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中央宣傳部辦公廳印發《關于表彰2022年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個人和優秀理論宣講報告、微視頻的決定》,增城區被授予“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榮譽稱號,成為本次評選中全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
增城區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基層理論宣講的主線,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突出群眾主體地位,立足基層實際,依托增城區“1+7+N”校地宣傳思政聯盟(“1”是指增城區委宣傳部,“7”是指增城7所民辦高校,“N”是指區教育局、團區委、各鎮街、增城開發區園區發展局等單位),以深入推進理論宣講校地結對為契機,搭建大宣傳思政新平臺,進一步推進宣講資源共享,有力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做到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增城區平均每年開展各級各類宣講2000場以上,受眾超20萬人次。區委宣傳部《微宣講闡述大道理 多平臺傳遞新思想》微宣講品牌入選增城區黨建十大優秀案例,兩名百姓宣講員入選省級百姓宣講團。
優配隊伍 構建多元理論宣講矩陣
“起初學習制作云吞和瀨粉,是出于興趣愛好,沒想到現在成了我的創業項目……”日前,在正果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舉辦的增城區“聽黨話 感黨恩 跟黨走”宣講暨“喜迎二十大 做新時代文明人”主題實踐活動中,百姓宣講員、美食類非遺傳承人、美食創業者、正果老街商鋪代表等齊聚一堂,分享自己在正果的“尋味”故事。在增城區百姓宣講團內,這樣接地氣的宣講員比比皆是。
基層理論宣講,關鍵是要有一支堅定信仰黨的創新理論、系統掌握黨的創新理論、生動宣講黨的創新理論的宣講隊伍。增城區依托“1+7+N”校地宣傳思政聯盟,在區委宣講團、百姓宣講團基礎上,充分發揮高校思政師資優勢組建思政宣講團隊等特色團隊,不斷構建完善“領導干部講政策、專家學者講理論、學校教師講思政、青年學生誦經典、基層百姓講故事”的多元宣講矩陣。
一方面,增城區充分利用校地宣講資源,挖掘、遴選一批政治素質好、政策理論水平高、宣講能力強的領導干部、專家學者、道德模范、學校教師、致富能手等,推動宣講主體向多行業、多層次、跨領域轉變,累計組建各級基層宣講團隊48個,基層宣講骨干460人。另一方面,增城區緊扣重大主題印發工作通知、宣講提綱、參考課件、學習書籍等,開展專題備課,組織觀摩省市知名專家學者宣講,專門開設增城思政教師“紅荔講壇”,每季度邀請專家學者宣講授課,不斷提升宣講隊伍能力素質。
此外,增城區以深入推進理論宣講校地結對為契機,推動屬地7所高校分別與增城區13個鎮街及開發區結對共建,并在理論宣講、共建思政研修基地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共建宣講隊伍,深入工廠車間、田間地頭、基層社區、中小學校開展宣講,真正打通宣傳教育干部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創新形式 理論宣講走“新”更走“心”
今年5月,增城區舉辦首場萬名學生(線上)同上一堂思政課活動,全區221所大中小學校共約23萬名學生以觀看直播的形式線上同上一堂思政課,有力引導青少年堅定政治立場,受到各級主流媒體廣泛關注報道,效果反響熱烈。
從線上到線下、從固定到流動、從文藝到宣講……近年來,增城區“1+7+N”校地宣傳思政聯盟積極探索理論宣講新路徑、新渠道、新形式,在氛圍營造、學習互動、宣傳推廣等方面大力創新,推動理論宣講活動走“新”更走“心”,不斷提高理論宣講的人氣。
——打造“線上+線下”課堂。增城區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網絡直播,采用“故事宣講+文明實踐”等形式,搭建“云”宣講平臺,2020年以來開展在線宣講活動18場,受眾超200萬人次。
