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力企業實現“價值創造”躍升
4月8日,廣州市委金融辦發布消息稱,為做好廣州市上市公司及大型企業集團并購重組相關工作,經市人民政府同意,《廣州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2025—2027年)》(簡稱“并購重組十條”)于4月8日正式印發出臺,目標直指力爭到2027年推進不少于60單具有代表性的并購重組案例,圍繞廣州“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10家左右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上市公司,培育3—5家有行業影響力的專業并購基金管理人,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成為并購交易和股權投資市場活躍、并購提質效果明顯、資源配置日益優化的區域。
廣州市委金融辦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廣州市境內外上市公司238家,總市值約3萬億元,其中A股上市公司154家,總市值約1.9萬億元,上市公司主要來自電子設備制造、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化學化工制造、專用設備制造、生物醫藥、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等行業。值得一提的還有,廣州發揮并購類基金的作用,推動廣州金控集團設立廣州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基金,總規模100億元,首期10億元,為上市公司及大型企業集團開展并購重組提供基金支持和專業賦能,基金現已簽約落地首只子基金(規模5億元)。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廣州市約50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涉及產業整合的并購重組事項,其中重大資產重組4單。
目前,并購重組面臨較好的發展機遇,特別是2024年9月24日證監會發布“并購六條”后,并購政策疏導進一步貫通,各方參與并購熱情顯著提升,并購重組已成為上市公司做優做強的重要工具。廣發證券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廣州市上市公司總量居全國前列,通過并購重組整合新質生產力要素是傳統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選項之一。廣州出臺“并購重組十條”,有助于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在促進資本形成、優化資源配置和企業并購重組等方面的功能和主渠道作用,支持廣州上市公司及大型企業集團通過并購重組實現創新技術融合發展、生產要素優化配置、產業深度轉型。
廣州市委金融辦表示,下一步,廣州將積極推動“并購重組十條”各項措施落地見效,從政策指導支撐、產業發展趨勢、金融賦能等方面推動上市公司及大型企業集團從“規模擴張”向“價值創造”躍升,通過并購重組實現創新技術融合發展、生產要素優化配置、產業深度轉型,逐步提高盈利能力、綜合競爭力和產業鏈主導力。
并購重組十條
●1.以并促引賦能現代化產業向實向新發展,推動上市公司、大型企業集團圍繞廣州“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開展并購。
●2.分類推進優化資源配置,支持各類上市公司根據自身情況及需求開展并購重組。
●3.構建并購重組庫,通過省市區三級聯動及市場機構的參與,動態儲備并購重組的“意向庫”和“標的庫”,提高并購重組的效率效能。
●4.搭建對接交流服務平臺,依托廣東資本市場并購重組聯盟、廣州市資本市場融資對接服務平臺、廣州市國資并購聯合會等平臺組織,實現政策宣貫、資源整合和交易促進三大功能。
●5.加強證券服務機構的專業支撐,督促證券服務機構提高對產業的把控能力以及專業的并購服務水平。
●6.拓寬并購重組的融資渠道,支持銀行等金融機構創新組合融資工具,做大做強并購類基金。
●7.建立并購重組工作機制,完善上市公司及大型企業集團并購重組的發現機制、激勵機制和協調機制。
●8.提升并購重組的監管包容性,依法依規對國有企業涉并購重組事項進行包容審慎監管,健全完善國資股權投資基金績效評價機制和盡職合規免責機制。
●9.規范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的市場行為,倡導上市公司在自身經營發展、財務穩健的前提下開展并購重組。
●10.共建并購市場誠信活躍的營商環境,加大對并購等資本運作人才的培養力度,建立與國際市場跨境并購資源的交流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