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染者均屬同一感染鏈條
自5月21日廣州市荔灣區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后,截至27日14時,廣州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4例、無癥狀感染者5例。據廣州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陳斌介紹:“均與確診病例郭某有關聯,均為共同居住、共同就餐、共同托管等相對密閉的場合受到感染后造成的傳播,屬同一感染鏈條。”
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現場
5月27日下午,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召開,廣州市衛健委、海珠區政府、荔灣區政府、市疾控中心負責人通報廣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工作情況。
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陳斌介紹,截至27日14時,廣州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4例、無癥狀感染者5例,“均與確診病例郭某有關聯,均為共同居住、共同就餐、共同托管等相對密閉的場合受到感染后造成的傳播,屬同一感染鏈條”。
其中,4例確診病例、4例無癥狀感染者在荔灣。會上,荔灣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林雋介紹,荔灣區現有本地確診病例4例:首發病例郭某,郭某丈夫陸某,與郭某同時間在又一間茶點軒就餐的宋某,宋某的孫子許某。以上4例感染者正在市八醫院隔離治療,病情穩定。本地無癥狀感染者4例,分別為宋某家人等密切接觸者,均在市八醫院隔離治療,病情穩定。
發布會上,海珠區1例無癥狀感染者的情況更清晰。海珠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傅曉初介紹,宋某明(荔灣確診病例宋某某侄女),女,17歲,住瑞寶街南洲名苑小區怡居街,就讀于廣州市輕工高級技工學校(海珠區濱江中路)。目前,患者已轉送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進行隔離治療。5月25日,患者前往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南院區就診,新冠病毒初篩陽性。5月26日,經過市、區兩級疾控中心的復核,結果均為陽性,結合臨床癥狀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無癥狀感染者。
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張周斌介紹,自5月21日凌晨市疾控中心接到首發病例郭某初篩陽性的報告后,疾控部門迅速開展流調。他表示,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總結出本次疫情傳播的兩個特點:一是此次疫情是通過共同居住、共同就餐、共同托管等相對密閉的場合受到感染后造成的傳播,感染者之間有明確的傳播鏈條;二是病毒傳播速度非常快,傳播力很強,“傳播速度快,是此次疫情和以往疫情最大的不同;傳播力強則體現在,通過共同吃一頓飯、短暫的非直接接觸就可以造成病毒傳播”。
截至27日14時
全市累計核酸檢測近55萬人
廣州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陳斌表示,通過嚴密的流行病學調查,截至27日14時,全市累計甄別密切接觸者487人,納入廣州市管控的有482人;累計甄別次密切接觸者1703人,納入廣州市管控的有1687人。
廣州市對重點場所重點人群全面實施了排查管控,迅速開展荔灣區全區域和其他區重點場所的全員核酸檢測。從26日晚啟動重點區域全員排查以來,已采樣361421人,其中55963份結果為陰性,其余結果待報。本次疫情發生以來,截至27日14時,全市累計核酸檢測近55萬人,其中24.09萬人核酸結果均為陰性,其余結果待報。
同時,相關部門嚴格做好環境監測和終末消殺。全面采集病家等環境標本,并對有關重點場所進行兩次終末消殺。對于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每天均組織省市專家進行集中會診,中西醫結合、多學科綜合施治,持續聯合會診,直到患者康復。
陳斌表示,廣州市正通過強化醫療機構院感防控工作、加強社區疫情防控等措施,全面強化社會面疫情防控。5月23日,廣州市召開專題會議部署開展全市醫療機構院感風險再排查再督導,啟用“通行穗康碼”加強就醫管理,實施更加嚴格的防控管理和監督問責措施。在社區強化“三人小組”工作機制,重點人員限時清零,加強入境人員解除集中隔離后居家健康監測。在前期工作基礎上,進一步強化各區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面自查整改。
截至5月27日12時,全市共開設428個接種點、1998個接種單元,形成點-面結合、固定-流動互補的全覆蓋預防接種網絡;全市累計接種疫苗867萬人、1148萬劑次,單日接種量最高達51萬劑次,目標人群接種率超過六成,其中299萬人已經完成全程接種。
荔灣區:
