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日,廣州國際生物島試點園區在廣州開發區、黃埔區正式揭牌,實現跨園區互通共享,促進資源互補,激活區域發展的整體動能。廣州萊迪生命健康城、國際生物醫藥創新中心、粵港澳大灣區生物安全創新港成為黃埔區內首批“廣州國際生物島試點園區”,正式啟動“一島多園”政策先行先試的深度實踐,生物醫藥產業進入全域協同新階段的重大舉措。廣州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顧曉斌出席活動并為首批“廣州國際生物島試點園區”揭牌。市區職能部門、園區企業代表及行業專家參加活動。
三大園區的協同,源于廣州市“一核兩極”產業布局的深化,2024年發布的《廣州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指出,在全市各區范圍內選取若干兼具醫療資源、人才資源、產業資源、創新資源等要素聚集、特色明顯的重點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統一納入“國際生物島”園區品牌范疇,形成國際生物島“一島多園”格局。廣州國際生物島率先制定并獲批了“一島多園”試點建設方案。此次試點園區揭牌,標志著以廣州國際生物島為創新源頭活水,以三大特色試點園區為關鍵支點,串聯起“三城一島”的廣闊腹地,一幅創新要素自由涌流、產業功能優勢互補、發展動能澎湃激蕩的生物醫藥產業全景圖正在黃埔大地徐徐展開,為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三大園區榮膺首批試點 構建全鏈條協同矩陣
此次首批試點的三大園區各有定位、各具特色,通過功能互補,形成生物醫藥產業鏈的完整閉環。
作為深耕科學城的民營園區代表,廣州萊迪生命健康城通過構建物業、產業、技術、文化“四維平臺”,已形成獨特服務體系。此次合作將為園區企業提供從技術孵化到產業化的全周期服務。
“我們希望從政策共享、資源共享、品牌共享三個維度與生物島進行聯動建設,在招商引資線索、項目梯度培育、入駐載體需求、科學儀器和實驗室資源共享等方面深度合作,實現區域間生物醫藥產業的協同發展。”廣州萊迪生命健康城總經理劉狄表示,此次合作可進一步為入駐企業降本增效,尤其加速中小型生物技術公司成果轉化。
與廣州萊迪生命健康城定位不同,同在科學城的粵港澳大灣區生物安全創新港則瞄準強化生物安全領域的技術支撐與產業轉化能力。作為全國首個以中試為主的定制化生物安全產業園區,該項目填補灣區生物醫藥中試環節短板。
“我們將充分利用生物島在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生物醫藥產業中的核心引領作用,與各試點園區共享資源、共建平臺、共鑄品牌,構建全鏈條、全周期、全要素的創新投資集聚區,形成研發在島、轉化在園、生產在基地的‘一島多園’協同發展體系,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生物醫藥產業品牌矩陣。”廣州高新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成就表示。
據悉,作為知識城生物醫藥價值創新園的首發標桿,國際生物醫藥創新中心聚焦制造環節短板,此次合作將提供28萬平方米產業空間,打造學術交流-研發孵化-商業配套三位一體的生態閉環,補強大灣區生物醫藥制造能力。
廣州國際生物島主動扛起探路重任,率先制定并獲批了“一島多園”試點建設方案。該方案創新性地打破區域邊界,解決傳統“孤島困境”,形成跨園區產業鏈:廣州國際生物島聚焦原始創新,廣州科學城承擔中試放大,中新廣州知識城負責產業化落地。這種協同矩陣覆蓋了生物醫藥關鍵環節,為不同發展階段的灣區生物醫藥企業提供精準適配沃土。
據悉,當天,試點園區負責人已達成合作共識,承諾在品牌共建、資源共享和政策互通上深化合作,探索覆蓋區內各個“廣州國際生物島試點園區”,實現跨園區互通共享,促進資源互補,切實激活區域發展的整體動能。
“一島多園”鏈動“三城一島” 釋放全域協同新動能
“一島多園”絕非簡單的空間擴張,而是通過制度設計重構產業分工、通過資源整合激活乘數效應。
這一點,廣州國際生物島黨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梅花深有同感,“‘一島多園’的一大特色便是整合資源,構建了‘政策共享、資源共享、品牌共享’機制。”她表示,以后生物島享有的政策,納入生物島試點園區的各個園區也將同步享受,實現政策、資源共享。
除了政策、資源共享,當天,“廣州國際生物島試點園區”也將統一品牌標識正式授予三大園區,并同步啟動了核心協同機制建設。四地將聯合打造聯合招商推廣機制、建立重大儀器設備共享中心、構建載體信息共享平臺等一系列措施,推動區域合作從簡單的“空間聯動”向深層次的“生態賦能”實質性躍升。
這一消息引發了參會生物醫藥企業代表的熱烈反響。
位于廣州萊迪生命健康城的適介醫療科技(廣州)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受益者。
“最直觀的是資源共享帶來的成本優化和產業鏈協同效應,更重要的是政策共享帶來的制度紅利!”適介醫療創始人兼董事長蔡詩洲坦言,“一島多園”體系的構建將為園區企業帶來可觀的發展紅利,未來企業可以快速對接不同園區的上下游合作伙伴,大幅提升創新轉化效率,而制度紅利也能讓企業更加專注于核心研發,加快創新成果轉化。
當天,不少參會企業參訪了試點園區內的多家代表性生物醫藥企業與科研機構,親身感受資源共享與協同創新帶來的初步成效。他們表示,“一島多園”模式將打破了傳統園區壁壘,讓人才、技術、投融資等要素流動更加順暢,為生物醫藥產業的集群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如企業家們所言,“一島多園”政策所帶來利好正逐步顯現,而隨著“一島多園”實踐的深入推進,也將逐漸夯實“三城一島”的產業布局。
“此次將科學城與知識城的三家重點園區納入‘廣州國際生物島’品牌體系,是落實廣州市生物醫藥產業‘一島多園’戰略的重要實踐,也是落實黃埔區打造‘三城一島’產業發展重要增長極的關鍵舉措,標志著‘研發在生物島、中試在科學城、制造在知識城’的生物醫藥協同發展格局正在加速成型。”生物島黨委書記王洋認為,以“一島”為核、以“多園”為翼,不僅意味著生物島從1.83平方公里的“江心科創高地”躍升為統籌全域、鏈接三城的“協同創新核”,更將全面釋放“三城一島”生物醫藥產業增長極的強勁動能,打造輻射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引擎。
下一步,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繼續篩選并納入其他重點生物醫藥園區,加快形成“廣州國際生物島”品牌矩陣,加速構建“一島多園”創新發展格局,將“廣州國際生物島”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