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組織市交通規劃研究院有限公司編制的《2021年廣州市交通發展年度報告》正式發布,報告系統回顧分析了2021年度廣州交通運行情況和發展趨勢。
一是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穩中有進。白云機場年旅客吞吐量4026萬人次,單一機場連續兩年全國第一,廣州港集裝箱吞吐量2447萬標箱保持正增長,穩居全球第五,鐵路樞紐年旅客發送量8963萬人次,廣州南站穩居全國第一。二是在大灣區中交通核心地位凸顯。廣州與灣區八市間日均出行量277萬人次,占灣區城際出行總量42%,其中廣佛兩市間出行量174萬人次,占灣區城際出行總量26%,同城聯系更為緊密。三是城市交通復蘇勢頭強勁。全市全方式出行總量達到4478萬人次/日,已恢復至2019年正常水平,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78%,居全國超大城市前列。國內首條高速地鐵——十八號線開通,實現中心城區與南沙副中心30分鐘通達。中心城區電動自行車日均出行量204萬人次,同比增長33%,發展迅猛。報告提出五項具體措施建議:重點研究城際軌道與市域快軌兩網融合,加快建設形成網絡化規模,全面提升廣州都市圈軌道交通服務;實施既有高快速路擴容提質,以較少的空間資源實現交通服務水平提升;補鏈強網、加強接駁、推進TOD規劃建設,充分利用軌道交通資源提升網絡效應和加強空間協同發展;推進停車配建指標修訂、公共停車場建設、智慧停車系統推廣,多措并舉緩解停車難矛盾;適應非機動車快速增長趨勢做好引導和管理,改善道路交通安全和秩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