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廣州天河召開軟件產業人才開發政策發布會,重磅推出聚焦軟件產業與人才的“雙十”政策。其中,面向產業發展推出“明珠十條”,面向人才扶持推出“珍寶十條”,并提出“N”項細分領域專項扶持政策,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和工業軟件等細分領域。
去年,市委人才辦出臺《廣州市重點產業人才開發培育工程實施方案》,突出“產業+人才”,促進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一轄區一主業、一賽道一勁旅”的人才雁陣格局。這也是落實方案要求,廣州各區中首個出臺的產才融合開發政策。
新政策專注于首位產業人才發展,實現以產聚才、以才興產,讓人才聚集與產業興旺雙向促進。這既是對廣東“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的有力響應,也表明了天河精準聚焦區域首位產業的軟件產業,激活產才融合新動能的決心。
經濟大區挑大梁。當下,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廣州實踐中,作為廣州第一經濟大區、創新強區、城市客廳,天河正加快建設“12126”現代化產業體系,讓人才跟著產業走、產業靠著人才興。
“視人才如‘珍寶’,悉心培育軟件產業‘掌上明珠’。”在建區四十周年的關鍵節點,天河抓實產才融合“關鍵一環”,近3年預計投入5億元政策資金,構建軟件產業人才“明珠+珍寶”政策支持體系,打造全國領先的軟件產業集群。
“天”人合一,“河”氣生才。愛企業、愛人才,來了天河就能成就精彩!
以產聚才
“明珠”興企業
四鏈融合做強首位支柱產業
精準聚焦軟件產業“掌上明珠”企業需求,天河推出“明珠十條”政策禮包,既有對產業、創新的全鏈條支持,涵蓋各個成長階段的企業,也讓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深度融合。
從驅動核心技術攻關到強化科技金融賦能,“明珠十條”為企業鋪就了一條“黃金賽道”。
聚焦技術攻關,優化創新生態,“明珠十條”給予強力支撐:培育專精特新、筑基科研平臺、驅動核心研發、構建開源生態。創新支持與資本支持聯動,強化金融、人才要素精準供給,打造最優發展環境。
靶向施策的動力,源于天河軟件產業的堅實底座與廣闊前景。
當下,軟件已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底層基石與核心驅動力。作為廣州市軟件產業的 “半壁江山”,天河區始終將軟件產業作為首位支柱產業 ——它不僅是區域經濟的“掌上明珠”,更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引擎。
軟件產業,基礎厚實。從“北有中關村,南有五山科技街”起步,天河產業向新之火,發軔于軟件業,以五山科技街為原點,順著科韻路,蔓延至智慧城、廣州國際金融城,在天河區內外開花結果。
在天河,一批龍頭企業在此蓬勃發展,成為細分賽道的一支勁旅,寫就了廣州“硅谷”三十多年的歷史,涌現出網易、酷狗、UC、佳都等一大批龍頭企業,培育出互聯網百強企業10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軟件企業18家,彰顯出強勁的發展韌性。
數字經濟,前景廣闊。2024年,全區規上軟件企業約1200家,營收超2300億元,已形成1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引領、5個百億級垂直賽道齊放的軟件產業格局。
“天河區把企業、產業看成明珠,將人才視為珍寶,讓我們感到溫暖。我注意到,‘明珠十條’覆蓋了從初創到領軍的企業,這將對產業發展有極大幫助。”廣州庫洛科技有限公司公共事務負責人占小艷表示。
依托“明珠十條”等硬核政策,借勢國際金融城等重點發展片區,天河區軟件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天河區科工信局局長劉翔表示,天河正全力打造企業獲得感最強的全國軟件產業強區標桿,弘揚“科韻路精神”,為廣州創建世界軟件創新名城提供強大的產業支撐與人才保障。
以才興產
“珍寶”聚英才
搭建軟件產業人才發展“四梁八柱”
2024年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明確提出“視人才為珍寶”。
四十年來應“運”而生、因“才”而興。人才的“珍寶”始終是天河發展的核心動力,也是驅動軟件產業這顆“明珠”持續閃耀的原動力。
與往年相比,“珍寶十條”新政策最大的不同,在于其產業與人才融合的深度前所未有。
這是廣州區域人才政策首次將目光聚焦于細分產業領域,著眼的是精準引育、突出的是細分產業領域的人才開發。天河區大力鞏固軟件產業優勢、培育新質生產力,以政策賦能激活創新動能,搭建天河區軟件產業人才發展的“四梁八柱”。
天河區人社局局長王永芝介紹,以“全周期培育、全方位服務”為特色,天河區“珍寶十條”涵蓋軟件人才培養發展全周期及引育留用全方位,突出用心用情留才,力求充分展現天河區尊才愛才、引才育才的信心、決心和誠意。