——打造“固定+流動”課堂。增城區首創“名人工作室”宣講形式,借助增城本土名人效應,引進五老“學海講壇”,定時定點開展“名人名家”紅色經典講座,建成中共增城歷史展覽館、李旭初革命事跡陳列室等一批紅色學堂,將宣講融入革命傳統教育活動。加強宣講輕騎兵建設,突破原有的室內宣講模式,將宣講搬到荔枝樹下、田間地頭、生產一線。
——打造“文藝+宣講”課堂。增城區組建思政工作隊伍、區級學生志愿服務隊伍共約600人,通過鄉村彩繪、助農支教、科普宣講等方式,開展“文藝+宣講”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200余場次,有效賦能鄉村文化振興。
拓寬渠道 形成宣講傳播新格局增城區充分運用報、刊、臺、網、微、端等宣傳平臺和載體,構建理論傳播矩陣,形成多層次、多渠道、多樣式的宣講格局,實現理論宣講的立體化呈現、精準化傳播。
除了在電視、電臺、報紙、“閱增城”App等平臺載體開設理論學習專題專欄,定期推送黨史理論知識、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等學習資料等“固定動作”外,增城區還充分發揮網絡宣講功能,把深受群眾歡迎的宣講精彩片段編輯成微視頻、H5等融媒產品,實現一次宣講、多種傳播、隨時可看。2021年,增城區委宣傳部舉辦的“紅心永向黨 建功新時代”微宣講比賽決賽網絡直播吸引13.5萬人次線上觀看,制作的微宣講短視頻在人民網等平臺播放量超8萬次。
“學習強國”是新形勢下強化黨員干部理論武裝和思想教育的學習平臺,增城區一方面持續加大平臺推廣力度,開展“指尖學習宣講”,全區注冊用戶超3.5萬人,實現在職黨員注冊全覆蓋。另一方面,制作上傳一批宣講音視頻供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學習,多篇被總臺采用。2019年以來,增城區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簽發稿件5000多篇,被全國總臺采用超700篇次,總臺采用量逐年遞增,連續三年位列全市各區第一。
立足實際 宣講內容真正入腦入心今年8月,增城區“聽黨話 感黨恩 跟黨走”首場宣講活動巧妙運用“文藝搭臺、理論唱戲”的宣講方式,以原創民族歌曲《昂啰喂》拉開序幕,迅速將觀眾拉進鄉村振興大舞臺的情境中,切實增強了理論宣講的生動性和感染力。
這是增城區密切結合本地實際和群眾需要,以“小切口”講好“大故事”,讓基層黨員、普通群眾在聽故事中學理論、受教育,推動宣講內容真正入腦入心的一個縮影。
——用“小切口”闡釋“大主題”。增城區從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基層治理、鄉村振興、文明實踐等入手,以群眾身邊人和事作為切入點,開設短小精悍微課堂,通過小話題闡釋大主題、小切口剖解大問題、小案例演繹大道理,讓抽象理論具體化、復雜邏輯簡單化、深奧道理通俗化。
——用“小載體”講好“大道理”。增城區堅持寓教于演,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情景劇、客家山歌、小品、歌舞、經典誦讀等舞臺藝術形式開展宣講,使宣講內容從“高大上”變得“接地氣”,讓群眾看得懂聽得進。
——用“小細節”做出“大效果”。增城區根據群眾需要和宣講員特長,有針對性設計理論學習“菜單”,不斷充實內容、細化分類,采用你點菜我掌勺“菜單式”理論學習宣講模式,讓老百姓愿意來、坐得住、聽得懂,讓理論宣講觸角直抵最基層。
增城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及省、市、區工作要求,建強用好增城區“1+7+N”校地宣傳思政聯盟,組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區委宣講團、百姓宣講團等基層宣講隊伍,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作用,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廣泛深入開展宣講,引導全區廣大干部群眾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為增城經濟社會實現新發展、新跨越注入不竭動力,為增城加快建設現代化中等規模生態城區貢獻更強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