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日上午,廣州市新聞辦舉行《廣州市關于支持社會力量參與重點領域建設的指導意見》新聞發布會。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市國資委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廣州市關于支持社會力量參與重點領域建設的指導意見》(下面簡稱《指導意見》)相關情況。
廣州市發展改革委:四大重點領域 五大政策創新 六大資源保障
廣州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陳旭介紹,《指導意見》主要從放寬市場準入、創新參與方式、拓寬投融資渠道、暢通要素循環等方面提出改革創新舉措,共六部分、二十四條,可以概括為聚焦四大重點領域、呈現五大政策創新亮點、強化六方面資源保障。“四大重點領域”包括基礎設施建設、民生保障與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及城市更新。“五大政策創新亮點”包括加快發展基礎設施REITs產業、加大新基建投資力度、打造產業投資母基金、強化制造業的要素保障、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六方面資源保障”包括創新和優化財政投入方式、加強金融對社會力量的支撐、強化用地保障、落實用能保障、健全高端人才引進機制及營造良好發展氛圍。
接下來,市發展改革委將加快實施《指導意見》,逐步完善相關配套措施,確保《指導意見》落地落實。
一是按照國家新基建“十四五”規劃要求,編制廣州市新基建實施方案,圍繞項目謀劃、投融資和管理等方面擬定支撐新基建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二是組建廣州市基礎設施REITs產業發展基金。
三是打造廣州市產業投資母基金。通過基金參與重大產業項目投資,加快構建完善廣州現代產業體系。
陳旭表示,期待與澳門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歡迎澳門特區政府、企業、金融機構及個人等各類主體參與基礎設施REITs產業發展基金,或以其他方式參與廣州重點領域建設。具體到參與途徑方面,政府資金爭取通過兩邊政府簽訂專項合作協議商定投資合作事宜;企業、金融機構和個人等市場主體資金可通過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等方式參與投資。
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加大投資獎勵 加大用地供給 加大金融服務 加大上市培育
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黃星耀介紹,廣州市工業投資連續三年超千億元,技改投資連續四年實現正增長,在總量上均創歷史新高。2021年,全市完成工業投資1100.83億元,其中,先進制造業投資809.98億元,同比增長11.9%。未來,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將積極落實《指導意見》,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先進制造業領域,支持更多社會力量擴大先進制造業規模。
一是加大先進制造業投資獎勵力度。目前廣東省對“十四五”期間總投資10億元以上的先進制造業項目,按新增實際固定資產投資額不超過2%的比例進行獎勵,2021年廣州推薦5個先進制造業支持項目,共獲得普惠性獎勵約1.03億元。今年,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還將向省推薦更多先進制造業支持項目的同時,將參照省獎勵標準進行配套獎勵,鼓勵制造業企業加大投資力度。
二是加大工業用地供給保障力度。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將聯合市規劃與自然資源局研究出臺更多保障工業用地政策措施,落實全市工業倉儲用地420平方公里的目標規模,確保工業產業區塊中工業用地占比不低于55%的技術指標要求,切實形成“地等項目”工作格局。
三是加大對先進制造業企業金融服務力度。在政銀合作基礎上,將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和放大效應,利用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基金、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先進制造業投資,重點投向高端裝備、智能網聯、集成電路與半導體、超高清視頻等產業領域。
四是加大先進制造業企業上市培育力度。廣州加大對企業上市費用獎補,同一企業最高可獲獎勵300萬元。力爭用三年時間新增工業和信息化領域上市企業45家以上,新增報廣東證監局輔導企業80家以上。去年,全市已新增境內外上市先進制造業企業10家。
廣州市民政局:放開市場 優化服務 加強監管
廣州市民政局二級巡視員易利華介紹,目前,廣州市養老企業7763家,占全省總量的近35%,有75%的養老床位、98%的養老服務綜合體、97.5%的長者飯堂、95%的生活照料服務由社會力量提供,社會力量已成為我市提供養老服務的主體力量。相關經驗做法入選了國家發改委創新政府資源配置方式10個典型案例。
目前,廣州三星級以上養老機構占全省37%,五星級占全省48%。在支持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方面,廣州市的主要做法有三點。一是放開市場。即放開準入、放開價格、放開資源。二是優化服務。即加強扶持、加大資助、搭建平臺。三是加強監管。即堅持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公眾監督相結合,切實加強事中事后監管,規范養老服務行業管理,確保養老服務發展健康有序、行穩致遠。
易利華表示,下一步,廣州市民政局將認真落實《指導意見》,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撬動社會力量參與,增加優質養老服務供給,為老年人提供多層次、專業化的養老服務。
廣州市國資委:夯實立市基礎 打造產業平臺 強化促引促產 助力科創強市 深化開放合作
廣州市國資委一級調研員(市管)陳江正表示,市國資委將從發展規劃完善、主責主業明晰、資源優化配置、考核激勵引導等方面綜合施策,大力推動市屬國企參與、支持廣州市重點領域建設。
下一步,市國資委將著重推動以下5方面工作:一是夯實制造業立市基礎。推進已并購的外地制造業企業到廣州布局發展,重點是山河智能到南沙布局發展。今年力爭新增上市公司2-4家(含并購),推進2家上市公司“二次混改”。二是打造現代產業發展平臺。加快建設“1+5+X”現代產業片區,為導入和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空間載體。預計占地超過15平方公里,帶動總投資3000億元,全部建成后年產值約1萬億元。三是強化“以投促引、以投促產”。推動廣州產投設立廣州產業發展研究院。支持廣州產投發起設立千億級產業投資母基金。支持交投集團發起設立規模超千億元的REITs產業發展基金。四是助力廣州科技創新強市建設。推動國企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確保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強度超過3%、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保持65%以上。五是強化開放合作促進發展。搭建國企混改信息平臺,繼續以上市公司為主要途徑推進國企混改,加大與各類所有制資本合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