政策中,覆蓋了從國際頂尖人才、優秀碩博人才、急需緊缺人才的全層次軟件人才生態鏈,進一步激發軟件人才創業熱情、支持萬名軟件人才匯聚天河。
“拴心留人”系列服務10條支持舉措,則為軟件人才提供高端出行、商務接待、保健療養等高端優惠服務,滿足多層次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天河還將打造一批特色軟件人才社區,為軟件人才提供定制化的創新創業服務,大力弘揚“科韻路精神”,認定一批高品質住房打造“軟件人才之家”,為入住人才分層次給予最高100%的租金補貼。
豐富、精準的政策,孕育著新一批產業人才開發“單項冠軍”。數據是最有力的證明:天河軟件產業人才規模高達30萬,其中碩士及以上研發精英超5萬;每年有超3萬外地軟件人才奔赴天河,區內高校軟件專業畢業生四成選擇留下。
從網易丁磊、小鵬汽車何小鵬的創業傳奇,到中望軟件杜玉林等深耕二十余載的海歸專家,再到無數扎根天河的工程師們—— 天河熱愛人才、歡迎人才,是天下英才實現軟件夢想的理想沃土。
“我們推出‘珍寶十條’‘明珠十條’的‘雙十’政策,就是要打造覆蓋人才引進、培育、發展全周期的‘服務包’,讓每位軟件人才在天河都能安心發展、成就夢想。”天河區人才工作局負責人王異軍表示,天河將以最大誠意、最優服務對接人才需求,服務涵蓋落戶安居、子女教育、醫療健康、金融對接、社群發展等關鍵領域,解決人才后顧之憂,讓其心無旁騖創新創業。
“作為國內首家上市的工業軟件企業,我們扎根天河,感受到天河對產業發展、人才的重視。政策不僅為公司的人才解決了后顧之憂,也讓我們在招聘時對人才更有吸引力。”廣州中望龍騰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經理麥淑斌說。
產才互促
讓人才“闖有機會、干有舞臺、成有回報”
回首過去,四十年砥礪奮進,天河區實現從城市郊區到經濟大區、創新強區、城市客廳的歷史性巨變。
因改革開放而興,因產業聚才而強。良好的產業環境、營商環境和生活環境已成為天河“拴心留人”的核心優勢。
今日之天河,產業家底厚實。錨定“12126”產業發展戰略,圍繞“產業鏈”布局“人才鏈”,天河以產業聚人才、以人才促創新,推動人才發展和產業發展高度匹配、深度融合,打造新質生產力高地,傳承“科韻路精神”,實現人才與產業“雙向奔赴”。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天河新增設立企業2.6萬戶、增長19.1%,占全市27.6%。新增“四上”企業256家、占全市17.2%。新引進產業招商項目52個、是去年同期的1.8倍。
今日之天河,自帶流量、廣聚英才。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高地,天河云集26所高等院校、45家科研機構和10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集聚超30萬名創新人才,以最優政策、最佳環境、最大誠意打造“人才大禮包”,就業容量、青春指數、高學歷人才占比領跑全市。
今日之天河,一個個重點發展片區,釋放產才互促的強動能,成為人才大展拳腳的追夢舞臺。華南國家植物園、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國家文化出口基地等國字號載體云集,從天河中央商務區、天河智慧城到廣州國際金融城,重點發展片區發展勢能持續積聚。
今年年初,在“百萬英才匯南粵”春季大型綜合招聘會上,天河區與廣大英才共繪發展藍圖,搭建線上+線下聯動招才“黃金臺”,聯動200多家企業,拿出近萬個優質崗位,以最優政策、最佳環境、最大誠意引才。
站在建區四十年的新起點上,肩負“經濟大區挑大梁”重任,爭當尖兵中的尖兵,中心中的中心,引擎中的引擎,天河正擼起袖子加油干,以奮斗的汗水,在天河發展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產業與人才共舞的堅實基座上,天河深諳“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硬道理,正全力構建“近悅遠來”的人才發展生態,誠邀天下英才共赴天河,在這片創新沃土上書寫發展的新篇章。
天河之興,首在“天”人合一—— 建區四十年來,這片土地以最大的誠意與智慧,構建起城區發展與人才成長的共同體。
人才之盛,貴在“河”氣生才—— 天河以其特有的創新、包容的氣質、充沛的市場活力與制度沃土,涵養著生機勃勃的人才生態圈,激蕩起“人才因河聚、河憑才氣盛”的澎湃循環,全力吸引集聚天下英才,以人才之“風”,鼓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之“帆”,在新征程中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天”人合一,“河”氣生才。這是天河的人才理念,更是制勝未來的法寶。在“明珠十條”“珍寶十條”暨軟件產業人才政策體系發布之際,天河向全球英才遞出“誠意聘書”。面對數字經濟新浪潮,天河以更開放的姿態、更廣闊的產業平臺、更優越的生態、更精準的政策,讓人才“闖有機會、干有舞臺、成有回報”,廣聚天下英才,匯成新彩天河。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