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9日,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優化營商環境·政務服務直通車園區行”(第二期)生物醫藥產業政策專場活動,在廣州國際生物島舉行。針對企業需求,活動詳細解讀《廣州開發區管委會 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廣州開發區(黃埔區)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生物醫藥3.0”政策),介紹了黃埔“產業版”營商環境改革在生物醫藥領域的落地情況及廣州國際生物島的發展情況、“一島多園”體系建設等。
此外,黃埔區10余家生物醫藥企業還把攤位擺到現場,上演別開生面的“生物醫藥技術秀”,展示黃埔生物醫藥領域不同類型的創新技術和產品。
生物醫藥產業新政落地,全面加速 IIT 研究駛入快車道
作為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生物醫藥產業的重要承載區,目前已有約4800家生物醫藥企業扎根廣州開發區、黃埔區,覆蓋產業鏈上下游,這一數字相比2017年增長了3.8倍,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營收規模已達到2400億元。產業規模快速壯大的同時,黃埔區在大分子生物藥、小分子化學藥、診斷試劑、醫學檢驗等細分領域形成了較為明顯的產業優勢。
今年以來,廣州開發區、黃埔區以“新質生產力30條”為統領,覆蓋包括生物醫藥在內的15個重點產業,配套人才、科技、金融等五大要素支撐,加速系列“政策包”落地。
而在不久前,黃埔陸續迭代生物醫藥產業專項政策,如“生物醫藥10條”“生物醫藥2.0”“中醫藥10條”等,正式發布“生物醫藥3.0”政策。當天活動上,廣州開發區科技創新局對該“生物醫藥3.0”政策進行詳細解讀。
據介紹,新政策細化為29條、49款,包括“加速科技創新突破、加快藥械成果轉化、優化臨床服務配套、鼓勵產品推廣應用、加強產業生態培育、強化人才資源支撐”六大板塊,在原有政策基礎上進行了極大的豐富和擴充,為產業提供全流程、全鏈條扶持。
具體來看,新政策精細化、分梯度支持創新藥,臨床研發費用最高按20%、30%、50%資助,每年最高資助1億元;加快藥械成果轉化,創新醫療器械證每年最高扶持1000萬元,“嶺南名方”轉讓轉化最高資助100萬元。
同時,優化臨床服務配套,臨床風險補償最高按40%給予資助;支持開展IIT研究,鼓勵臨床試驗機構開展醫學創新和臨床成果轉化,對符合國家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GCP)的臨床試驗機構開展研究者發起的臨床研究項目(IIT),對完成項目備案、有效開展且完成的,經綜合評估后給予資助。
推薦進入省、市、區創新藥械產品目錄,鼓勵在醫療機構推廣應用,每年支持總額最高達2000萬元。此外,還將強化特色園區、耐心資本、人才等全鏈要素保障。
此外,該政策還前瞻布局未來產業發展。針對細胞與基因治療藥物特點,單設支持條款,提高臨床試驗補貼額度。支持生物制造,對生物原料藥和生物藥用輔料、“三新食品”(新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新品種和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給予資助。
位于生物島上的中科天澤生物科技(廣州)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仿生功能化、組織再生工程、表界面改性等高端生物科技及產業化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自2019年簽約落地黃埔后,長期致力于區域高端生物材料及醫療器械產業發展。
該公司總經理助理徐俊穎表示,黃埔的生物醫藥政策為公司新產品研發提供了巨大支持。今年以來,中科天澤的多款核心產品已經在廣州市內多家醫院鋪開。其生產的仿生改性導尿管同時兼備超滑、物理抗菌與抗尿鹽結晶,體內留置時間可達30天不換管,填補了臨床需求的空白,而在泌尿外科專用的仿生改性輸尿管支架,更是得到頭部醫院的認可。
“一島多園”新進展,串聯“三城一島”實現“三共享”
近年來,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圍繞“12136”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積極實施“產業版”營商環境改革,重點聚焦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所需,率先實施企業服務增值化改革,全力打造國際一流的“產業友好型、企業友好型、人才友好型”營商環境。
