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2日,根據市新聞辦安排,廣州國資國企實施改革三年行動專場新聞發布會在市新聞中心舉辦。市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崔彥倫出席并發布廣州國資國企實施改革三年行動的亮點、成效及下一步改革思路等,開發區國資局、廣汽集團、越秀集團、廣藥集團、廣州工控負責同志就改革三年行動工作情況回答媒體提問,中央和省市主流媒體及市國資委相關處室負責同志參加新聞發布會。
崔彥倫副主任首先介紹廣州國資國企實施改革三年行動總體工作情況。去年以來,廣州國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部署,《廣州市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經市委深改委審定并印發,提出8個方面43項改革任務及102條具體改革任務清單,市屬國企共制定改革任務645項、改革舉措989項,目前改革三年行動任務總體完成率超過80%。
一是實施國資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有力促進了廣州國有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有經濟不斷增強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2021年,全市國企資產總額破5萬億,11月末達5.4萬億元,位居副省級城市第1,同比增長14.6%,比2019年末增長30.2%;1-11月實現營業收入9,296.8億元、利潤總額683.6億元、上繳稅費703.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7%、7.4%和11.6%,比2019年增長18.5%、3.5%和8.7%;今年新增廣州建筑和廣藥集團2家世界500強,加上廣汽集團共3家世界500強企業,打造了8家中國500強企業;2020年來新增上市公司8家,累計34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形成證券市場“廣州國資板塊”。
二是系統推進改革三年行動,構建廣州國資發展新格局。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全面加強。近2年出臺黨建文件15份。首創國企黨建學院、黨建工作全網運營模式,率先出臺加強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指導意見。100%完成企業黨建進章程,構建“1指引+N范本”章程管理體系,各級企業基本完成董事會建設任務。納入改革任務的665家國企(含區屬),100%完成公司制改革。科技創新自立自強成效顯著。首創“政策+聯盟+基金”模式,市屬國企“十三五”期間研發投入持續增長,至2020年達到159.5億元、年均增速16%,總投入超600億元,研發強度3.22%。市屬國企2020年來新增研發機構103個,各級研發機構合計598個,其中國家級研發機構43個。市屬國企2年新增專利授權量5935項,累計超1.77萬項,2020年來獲得各級科技獎勵457項,多個產業鏈關鍵節點取得突破、居行業領先。市場化經營機制不斷健全。完善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廣汽在全省率先實施集團層面職業經理人改革;91%一級企業建立了對所屬各層級子企業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制度,26%的國企管理人員競爭上崗;2021年市屬國企全球選聘高管,各級子企業聘任職業經理人945人。完善市場化薪酬及考核激勵機制。國資布局結構整體優化。“十三五”以來累計推進14組29家一級企業重組,其中最近兩年完成了6組8家。新組建了人才、交易2家集團;打造5大現代產業園區;培育發展智能裝備、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聯合民企新成立軌道交通產投集團。清理退出低效無效資產,出清875戶僵尸企業,累計壓減企業約1400戶,清退90%以上的非主營和低效無效存量資產。以上市公司為主的混改工作擴面提質。與各種所有制投資者融合發展,“十三五”以來500多個混改項目引進非公投資1.6萬多個、超900億元,其中2020年來140多個混改項目引入非公投資超200億元;二級及以下企業近六成為混合所有制企業。利用資本市場有新突破,率先提出2022年每家公益類企業至少控股1家上市公司,已完成一半;交投和越秀交通率先成功發行REITs。充分發揮基金作用,市屬國企設立及管理投資基金140余支,滾動投資超1000億元。以管資本和控風險為重點的國資監管體制日趨完善。“兩類”公司、“雙百企業”分別增至3家和5家;授予企業42項授權放權事項,完成“兩類”公司、“雙百企業”授權放權。累計向16家市管企業委派總會計師;智慧國資系統全面上線運行;近年推動事業單位所辦企業及轉企事業單位超300家納入統一監管;完善監督追責機制。
三是繼續以改革攻堅為國有經濟發展添活力、增動力。下一步改革工作重點做好“五個著力”,著力提升國企黨建工作質量;著力釋放體制機制活力;著力打造國有經濟發展“升級版”;著力提升核心關鍵創新能力;著力完善國資監管體制。
崔彥倫副主任在回答記者關于戰略性重組及專業化整合問題時表示,廣州國資堅持圍繞城市發展定位來確定位置,積極推動國有資本向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圍繞城市功能補產業短板,改組新設功能性企業,推進專業化整合,推動內部資源整合。接下來,廣州國資國企將繼續聚焦落實國家戰略及服務區域發展,加大資源整合力度,不斷優化國有經濟布局結構,爭當世界一流企業。
發布會上,廣州工控、廣汽集團、廣藥集團、越秀集團負責同志分別圍繞重組整合和資本運作、“雙百企業”改革、中醫藥中華老字號振興、產業布局優化與結構調整回答媒體提問,廣州開發區國資局作為區級國資代表就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情況回答媒體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