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市開展隔離酒店專項排查整治 嚴格精準界定高中低風險崗位人員
9月5日,廣州市越秀區一隔離酒店工作人員中發現第二名新冠病毒感染者。9月6日下午,從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的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2021年總第120場)上,記者了解到,第二名感染者唐某與此前的境外輸入病例楊某、隔離酒店首名感染者徐某均屬同一傳播鏈條;針對此次疫情,疾控部門采用“提級流調”的方式應對。據了解,廣州市將在全市迅速開展隔離酒店專項排查整治,對高風險崗位人員實行封閉式管理,低風險崗位工作人員實行“兩點一線”上下班工作模式。
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陳斌介紹,9月5日下午,對隔離酒店密接者例行核酸排查中發現1例初篩陽性。經市疾控中心復核,其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即以負壓救護車連夜從隔離酒店閉環轉運至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觀察,經專家會診診斷為無癥狀感染者。
據介紹,該病例唐某為47歲女性,是東海大廈的保潔人員,在9月4日之前的近4次常規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9月4日甄別為密接者后,當天即轉運至隔離酒店集中隔離觀察,當日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9月5日在對隔離酒店觀察的密接者例行核酸排查時,唐某的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新增的無癥狀感染者唐某的新冠病毒核酸測序結果也是德爾塔變異毒株,與之前報告的徐某、楊某高度同源,結合流行病學調查情況,屬于同一傳播鏈條。”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周斌表示。
陳斌介紹,當前,廣州市繼續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體防控策略,堅持嚴密規范、細致精準、安全有序,提檔升級做好疫情應對處置工作,堅決阻斷疫情擴散傳播,守住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一是盯緊防控關鍵環節。在全市迅速開展隔離酒店專項排查整治,嚴格精準界定高中低風險崗位人員,嚴格工作人員分類管理,嚴防不同風險等級人員交叉,對高風險崗位人員實行封閉式管理,低風險崗位工作人員實行從住家到隔離場所“兩點一線”上下班工作模式。全力以赴守好外防輸入關口,加快國際健康驛站體系建設,抓好第130屆廣交會等重要節點的防控。
二是加強重點場所管理。各醫療機構、藥店等切實發揮“哨點”監測作用,做好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人員常態化核酸篩查工作。監所單位、精神衛生醫療機構等特殊機構嚴格人員出入管理,落實預約、測溫、掃碼、戴口罩、核酸檢測等措施。各密閉通風不良場所經營單位要按照省市有關指引要求落實人員健康、場所衛生、應急處置等管理措施。
陳斌呼吁市民主動配合疫情防控,強化“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的理念,牢記防疫“三件套”,堅持做到“六還要”,并做好自身健康監測。健康碼非“綠碼”人員,請按照防控辦推送信息或工作人員指引,盡快向所在居委會(單位)報備,并前往就近的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黃碼核酸采樣點進行核酸檢測。
新聞鏈接
9月5日廣州新增境內無癥狀感染者1例
廣州市衛生健康委9月6日通報,9月5日0時至24時,廣州市新增境內無癥狀感染者1例。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4例和境外輸入無癥狀感染者7例。新增出院病例8例。
截至2021年9月5日24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156例、境內確診病例(含境外輸入關聯病例)523例。累計出院1631例,累計死亡1例。尚在院治療47例。
新增1例境內無癥狀感染者情況:
女,47歲,中國籍,常住廣州市白云區云城街道齊富路,是越秀區東海大廈工作人員。9月4日,作為該酒店一例無癥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9月5日,隔離期間第2次檢測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即閉環轉運至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隔離治療。經進一步檢查和專家會診,診斷為新冠病毒無癥狀感染者。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該感染者涉及重點活動場所:
白云區:廣州市兒童公園、蕭崗農貿市場、新市南路昌大昌超市
越秀區:東海大廈、廣州遠洋賓館
截至目前,已甄別該名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68名,并按有關規定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所涉及的相關居住場所和活動場所均進行終末消毒。
3區14街道全員核酸篩查 已出結果均為陰性
經排查,截至9月6日12時,初步甄別在穗密接者96人,已全部落實集中隔離措施,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已排查到在穗次密接者388人,已全部落實健康管理措施。而采集唐某所在樓棟外環境涂抹標本40份,核酸結果均為陰性。
截至9月6日12時,對越秀區、海珠區、白云區等3個區的14個街道開展全員核酸篩查,已采樣262099人次,已出結果均為陰性。
搶跑:對感染風險最高的密接按疑似病例開展流調
張周斌表示,針對此次疫情,采用了提級流調的方式應對:“簡單說,就是與病毒‘同場競技’,我們采用了‘搶跑策略’。我們把徐某的密切接觸者進行了一個風險等級分類,對于與其接觸最密切、感染風險最高的密切接觸者,按照疑似病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每一例都有一組專責流調人員跟進,對其密接及次密接進行甄別、集中隔離,對其相關聯的重點場所進行管控。這也是一些場所與市民感覺和東海大廈沒有直接關聯,卻需要配合做好相應的防控措施的原因。”
越秀:10條街道啟動第二輪大規模核酸檢測
廣州市越秀區常務副區長郭環介紹,9月5日晚,越秀區對275名重點人員落實就地管控和核酸檢測,結果都為陰性。6日陸續安排重點人員閉環轉運至集中隔離點;同時,越秀區在每條街道專門設置了黃碼檢測點,要求12小時內對黃碼人員落實核酸檢測清零;對密接、次密接涉及的越秀區27個重點場所加強管控,進行全鏈條徹底消殺。截至5日,越秀區已完成東海大廈以及周邊共13.14萬人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6日上午,開始在建設街、洪橋街等十條街啟動第二輪大規模核酸檢測。截至6日下午3點,完成采樣13.2萬人,已出結果的全部為陰性。
白云:對涉及的重點場所落實“一場所一方案”
白云區常務副區長蔡勝介紹,白云區接到初篩陽性通報后,第一時間按照應急預案開展相關工作:立即對感染者居住場所涉及的三棟樓宇進行封控管理,對小區涉及的329戶居民實行14天居家隔離;流調隊伍第一時間對重點人員進行連夜快速排查,涉及密接次密接人員全部落實了在酒店的隔離觀察;對于涉及的6條街12個重點場所,連夜調度人員對重點場所逐一進行研究分析,全部落實“一場所一方案”,嚴格實行清單管理。9月5日晚對云城街居民檢測25213份,結果全部為陰性。9月6日對棠景街、大源街、太和鎮部分區域開展核酸篩查。
現場直擊
白云區云城街全員檢測核酸
9月6日下午,記者來到白云區云城街連元橋大廈檢測點,在黨員突擊隊員、工作人員、志愿者的指引下,市民群眾沿著新市涌邊地上的一米間隔線有序排隊,掃碼、錄入信息、十人一組等待核酸檢測。新市醫院的醫務人員兩人一組,五個核酸采樣組一刻不停為群眾采樣。“連元橋大廈這個檢測點從5日21時開始檢測,一直工作到6日凌晨4時,6日上午9時再次開工,直到為最后一名群眾做完檢測采樣才結束。”云城街三級調研員王友告訴記者,街道通過電話、微信甚至掃樓等一切途徑,發動村社、居委、樓長、棟長,通知所有市民群眾前來檢測核酸,務必做到應檢盡檢、應檢快檢,“不漏一人,不漏一戶”。
9月6日下午,在白云區云城街連元橋大廈檢測點,市民有序配合采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