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廣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智賦百業 能啟千行”主題活動暨廣州智算聯盟2025年第一次會議在廣電平云廣場舉行。
大會揭曉了廣州市首批“人工智能+”典型案例,全市共有33個案例入選,其中天河區9個案例上榜,占全市三成,入選案例涵蓋AI+醫療、AI+制造、AI+城市、AI+農業等,人工智能領域的“天河力量”備受關注。
領跑
首批“人工智能+”典型案例,天河占三成
廣州市首批33個“人工智能+”典型案例涵蓋“人工智能+醫療”“人工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教育”等多個領域,展現了人工智能的實際應用。
從入選案例來看,人工智能技術正在向經濟社會多領域加速融合,催生智能裝備、智能工廠、智能服務等應用場景,催生出新制造、新服務、新業態和新產品。
據悉,天河上榜案例涵蓋AI+醫療、AI+制造、AI+城市、AI+農業、AI+教育、AI+客服等多個領域,展現了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賦能千行百業,彰顯了人工智能的“天河力量”。
其中,廣州鯤鵬物聯科技有限公司的視覺AI計數系統通過在邊緣計算機上部署視覺AI算法,可解決連包、疊包計數問題,實現精準計數出庫;可降低人工勞動強度,提高計數精度,達到提質增效的效果。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東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的AI農事助手通過農田大模型,深度集成DeepSeek,賦能農事作業耕—種—管—收全流程,實現精準感知預警、精確決策調度、精細閉環管理。提升災害感知水平,促進農作物穩產增收。
廣東軒轅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AIGC實戰平臺打造人工智能綜合實踐平臺,提供AIGC課程、語言模型、文生圖、智能體開發等模塊,加速AI應用開發與創新能力提升。
賦能
推動“人工智能+”從“單點突破”邁向“全域賦能”
以AI通用大模型為智能基座,加上智能算力和高質量數據構建的新一代數字基礎設施,廣州正以各種垂類模型來賦能千行百業。
在天河,“人工智能+”解鎖無限可能。天河區發展人工智能產業的基礎深厚、要素集聚、應用廣泛、載體豐富,正加速構建人工智能全產業鏈生態體系,推動“人工智能+”從“單點突破”邁向“全域賦能”。
產業鏈優勢突出,應用場景多元,人工智能領域的“天河力量”在AI+大模型、AI+智慧城市、AI+商業智能等領域表現尤為突出。
在AI+文化創意領域,網易AILab數字人生成算法和圖像視頻生成算法為游戲動漫創新應用提供了新力量??峁芬魳返恼Z音克隆算法打造了首個“AI爸媽”功能,用戶錄制10條短句后,即可生成與用戶音色一致的音頻信息,用家長聲音為孩子朗讀故事。此外,靈犀互娛、四三九九、貪玩等文化創意企業也廣泛應用AI技術進行產品開發和運營。
在AI+商業智能領域,鈦動科技整合了Meta、Google、TikTok等海外流量入口,服務超8萬家企業出海。其AI創意平臺Tec-Creative 2.0實現營銷全流程智能化,帶動中國企業全球化布局。
在AI+智慧城市領域,佳都科技的“交通大模型”實時分析城市交通數據,預測擁堵與設施使用情況,打造了全球首批智慧地鐵線路。智鵬車聯網研發的?XGPT是小鵬汽車基于GPT模型的升級版自主研發的智能駕駛操作系統,提供更強大的智能語音與多種功能的深度融合能力。
加速
打造有全國影響力的人工智能融合創新先行示范區
人工智能,是廣州全力建設的千億級產業鏈群之一。廣州正發力兩大“國”字號——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的建設,持續加強數據、網絡、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堅。
一批人工智能應用的百花齊放,背后是天河在AI領域的不斷布局和一批人工智能企業的高度集聚。
瞄準核心要素,天河資源豐富。天河區的“算法+大模型”資源豐富,大模型方面,網易、小鵬、UC、佳都、冠岳網絡等5家企業的6個大模型通過網信辦生成式人工智能備案。算法方面,網易等43家企業的57個算法獲得國家網信辦深度合成服務算法備案,約占全市的30%。
算力資源方面,天河區集聚“重器”,坐擁中移動南方基地、電信亞太信息引擎、廣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等3個算力中心,率先落地廣州數據交易所(天河)服務專區,目前會員數、交易標的數均居各區首位,累計交易額占全市交易額一半以上。
瞄準政策供給,天河“真金白銀”支持,打造有全國影響力的人工智能融合創新先行示范區。去年12月,天河區印發實施《廣州市天河區促進人工智能行業大模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通過政策疊加,圍繞人工智能“黃金三要素”,對單個企業每年最多給予1500萬元的有力支持。政策內容包括強化智能算力供給、激勵智能算法研發、推動數據要素“破壁”等,為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