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原材料成本增加、海外訂單回款周期延長等因素的影響,產品暢銷30多個國家的外貿小微企業流動資金周轉存在較大壓力。廣州市越秀區商務部門第一時間上門走訪,了解企業困難,聯合銀行等機構上門量身定制融資方案,緩解小微企業運營壓力。
“這樣的金融服務讓我們真正體會到政府為小微企業辦實事的用心。”企業負責人李先生說。
越秀區將作風建設與拼經濟、促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持續改進干部作風、不斷優化營商環境,靶向解決企業培育發展痛點難點堵點。
今年以來,越秀區聚焦企業出海的核心關切,為企業量身打出政策、金融、風控、服務“組合拳”,激活外貿新動能,眾多享受到金融政策精準“滴灌”的外貿企業感受到陣陣暖意。
政策主動上門疏通堵點
“以前遇到通關、稅務問題,得跑好幾個部門咨詢。現在政府專員帶著‘政策包’主動上門,幫我們疏通堵點。”某外貿企業負責人劉先生對越秀區推行的“首席服務制”印象深刻。
去年底,公司一批貨物在物流環節遇到難題,正是越秀區商務局和海關的聯合工作組迅速介入協調,才避免了延誤損失。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貿易環境,如何穩住外貿基本盤、助力企業揚帆遠航?
越秀區的答案是: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
越秀區商務局會同越秀海關積極落實上級18項支持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措施,升級“1+4”工作機制,并組建服務專班,對轄區50家重點外貿企業進行“一對一”深度走訪。
“稅務痛點、通關難點、物流堵點,這些都是企業跟我們念叨最多的‘心頭難’。”越秀區商務局一名參與走訪的干部坦言,“我們的任務就是把企業的‘關鍵小事’當‘頭等大事’辦實。”
在精準服務的同時,越秀區還積極探索AEO(經認證的經營者)“鏈式+集團式”靶向培育,幫助39家企業獲得這張國際貿易的“金字招牌”,享受通關便利化紅利。
資金鏈是外貿企業的生命線,為了助力企業暢通融資渠道,越秀區商務局動作頻頻。
2025年上半年,越秀區重點金融機構累計為企業提供超3900億元跨境人民幣結算服務支持,發放超40億元貿易融資,提供超70億元出口信用保險承保額。這些數字背后,是眾多企業出海信心的有力支撐。
“出口信保就像‘防護網’,讓我們敢接新興市場的訂單了。”主營電子產品出口的中小企業主林先生表示。
助力“走出去”“引進來”
企業開拓市場,機遇與風險并存,越秀區深知要讓企業“走得出”,更要“走得穩”。
“參加廣交會、‘海絲揚帆護航越商’活動,區里不僅組織,還幫我們對接資源。”越秀區一家外貿企業業務經理張先生說。
為了降低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風險,越秀區積極推動出口信用保險普及,協調中國信保廣東分公司在區政務服務中心開設了專門的保單申領窗口,讓服務觸手可及。
在支持企業“走出去”的同時,越秀區也著力優化本地市場環境,筑牢風險“防護網”。
支持專業市場加速數字化轉型,推廣“跨境電商+全球定制”“展貿綜合體+新零售”等新模式。還設立了全國首個“一帶一路”專業市場海外知識產權服務站,為企業在海外維權保駕護航。
越秀區在服務外資企業上同樣下足功夫,努力做好“最佳合伙人”和“金牌業務員”。
“從政策咨詢到落地協調,區里各部門反應很快,感覺是和我們一起在創業。”新落戶越秀的外資企業負責人江先生說。
越秀區堅決落實上級外資扶持政策,聯合稅務、海關、市場監管等部門主動上門服務,響應企業需求。
“有求必應”的速度,換來了外資的青睞。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越秀區新設外商投資企業1378家,同比增長4.39%;實際使用外資6.7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180%。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