,將內部業務轉化為集中會辦。在此基礎上,用地保障“項目管家團”應運而生,串起儲備、管制、供應、登記、審批5個用地保障業務板塊,貫通要素保障“批、供、用、查”各環節,形成“督、幫、服”一體。
隨著“放管服”改革向縱深推進,白云區分局在尊重歷史經驗的基礎上,以“減環節、提效率、優服務”為目標,創新取消用地結案環節,是進一步自我革新提升服務水平,在保留合規內核前提下的流程再造,讓審批服務既守得住底線,又跑得出效率。自取消辦理用地結案以來,該局共服務171宗項目,保障用地3.76萬畝,群眾回訪滿意率達100%。
并聯審批大幅提升效率
“項目管家團”持續優化“盯辦、跟辦、主動服務、高效服務、精準服務”的“兩辦三服務”工作模式,通過完善會商和問題預警反饋處置機制、容缺受理等方式,實現承諾審批時限提速90%以上,推動已批土地盡快供應、已供應土地盡快開工,促進項目交地和開工高效銜接,幫助企業坐上動工投產“直通車”。
該局還運用“帶方案”出讓工業項目后“四證、五證”并聯審批政策,實現“一套材料、一次申報、并聯審批、同步發證、全程網辦”,大幅提升審批效率。
白云區分局收到大朗東路北側地塊批復后,僅用一個月便完成掛牌出讓,幫助廣州白云恒運能源有限公司順利摘牌。該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們是第一次來白云,來了后從選址、溝通居民到拍地、拿證……整個過程都很順利,服務超出預期!”
據悉,該地塊擬建設9F級天然氣聯合循環發電項目,已納入國家、省、市能源發展規劃,總投資超27億元。
今年1—7月,白云區供應土地7734畝,實現項目建設與存量土地盤活“雙促進、雙受益”,用地企業和產業資本切實收獲“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來了不想走、投了還想投”,白云“寸土”正加速向“寸金”轉變。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