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貿集裝箱吞吐量增長超22%
2月9日,記者從廣州市港務局了解到,2025年開年首月,廣州港外貿集裝箱業務增勢強勁,1月份實現外貿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17.92%,外貿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22.31%,“雙循環”樞紐活力持續迸發,為全年發展贏得“開門穩”“開門紅”。此外,春節期間廣州“文旅+交通”融合魅力凸顯,珠江游客流量刷新單日歷史峰值;南沙國際郵輪母港春運期間預計接待游客3.8萬人次。
商品汽車出口量穩增8.2%
1月份,廣州港新增馬士基東南亞線、東方海外泰國線共2條航線,進一步拓寬國際航線網絡,提升廣州港國際航運樞紐能級,為企業參與國際產業競爭提供更便捷的物流通道。
目前廣州港共有航線279條,其中外貿航線173條。外貿集裝箱業務增勢強勁,1月份實現外貿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17.92%、外貿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22.31%,其中南沙港區外貿集裝箱吞吐量表現突出,環比增長19.5%,同比增長22.2%。在加快推進南沙港區外貿進口提貨單無紙化方面,截至1月底南沙港區外貿進口提貨單無紙化比例達九成,業務效率顯著提升。
以“物流鏈”賦能“產業鏈”,廣州港海鐵聯運、穿梭巴士等綜合物流業務協同發力,多點開花。穿梭巴士1月份集裝箱運輸箱量同比增長20.9%,其中外貿同比增長15.5%;海鐵聯運南沙港南站表現亮眼,同比增長14.2%,1月15日新增兩臺龍門吊投入試運行,能力提升穩步推進。“兩灣快航”外貿箱量同比增長54.4%;“一港通”業務持續推廣,累計在18個內河駁點開展常態化操作,有力推動南沙港區中轉樞紐功能提升,促進區域內產業資源高效流動與整合。
“廣州港水上散貨碼頭”功能進一步升級。沙角錨地過駁直走超55萬噸,充分發揮水水中轉、江海聯運的優勢,為能源、原材料等基礎產業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運輸服務,保障產業供應鏈的穩定運行。1月份重點貨類實現全面開花——鐵礦石到港量同比增長30.2%,鋼材出口逆勢增長44.9%,紙漿業務量同比增長16.1%;商品汽車出口量穩增8.2%。
珠江游客運量刷新單日峰值
春節期間,廣州水上文旅消費持續升溫,珠江游與郵輪旅游成為市民游客的“新風尚”。除夕至正月初七,珠江游企業累計接待游客24.67萬人次,正月初四當天客運量達4.37萬人次,刷新單日歷史峰值。大年初一晚白鵝潭煙花匯演舉行,廣州推出的“煙花航班”主題游船備受追捧,14班次船票提前一天售罄,接待游客4000人次,彰顯“文旅+交通”融合魅力。1月份珠江游接待游客38萬人次,同比增長28%。
國際郵輪旅游同樣人氣火爆,“愛達·地中海號”春節期間在南沙母港運營2個航次,接待出入境旅客9550人次;2月5日至22日,南沙國際郵輪母港還將迎來8艘次國際郵輪靠泊,春運期間預計接待游客3.8萬人次,助力廣州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1月份全港進出港船舶4530艘次,其中春節期間廣州港進出船舶563艘次,同比增長5.0%。春運期間投入運力67艘客運船舶,水路共發送旅客36.51萬人次,運力同比增長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