廣州開發區營商環境改革局副局長吳洋,在當天的宣介環節上表示:“過去企業服務往往是‘有什么給什么’,現在則是企業‘需要什么給什么’,這種轉變讓企業愿意留在黃埔。相較2017年,全區生物醫藥領域規上工業企業已經從40家增長到146家。”
今年7月初,廣州國際生物島試點園區在廣州開發區、黃埔區正式揭牌。廣州萊迪生命健康城、國際生物醫藥創新中心、粵港澳大灣區生物安全創新港,成為黃埔區內首批“廣州國際生物島試點園區”,“一島多園”政策正式啟動。
受益于“一島多園”政策,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生物醫藥產業進入全域協同發展新階段。目前,依托“三城一島”戰略平臺,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已構建“科技研發在生物島、成果轉化在科學城、生產制造在知識城”的空間分布,而“一島多園”政策實現了平臺間的有機串聯。
廣州國際生物島管委會副主任梅花指出,“一島多園”并非簡單的空間擴張,而是通過制度設計重構產業分工、通過資源整合激活乘數效應。據悉,未來生物島享有的專項政策,納入生物島試點園區的各個園區也將同步享受,實現政策、資源、品牌共享。“長遠來看,生物島計劃進一步擴容升級,做強廣州生物醫藥核心引擎,打造成為生物醫藥科技創新策源地和產業發展核心高地。”梅花表示。
在服務方面,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在全省首創生物醫藥研發用物品進口“白名單”制度,為企業節省約1個月的通關時間。開展實驗室自建檢測方法(LDT)試點建設,落地全國首個“研發機構+醫療機構”的機構自行研制使用體外診斷試劑(LDT)試點,開啟研究機構和醫療機構協同研發診斷試劑的新模式。據黃埔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生物醫藥服務科副科長蔣淵現場介紹,目前已有7家企業18個物品被納入“白名單”,相關物品實現了便捷通關。
廣州高新區投資集團是目前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內唯一以生物醫藥作為主責主業的區屬國企,規劃了國際生物醫藥創新中心的建設。集團副總經理曾瑋表示,將充分利用生物島在全區生物醫藥產業中的引領作用,與各試點園區共享資源、共建平臺、共鑄品牌,構建全鏈條、全周期、全要素的創新投資集聚區。
據了解,2022年以來,由廣州高新區投資集團打造的CXO(全流程醫藥外包服務)平臺累計服務企業近2萬家,為生物醫藥企業以及MAH(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下的項目持有人提供從研發到生產的“一站式”專業服務。
交流展示秀科技,本土藥械企業填補行業空白
除了宣講環節,本次活動上的交流互動環節,同樣是干貨滿滿。在營商環境生物醫藥主題“益企談”環節,圍繞新產品入院、創新醫療器械申報等具體問題,與會的政府單位、園區機構、企業代表、觀察員等踴躍交流。同時,收集企業提出的訴求建議,將其納入管理臺賬,并在后續持續跟蹤督辦。
在會場外的交流展示區,活動同步開設了咨詢服務專區和政務服務專區。多個職能部門現場設置展位,針對生物醫藥企業的疑問,提供“一對一”政策輔導、人才落戶、稅務優惠等實務指導。
另外,活動特別設置的“生物醫藥技術秀”,邀請10多家本土生物醫藥企業在現場進行展示。不同領域、不同技術、不同適應癥的醫療藥械產品,大秀黃埔生物醫藥領域前沿的科技成果,吸引不少與會者駐足。
廣州灣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全自動核酸提取純化儀,在現場頗有熱度。公司總經理馬放晴介紹,在同類產品中,該產品是國內首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儀器,能夠自動完成核酸提取的所有步驟,可用于單個樣本獨立提取或多個樣本批量提取。
現場展示經橈神經血管遠端通路導引導管、經橈動脈神經血管輸送導管系統等六款產品的適介醫療科技(廣州)有限公司,其展位吸引了大量關注。這家成立于2021年的黃埔企業,在不到4年的時間里,已發展為細分領域的行業新銳。
適介醫療位于廣州萊迪生命健康城。公司董事長蔡詩洲接受采訪時,不僅高度認可本次活動形式,更特別稱贊了生物島搭建的“一島多園”體系。他表示:“‘一島多園’為園區企業帶來的發展紅利極為可觀——最直接體現在成本優化,同時助力企業快速對接上下游合作伙伴,開拓更廣闊的發展機遇。”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