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60個國家和地區設立國家形象展位、超1000家企業聯袂參展、舉辦超40場合作交流配套活動……9月13日,廣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下稱“海絲博覽會”)組委會舉行新聞發布會,一一揭曉本屆海絲博覽會籌備情況和活動亮點。
組委會副秘書長、廣東省商務廳副廳長陳越華介紹,本屆海絲博覽會以“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為主題,采取“一展一會”“綜合展+專業展”模式舉辦,將于9月24日開幕。其中,主題論壇將于9月24日在越秀國際會議中心同期舉辦,設一場主題大會、五場平行分論壇和四場配套活動。
本屆博覽會設置國際合作交流、國際平臺和品牌、外貿基地等3個綜合展區,以及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絲路電商、進口食品等4個專業展區,展會面積7萬平方米,參展企業超過1000家,并有64個國家和地區在本屆博覽會設立形象展位。
擴大“朋友圈”
推進多領域開展務實合作
“盡管受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在本屆博覽會期間,依然有來自美國、加拿大、古巴、墨西哥、俄羅斯等64個國家和地區設立形象展位,比上屆增加了13個國家和地區。”陳越華表示,本屆海絲博覽會將分別設置RCEP經貿合作展區、歐洲經貿合作展區、亞非經貿合作展區、太平洋島國合作展區以及美洲合作展區,展示各國文化、旅游、特色產品,推進廣東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互聯互通、經貿投資、園區開發、文化旅游等多個領域開展務實合作。
在本屆博覽會升級打造的國際合作交流展區中,RCEP15個成員國也將悉數參展參會。屆時,展區還將舉辦波蘭手風琴演奏、俄羅斯鋼琴及小提琴演奏、古巴Salsa舞蹈、阿根廷探戈舞蹈表演、巴拿馬瑰夏咖啡品鑒、老撾推介會暨東盟國貨嘉年華、斐濟和津巴布韋文化旅游推介會等20多場人文交流活動,促進廣東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民心相通。
為了更好發揮貿易高質量發展在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的橋梁作用,本屆博覽會還將首設外貿基地展區,組織了超40個外貿基地參展,其中有廣州花都獅嶺箱包和番禺首飾、東莞橫瀝模具和大朗毛織、中山古鎮燈飾、江門開平水口衛浴、云浮新興不銹鋼制品、佛山陶瓷、惠州電子信息等多個國家級外貿基地。
“我們也注重突出展示外貿基地品牌和特色產品,采取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數字展示方式,通過‘網上全球直播’的形式,組織全球采購商線上觀展、線上精準采購對接,助力外貿基地參展企業有效獲取海外訂單。”陳越華介紹道。
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以數字經濟為引擎,實現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全面升級和互聯互通,正成為越來越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選擇。
本屆博覽會還首設人工智能展區、數字經濟展區和絲路電商展區,集中展示人工智能、機器人、無人機、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車、無人駕駛等科技領域先鋒產品。
陳越華介紹,展會不僅吸引了億航科技、玖的數碼科技、極飛科技、百度阿波羅、小鵬汽車等科技企業積極參展,還有德國耐克森nexans、美國康普Commscope、美國西蒙Siemon、日本制線株式會社NISSEN等國際龍頭企業也將集體亮相展會現場。通過海絲博覽會的展會平臺,推動參展企業順應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潮流,共同加快建設“數字絲綢之路”,構建面向未來的智能化互聯互通新格局。
組建“智囊團”
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本屆海絲博覽會舉辦期間,還將同期舉辦主題論壇。論壇采用“1+5+4”的模式,即1場主題大會、5場平行論壇、4場配套活動,貫穿其中的主線是“深化粵港澳合作,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把握構建新發展格局機遇,攜手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
本屆主題論壇規模約800人,包括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馬來西亞駐華大使拉惹·拿督·努西爾萬,亞太貿易協定工商會執行主席王燕國在內的海內外重要嘉賓將以線上、線下方式出席論壇并致辭。“一帶一路”沿線的烏拉圭、格魯吉亞等多個國家駐華大使也將與會。
廣州市貿促會副主任張彥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作為海絲博覽會主題論壇的品牌活動,2021院士論壇將聚焦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邀請多位中外院士,研討如何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提升大灣區科技創新能力。
為充分利用RCEP等自貿協定,搭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產業合作對接平臺,本屆主題論壇首次引進中外商務推介配套活動,將舉辦廣東省境外經貿合作區高質量發展論壇暨支持境外經貿合作區發展金融服務措施發布會、中國—馬來西亞投資與商務峰會和格魯吉亞商務推介會。
活動中,將邀請馬來西亞駐華大使拉惹·拿督·努西爾萬,格魯吉亞駐中國特命全權大使阿爾赤·卡嵐第亞等嘉賓作投資環境推介,并組織尼日利亞廣東經濟貿易合作區、中國·越南(深圳—海防)經濟貿易合作區、一帶一路產業園(尼日利亞)等首批省級境外經貿合作區作園區推介,推動“一帶一路”經貿合作區建設走深走實。
值得一提的是,廣東還將在主題論壇舉辦期間正式發布《支持廣東省境外經貿合作區發展金融服務措施》。該措施旨在撬動廣東省政策性、開發性、商業性金融機構力量,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幫助解決境外園區建區企業和入園企業普遍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關注
疫情防控“廣州模式”提檔升級
參會外籍人員需在境內居住滿21天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州在全國首創會展聯席會議聯防聯控工作機制,抓嚴抓實抓細展會常態化疫情防控。廣州市商務局副局長魏敏在9月13日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2021廣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舉辦期間,廣州將在繼續嚴格落實展會疫情防控各種措施的基礎上,按照提檔升級的要求強化疫情防控。
在疫情防控統籌方面,廣州市商務局將聯合衛健、公安、市場監管、海珠區、越秀區、廣交會展館、東方賓館等相關展會場地和定點接待服務酒店對疫情防控風險進行充分評估,研究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同時,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下設信息登記、入口查驗、環境檢測、核酸檢測、醫療衛生、現場檢查等6個專項工作小組,保障各個環節的防疫工作任務落實,形成工作閉環。
針對工作人員,要求所有工作人員按照“應接盡接”要求完成全程疫苗接種,并對工作人員實行每日健康監測和登記。目前,各場館工作人員接種率已基本達到100%。
魏敏強調,廣州要求外籍人員在參展參會前連續在我國境內居住滿21天以上,鼓勵其在參展參會前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種。
在人流管控方面,實行分時段預約、分層分類參觀。在展館內安排專人引導疏散人流,降低人員聚集風險。要求做好核酸檢測。參加開幕式的所有人員均需提供在粵檢測的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報告,屆時大會將在展館和接待酒店(東方賓館)設點免費提供檢測。
展會舉辦期間,廣州將實施防疫全流程閉環管理,嚴格落實參展參會人員實名制預約登記、制證和健康申報制度。在展會入口,設“粵康碼”或“穗康碼”申請和注冊,現場設置門禁,對工作人員、參展人員和觀眾進行身份驗證、體溫檢測、核驗健康碼和行程碼。在展館和接待酒店,還設置了醫療點和隔離點,并在展會舉辦前組織展館、展會主辦方、工作人員等開展展前培訓和應急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