截至27日16時完成采樣52萬份
林雋介紹,目前已對重點場所涉及的密接者、次密接者全面開展追蹤和健康觀察管控。截至27日16時,荔灣區在管密切接觸者454人,次密切接觸者478人。
5月22日起,荔灣區龍津街錦龍匯鑫閣被調整為中風險地區。5月25日晚,對鶴園小區共51棟樓、中海花灣壹號A區4棟樓落實封閉管控措施(目前除鶴園小區東片區2棟外,其余根據核酸檢測結果逐步解封),5月26日起鶴園小區東片區被調整為中風險地區,對培真小學停課處理。緊急關停重點場所經營單位22家。
荔灣區26日、27日兩天對全區戶籍人口、暫住人口開展全員核酸檢測。林雋表示,截至27日16時,荔灣完成采樣52萬份、送檢40萬份,待出檢測結果。5月21日至27日,全區累計檢測714996份、送檢607287份,出結果154536份,均為陰性。
“5月26日下午,市區兩級聯動,在荔灣22條街道設置138個核酸檢測點,對全區123.83萬戶籍人口、暫住人口開展全員核酸檢測。”林雋表示。
在疫苗接種方面,截至5月27日,荔灣全區累計接種疫苗624169劑、接種456430人。18~59歲目標人群6月9日前任務接種率97.55%,6月30日前接種劑次完成率66.70%。
接下來的工作:
持續強化醫療機構疫情防控,全覆蓋開展轄內醫療機構、社會辦醫風險防控專項行動。
進一步強化入境人員閉環管理,全面開展冷庫、冷凍食品全覆蓋排查檢測,持續抓好隔離酒店、交通場站、熱門景區、商場超市等重點場所和高風險崗位人群防控工作。
海珠區:
進一步擴大核酸檢測范圍
傅曉初介紹,海珠區患者宋某明初篩陽性報告出來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辦和海珠區立即成立現場指揮部及14個工作組,全面細致開展調查處置工作。
一是迅速開展流調。組建聯合流調專家隊伍,做細做足病例流調工作,了解其發病經過、臨床表現、接觸史以及密切接觸者等情況。目前初步掌握病例主要活動場所5個,公共交通站點2個,關聯場所1個。截至5月27日13時,甄別密切接觸者72人,次密切接觸者365人,一般接觸者228人,重點人群11151人,均已納管并采樣。目前,以上四類人員的首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二是迅速開展社區核酸采樣。截至27日12時,瑞寶南洲名苑采樣點完成采樣6768人份,廣州市輕工高級技工學校采樣點完成采樣2232人份;設置擴大區域篩查點共19個,采樣32426份。已送檢41426份,已出結果27770份,結果均為陰性。
三是迅速開展封閉管理和消殺。初步劃定病例所涉及南洲名苑小區怡居街57號A座、B座、C座為防控單元,105戶,420人,封閉管控。對病家及其公共樓道、電梯進行終末消毒,消毒容積2100立方米。
四是持續推動疫苗接種工作。通過流動接種車、增設臨時接種點,延長服務時間開設夜場等措施,積極推動服務業行業“安心商戶”標識上墻行動,引導和鼓勵市民接種疫苗。截至5月26日24時,海珠區累計接種超100萬劑次,完成目標劑次進度48.76%;累計接種超78萬人,完成目標人數進度76.07%。
接下來的工作:
進一步細化流行病學調查信息,緊盯密接者、次密接者這個關鍵,開展重點場所調查與人員甄別,并針對不同人員落實相應管控措施。
進一步擴大核酸檢測范圍,在26日基本完成南洲名苑和技工學校檢測的基礎上,按照應檢盡檢原則,再用2天時間,分批分圈層組織對密接者居住樓宇以及病例近日途經場所周邊范圍、地鐵同車廂乘客等有序進行檢測。
進一步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全面加強39個疫苗接種點現場秩序管理、應急處置,避免人員過度聚集,防范疫情傳播和安全風險。
進一步壓緊壓實社區“三人小組”責任,落細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做好校園、醫院等重點場所、區域疫情防控工作。
無發熱門診發熱診室
一律不得收治發熱病人
牢記防護“五還要”:
口罩還要戴
社交距離還要留
咳嗽噴嚏還要遮
雙手還要經常洗
窗戶還要盡量開
張周斌建議市民,繼續要做好個人防護,加強個人健康監測,有序預約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如自己或者家人、朋友有發熱、干咳、乏力、咽痛、味覺減退、腹瀉等癥狀時,要第一時間去醫院就診。據了解,近期市衛健委組織了醫療機構預檢分診專項監督執法檢查。明確凡未設置發熱門診發熱診室的醫療機構和小診所一律不得收治發熱病人,對違反疫情防控要求的一律關停。
陳斌表示,市民要牢記防護“五還要”:口罩還要戴、社交距離還要留、咳嗽噴嚏還要遮、雙手還要經常洗、窗戶還要盡量開。同時,應該盡快接種新冠疫苗;出行前應向目的地咨詢相關防疫要求,不要盲目前往,避免造成被動。
她同時表示,目前廣州市有兩個中風險區域均已實施管控,相關重點人群已落實管控措施,當前疫情進一步傳播風險有限。目前國家對于低風險區域舉辦群體性活動要求不變,在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情況下,市內低風險區域舉行群體性活動暫不受影響。
近日,全市各疫苗接種點普遍出現了排隊的現象,對此,陳斌表示:“我們盡可能想辦法優化接種流程、條件,希望更快給市民接種上疫苗。當前全市疫苗供應穩定,接種工作正在按計劃穩步推進。”
張周斌表示,近日一些未能通過系統預約的市民直接前往接種點去排隊,造成了人員的大量聚集,也不利于疫情防控。“廣大市民朋友不必擔心疫苗供應,一定要預約成功后,再前往現場接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