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沙自貿區,一群“鋼鐵戰士”在100米高的帶電高壓塔上高危作業,即使刮風下雨也不停止。
深圳某商業寫字樓停車場,新能源車主輕點手機,空中移動充電機器人沿空中導軌滑至車位上方自動對接。
廣州某醫院,消殺機器人正“搖頭晃腦”地進行360度無死角清潔,降低90%的交叉感染風險。
這些“炫酷”的場景都可以通過一家公司的產品實現——它就是位于廣州市黃埔區的中科開創(廣州)智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開創”)。該企業主營機器人產業,以多場景智能巡檢機器人、多功能具身靈巧作業機器人、多品類AI智慧感知終端三種產品為主,滿足多種行業場景。目前,該公司已獲100+技術專利,2020年被授予“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
“你好,小創。往前走三米,關閉射燈,往后走兩米,回去充電。”中科開創營銷中心副總經理羅成正在展示公司的一款雙圓軌智能巡檢軌道機器人,它“乖巧”地根據語音提示進行操作。據介紹,其主要應用于高濕度、空氣流通性差的地下隧道、綜合管廊、高速隧道、抽水蓄能電廠、電纜洞等場景,在廣東、青海等多地的無人人巡檢中,該款智能巡檢機器人已經取代了傳統的人工巡檢。
傳統電力巡檢依賴人工攀爬電塔、高壓設備近距離檢查,觸電、墜落風險高。數據顯示,2022年電力行業安全事故中,高處作業事故占比超30%。值得一提的是,中科開創自主研發的輸電線路巡檢機器人不僅能在極端環境下工作,還能通過AI算法精準識別設備缺陷,準確率高達98.7%。相比人工巡檢,效率提升50%,成本降低50%。
研發一款這樣的機器人,不僅要通過多模態感知技術培養機器人的“感知能力”,同時還要通過北斗+視覺SLAM教會機器人“認路”,實現自主導航與避障。事后還能通過AI缺陷診斷實現反思復盤,難度不容小覷。
中科開創于2017年成立,8年來研發投入占比達20%。“我們要解決的首先是安全問題,然后才是高效和舒適”。創始人兼公司董事長歐陽開一表示,公司致力于做能源行業的‘專家’,將巡檢工人從傳統高溫高壓等惡劣的環境中解放出來。”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相關功能的機器人之外,中科開創還積極布局具身機器人賽道,“給具身機器人做大腦”。目前已聯合美國頂級大學的具身智能與機器人實驗室負責人及其團隊進行調試,計劃推動其孵化的具身智能公司與中科開創建立深度合作關系,預計相關產品今年6月即可面市。
這樣的人工智能企業在黃埔并不少見。黃埔區通過布局人工智能+,積極推動智能機器人從研發到生產制造,不斷賦能現代產業體系建設。
“黃埔大力支持人工智能企業發展,給了相關政策傾斜。并且提供了相關應用場景,讓我們的產品能得到充分驗證。”歐陽開一表示。
黃埔區目前已集聚規上智能裝備企業超300家,重點布局機器人企業超90家,裝備產業產值規模超500億元。下一步將打造區級“IP”,挖掘智能機器人在工業、商業、服務業的市場潛能,同時也會推動開放一批應用場景,通過組織更多政策資源、人才資源和資金等,發展走在前列的領軍企業、帶動創新活力的中小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