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書賢陳國基孫志洋為考察隊遠征壯行
11月1日上午,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隊啟航活動在廣州舉行,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孫書賢,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廣州市市長孫志洋出席并講話,為考察隊遠征壯行。
上午10時,啟航活動開始,全場奏唱國歌。孫書賢向考察隊授旗,并宣布啟航。此次南極考察隊由國內80余家單位500多人組成,計劃2025年5月返回,歷時7個多月。考察任務由3艘船保障,其中“雪龍”號和“雪龍2”號從廣州出發,主要執行科學考察、人員運送和后勤補給任務;“永盛”號貨輪從江蘇張家港出發,主要承擔秦嶺站配套設施建設物資運送任務。
孫書賢在講話中說,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我國極地事業發展,今年2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向中國南極秦嶺站建成并投入使用致賀信,對極地工作更好地發展提出了殷切希望。今年是中國極地考察40周年,全體考察隊員要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極地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繼續傳承開放、包容、合作的理念,充分發揮我國極地考察平臺對外窗口作用,增進與各國科學家的了解和交流,充分展示我國極地考察的成就和貢獻,和國際社會一道,為認識極地、保護極地、利用極地,為造福人類、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祝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取得圓滿成功,期待大家滿載而歸、勝利凱旋。
陳國基表示,今天第41次南極考察隊出征,標志著國家極地考察事業再次翻開新的篇章。參與這次任務的“雪龍”號和“雪龍2”號,都曾經到訪香港,體現國家對香港重視和關愛,大大提升香港市民對國家科研成就自豪感和民族優越感。今年香港中文大學和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共同建立香港極地科學創新中心,香港科學家也成功加入我們國家南極考察隊,體現香港在國家科學研發任務中承擔著積極和重要角色。期望香港科學家能夠充分利用國家提供的科研平臺,充分發揮所長,開展扎實的科學研究,為國家科學創新作出更大貢獻,并通過香港的國際化平臺,向世界展示國家在大型極地海洋科研項目的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
孫志洋表示,廣州因海而生、向海而興,城市發展進程與海洋密不可分。當前,廣州正致力于構建高水平的海洋科技創新體系,積極融入國家深海和極地戰略布局,全面建設彰顯海洋特色的現代化城市。在自然資源部的關心支持下,“雪龍”號、“雪龍2”號再次從廣州啟航,必將載入廣州海洋科技事業發展史冊。廣州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海洋強國、海洋強省、打造海上新廣東等新戰略新部署,充分發揮我國極地科學研究高地重要作用,大力支持國家極地綜合保障基地建設,持續提升深海極地重大任務綜合保障能力,助力我國極地事業再上新臺階,為海洋強國做出新的廣州貢獻。
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主任沈君,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廳長胡建斌,市領導劉煒,自然資源部有關司局單位、香港中聯辦、香港特區政府及相關機構負責同志和代表出席。在領導嘉賓揮手目送下,帶著相關單位同事和家屬代表的祝福聲,極地科考船緩緩駛離港口。
活動前,部省市領導還共同參觀了“雪龍2”號極地考察船并慰問科考隊員與船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