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簽約產業招商項目677個 預計投資總額2274.9億元
2025年一季度,廣州新簽約產業招商項目677個,預計投資總額2274.9億元,新引進高質量產業招商項目422個。內資項目投資總量全省第一,增速全省第二。大項目帶動大投資,大投資帶動大產業,大產業引領大發展。在此之中,十億級乃至百億級項目的持續涌現,顯示出生機勃勃的“千年商都”制造業立市、現代服務業蓄勢以及高水平開放的強大引力,也可折射出廣州招商引資重規模的同時側重“聚鏈成群”、精準落子的思路,更彰顯著國家中心城市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定力。
現代服務業蓄勢 “含新量”足很吸睛
一季度,廣州交出的招商引資成績單上,寫滿了“含新量”足的大項目。
在生物制造領域,廣州迎來了抗腫瘤創新藥研發企業科賽睿生物中國總部、T細胞受體蛋白藥物研發企業瑅盛生物子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海康威視廣東總部項目、微納米機器人項目微納動力全球總部落子廣州……
據悉,今年以來廣州瞄準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制高點開展“靶向招商”,重點攻堅技術含量高的創新型高能級主體,以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獨角獸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為目標,引進擁有核心技術、創新能力強的企業,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
現代服務業的突破同樣令人振奮。3月,字節跳動的核心組成部分抖音斥資12億元落子琶洲,建設抖音華南創新基地項目,意味著新“BAT”——字節跳動(ByteDance)、阿里(Alibaba)、騰訊(Tencent)均在廣州布局。
與此同時,廣州一季度推動貓眼、得物等14家平臺企業新設15個主體。小紅書宣布啟動廣東首個孵化中心、阿里影業在黃埔成立新公司,4月螞蟻集團華南數字運營中心、萬里匯跨境貿易運營中心正式落戶廣州……數字經濟新勢力接連入局,廣州現代服務業呈現蓄勢騰飛。
科技創新與服務業態的雙向賦能,不僅催生新質生產力,更打開了經濟增長的“第二曲線”,彰顯著廣州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深刻轉型。
制造業立市強基 “明星項目”接踵而來
一季度,一連串制造業的“明星項目”接踵而來落地廣州,不斷提振發展信心,“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為經濟發展注入強勁發展動能。今年2月,投資總額約549億元的藏粵直流輸電項目成功落戶廣州,這是全國首個跨經營區±800千伏四端特高壓柔性直流輸電工程,將為廣州每年帶來超200億度的綠色電力。3月,由廣汽集團投資設立的新公司華望汽車技術(廣州)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冊資本15億元人民幣。同樣是在汽車領域,總投資24.8億元人民幣的領為汽車智能視覺產品大灣區總部生產研發基地在南沙動工建設,持續補齊補強汽車全產業鏈。廣州眾山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擬在增城建設增材制造全產業鏈基地,并積極吸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高端產業人才落戶增城區,共同打造增材制造全產業鏈生態集群,產業項目預計總投資達100億元,產值有望超200億元。一季度,從化區、番禺區及花都區制造業項目投資額比重均超70%,南沙區及增城區制造業項目投資額比重均超60%,黃埔區及白云區制造業項目投資額比重均超45%。
在項目招引上,廣州不僅看重規模,更看重“聚鏈成群”、精準落子。從“單點突破”到“鏈式崛起”,廣州制造業正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重塑產業競爭新優勢,為實體經濟夯基壘臺。
高水平開放加持 外資加倉廣州顯信心
今年以來,廣州高頻次組團赴西班牙、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地開展招商10多次。而廣州同樣也是眾多跨國企業高管一季度“行程單”上的必到目的地:美國科恩集團,法國歐萊雅集團,西班牙丹諾德技術有限公司,新加坡立時集團,萬益特、埃克森美孚、諾力昂、宣偉……他們帶來的是跨國企業在穗增資擴產的計劃和堅定不移選擇廣州、投資廣州的信心。
華南美國商會發布的《2025年華南地區經濟情況特別報告》顯示,廣州連續第八年被評為中國首選投資目的地。從“走出去”叩門招商到“引進來”深耕沃土,廣州以全球視野書寫“雙向奔赴”的新篇章。
這些成果也直接體現在數據上:一季度全市新設外資項目1701個,同比增長3.53%;實際利用外資金額107.8億元,同比增長1.1%,好于全國及全省。全市制造業利用外資49.02億元,增長86.8%,占全市實際使用外資比重45.5%。一季度,海瑞克、賽默飛、三菱重工、德國慕貝爾等外資企業新設業務主體或增資擴產,用真金白銀為廣州營商環境投下“信心票”。
“公司前期經過了很長時間的調研,廣州優秀的產業環境和發展前景令我們最終決定將新的生產基地建在這里。未來對于公司的業務而言,中國將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我們相信新的基地會開啟我們全新的發展。”廣州思肯德電子測量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J.M.Monjon表示。思肯德電子測量設備研發生產基地項目的法國母公司為全球X射線測厚技術的領導者,在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鋰電池隔膜行業測厚市場擁有近8成的超高占有率。思肯德將在廣州知識城投資中國生產研發中心、市場運營中心、生產基地,相當于直接把實驗室搬進生產線。
營商環境再升級 招商生態持續創新
一季度,廣州強化資源整合,深入梳理招商比較優勢,充分整合廣州所能與企業所需,用一個個實招硬招,贏來招商好成績。
如今,只要登錄“廣州市招商土地超市”,就能看到420宗、近19平方公里優質地塊信息實時更新,實現“指尖輕點、一鍵選地”。在3月28日廣州市投發委辦舉辦的“廣州產業空間及投資機遇推介活動”上,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上線的“廣州市招商土地超市”為全球投資者打造來穗發展的“數字導航”,更向各界發出廣州“投資機遇多、發展空間大、拿地成本低”的鮮明信號。同時,在基金資源上,聯合國家和省級政府投資基金、社會資本等投資機構,首期形成的85家機構組成投融資服務矩陣,針對不同階段項目匹配投資。
瞄準企業在穗發展的難點、痛點和堵點,廣州還出臺了相關政策,從推行“拿地即動工”模式、降低用地取得成本、優化產業用地供給、優化要素資源供應、減輕企業履約負擔、簡化項目施工報建事項等10個領域全面優化產業版營商環境,在制度上破解困擾企業投資難題。
在廣州,這種將空間資源、資本支持、制度創新深度融合的“招商生態”既落實了國家統一大市場的要求,也有力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讓政策溫度轉化為全球投資者在穗發展的切實獲得感。
一季度廣州招商引資“開門紅”只是一個新起點,接下來,廣州將以更開放的姿態、更創新的思維、更優質的環境,書寫新時代的“廣納百川”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