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路燈將變智慧城市“神經末梢”
“蘑菇”地燈
“花樣”燈泡、“蘑菇”地燈、蜿蜒的懸吊燈罩……6月9日至12日,廣州國際照明展覽會(GILE)在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A區及B區舉行,各式各樣的“照明空間”讓觀展者大開眼界。據了解,本屆展會與同期舉辦的廣州國際建筑電氣技術展覽會(GEBT)強強聯動,吸引了來自20個國家及地區的3188家企業參展。
記者留意到,照明市場正在經歷從“產品輸出”到“價值創造”的轉型,催生對細分領域、多元群體和豐富場景的創新精準照明解決方案的需求。
“作為照明行業的開創性舉措,‘光場景實驗室’下設6大主題實驗室,聚焦探索光、空間與人三者間的動態交互。”廣州國際照明展覽會組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據悉,“光場景實驗室”將在2025廣州國際照明展覽會起航,在2025年至2026年,將輻射全國不同城市,舉辦不同活動。
記者還了解到,照明深刻影響著大眾對世界的體驗,不僅關乎舒適度,更與安全感息息相關。“人對空間的感知和解讀高度依賴于視覺,而視覺體驗的重要影響因素正是光質。”業內資深人士透露,照明對人們的影響滲透于意識、潛意識乃至生理層面。
各種大膽、前衛、多維度的跨界研討會,也是本屆展會備受關注的亮點之一。
在走訪展會現場時,記者發現,在科技創新的驅動下,光照應用將實現不同生活場景下不同類型的價值轉型。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以道路照明為例表示,一方面路燈將從單純的“耗能設備”轉變為“城市服務節點”,轉變為集能源、數據和安全功能于一體的智慧城市“神經末梢”。另一方面,道路照明從“標準化照明”轉變為“情境感知服務”,基于AI技術動態響應行人、車輛和環境的需求,實現兼顧安全和效率的優化照明方案。“同樣邏輯的價值轉型,還包括建筑、文旅、酒店、健康、家居等照明領域,范圍之廣和創意之多,超乎想象。”該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