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黃埔區“小個專”新茶飲產業鏈紅聯共建活動暨高質量發展推進會在廣州市瑞豐茶文化博物館舉行。黃埔區食品安全協會和區茶飲、乳制品、糖業、餐飲、檢驗檢測等食品相關產業40余家企業代表參加,共同推動黃埔新茶飲產業向“新”而行。
聚“鏈”成勢,激活產業向新動能
茶起源于中國,盛行于世界。如何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這篇大文章?
新茶飲產業作為傳統茶文化與現代消費理念融合的產物,近年來市場規模激增。黃埔區市場監管局順應新茶飲市場發展需求,依托黃埔區食品產業的雄厚基礎,搭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和交流平臺,以黨建引領黃埔新茶飲產業國際化、高質量發展。
活動現場,廣州茶博館黨支部書記張麗霞介紹道:“茶博館既是茶文化、茶文明展示與傳承的重要窗口,也是孵化新質生產力、推動茶飲產業振興關鍵平臺。我們堅持黨建引領,傳播弘揚茶文化,促進產業發展,打造和氣、和睦、和諧、和平的‘四和’品牌。”
黃埔區食品紅鏈鏈主企業燕塘乳業黨委委員李春鋒表示,面對新茶飲市場的黃金機遇,燕塘乳業將在區“小個專”黨委的指導下,充分發揮鏈主優勢,持續為食品上下游企業搭建產業鏈、供應鏈供需平臺,構建起“黨建引領、龍頭帶動、全鏈協同”的發展格局。
黃埔區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區“小個專”黨委書記鄧慧瑜表示,區市場監管局將以“有溫度的服務+有精度的監管”護航產業行穩致遠,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在技術攻關、品牌創建、供應鏈管理、產品出海等方面協同作戰,將“紅聯共建”升級為“紅聯共強”,合力打造具有中國特色、黃埔特點的新茶飲IP。
據悉,黃埔區市場監管局、區“小個專”黨委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創新打造“三優三促”黨建服務品牌,充分發揮食品紅鏈黨委的“主核”作用,推動產業鏈固鏈強鏈興鏈,助力全區食品產業向上、向新。2024年全區食品產業總產值達733.72億元、穩居全市各區首位,“優質食品黃埔造”金字招牌愈發閃亮。
共話“新”章,構筑行業品質生態
當前,新茶飲行業市場規模突破3500億元大關,行業也面臨著生命周期短、同質化競爭、食品安全信任危機等瓶頸。活動現場特別邀請食品紅鏈企業的專家代表分享創新實踐,既為企業帶來了黨建賦能產業發展的“紅色經驗”,也帶來了產品應用與創新的“發展密碼”。
燕塘乳業技術研發中心副部長彭小霞分享道,通過乳制品與茶飲的跨品類融合,開發出低糖、高蛋白的健康化產品矩陣,構建了從奶源到終端的全鏈條質量管理體系,破解了傳統茶飲“口感與健康難以兼得”的痛點。華糖食品新零售事業部副經理廖毅駿則圍繞“糖業與茶飲風味協同發展”的主題,展示了在相關領域的技術突破,助力企業打造獨具特色的風味品牌。區食品紅鏈黨委副書記孫文亮闡釋了在食品行業原料供應、生產加工、品牌營銷等全鏈條環節,黨建正作為“紅色引擎”驅動全產業鏈凝聚發展合力。
從產業鏈創新到更深層次的價值延伸,茶產業深加工合作的探討吸引了與會代表們的濃厚興趣。澤力醫藥產品總監陳展鵬現場解讀了低溫高效提取技術,為新茶飲行業提供高品質的原料。瑞豐茶文化博物館負責人連宗豪則系統分享了茶飲風味實驗室“技術聯盟+試點工廠+標準輸出”的運營思路,實現從企業“各自為戰”到全鏈“聚集式創新”的模式躍遷。廣東省茶葉收藏與鑒賞協會會長陳棟最后提出加強新茶飲品質的把控和品牌建設、提升中國新茶飲在國際市場競爭力的倡議。
活動特別設置“新茶飲品鑒會”,調飲師們運用燕塘乳業、華糖公司等提供的乳制品、糖制品,與傳統茶葉結合,現場調制出各式創新茶飲。“這杯茶飲既有鳳凰單叢的高揚花香,又有牛奶的醇厚口感,‘老茶味’煥發了新活力,這正是產業融合的生動闡釋!”一位企業代表的感慨,道出了眾人的心聲。
活動最后,黃埔區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區“小個專”黨委副書記蔣佐龍鼓勵企業們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抓住新茶飲發展黃金機遇,通過紅聯共建、資源共享、發展共謀,共同推動黃埔新茶飲產業向“新”而行。氤氳茶香中,一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藍圖已然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