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城產投集團在增城專精特新產業基地舉辦金融服務活動。
“多虧了園區的創新擔保方案,我們才能順利拿下廠房,現在項目投產計劃終于可以實施了!”增特電氣公司負責人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感慨地說。作為增城專精特新產業基地(以下簡稱“園區”)的入園企業,增特電氣公司在購置廠房時一度陷入困境——在支付20%首付款后,由于企業營收數據積累不足,多家銀行基于信用評估,認為其不符合按揭貸款條件,剩余80%房款遲遲無法到位。幸而在增城產投集團的幫助下,問題得到了圓滿解決。
增城產投集團自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以來,以“塑型打樣”的行動,創新推出“六維服務生態鏈”,全力破解自有園區專精特新企業面臨的“融資難、創新弱、資源缺”發展瓶頸,推動其從“幼苗”成長為支撐產業體系的“中堅力量”。
讓高端人才找到歸屬感
針對專精特新企業普遍面臨的融資難題,集團創新構建了“基金投資+銀行聯動+政策扶持”的全方位服務體系。
“我們以‘需求思維’推動轉作風、提效能、促擔當,不僅要解決個案問題,更要建立長效機制。”增城產投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一企一策”精準服務,集團已完成12次融資方案對接,并成功引進國家級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核芯互聯等,截至目前已培育5家專精特新企業和9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為區域產業升級注入強勁動能。
“從住房到子女入學,園區為我們解決了所有后顧之憂,現在團隊核心成員全部安心留在增城搞研發。”維邦公司研發團隊人員表示。
“我們必須要讓高端人才在增城找到歸屬感,以作風沃土聚才成林,將‘馬上就辦、精準服務’作風貫穿人才引育全過程。”增城產投集團負責人表示。
集團著力構建人才培養生態:一方面積極聯動區內十余所職業院校,為企業精準輸送技術工人;另一方面與廣東省科技社團共建綜合服務平臺,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目前,園區已成功引進哈工大裝備制造團隊、華工新材料團隊等頂尖科研力量。
構建全方位服務體系
“沒想到剛入駐就接到了大單,這對我們來說是意外之喜。”漢聯公司負責人興奮地說。這家電力工程領域的中小企業通過園區的精準資源對接,成功承接了園區電力增容工程業務。同樣受益的還有科信公司,這是一家專注智能化物聯網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園區運營團隊調研后,將科信公司納入自有供應商庫,并積極推薦其參與園區二期智能化工程項目。
這些成功案例的背后,是增城產投集團創新打造的“四位一體”資源對接服務模式。據集團負責人介紹,該模式通過“需求挖掘—資源匹配—落地實施—效果評估”的閉環運作,已促成多起企業間的業務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園區打破傳統“先建后引”模式,創新推出“超前智囊團”服務和“園區合伙人”聯盟。通過提前介入企業籌建過程,提供專業咨詢;鼓勵企業參與基礎設施共建,已累計對接230萬元訂單資源,實現了從“單點突破”到“集群發展”的轉變。
作為增城區屬功能性國企,增城產投集團正積極推進“六線譜”服務模式升級擴容,以更廣范圍、更深層次的服務賦能區域產業發展。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從園區內向園區外延伸,構建覆蓋全區的產業服務網絡。”
未來,增城產投集團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提升服務效能為目標,進一步擴大“六線譜”模式的服務覆蓋范圍。同時,堅持立足產業投資平臺的功能定位,將作風建設淬煉為驅動發展的“內核引擎”,持續構建全方位服務體系,鍛造穿透產業肌理的精準服務力,賦能市“12218”和區“12613”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