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00多個創新創業成果項目參展30多名院士匯聚廣州
2015年科交會上參展的無人機。
2015年科交會上參展的水下機器人。
2016創新創業成果交流會(簡稱“創交會”)27日在廣州琶洲開幕,展館展區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共有1700多個創新創業成果項目展出。記者了解到,本次大會不僅吸引國內眾多研究機構、科技企業前來參展,同時也吸引了歐盟、美國、俄羅斯等地的企業及機構,他們將帶來200多個處于國際最先進水平的高科技項目。本次大會還邀請到30多名兩院院士和外籍院士出席,部分院士也帶來團隊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本屆創交會,將為全國乃至世界的高新技術項目,提供最好的展示平臺,讓技術的持有人和需求方有效對接,最終促進技術向市場產品的轉化。
高科技成果展示是一大特色
2016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由中國科協、中國工程院、九三學社中央、廣東省政府和廣州市政府共同舉辦,廣州市政府承辦。大會將于5月27日至28日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舉行。
據了解,本屆創交會圍繞“會、展、賽、獎”四個方面策展,高科技成果展示是其中一大特色。展館展區面積近20000平方米,具體展示項目2000多個,有1000多家參展單位參加,歐盟、俄羅斯、美國等境外科技團體也將帶著科技成果來參展,當中包括來自硅谷的最新技術。本次展覽分為10多個專業板塊,包括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材料與新能源、智能裝備制造、精細化工、儀器儀表、新型農業、工程裝備、傳統產業改造等,另外還有600多個項目通過視頻等方式進行展示。
除了展覽外,本次大會還專門設置了近4000平方米的專項活動區,用于舉辦啟動儀式和推介會、路演、論壇等各類專項活動。據統計,創交會現場將有20場專項活動,包括創新創業大賽2場,圓桌峰會1場,院士座談會(咨詢會)2場,創新創業沙龍8場,推介會和路演活動5場,院士企業行2場。
“有了平臺,找技術、找客戶不再大海撈針”
科研成果轉化有“四難”。第一難,不是所有科研成果都具備轉化條件,怎樣將符合條件的項目篩選出來是個問題。第二難,企業需求挖掘難,部分希望轉型升級的企業,并不能準確說出自己的痛點,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怎樣的技術。第三難,企業、研發者雙方一見面就能談妥的情況非常少,大部分需要長期合作,甚至需要第三方(比如中介)、第四方(比如資本)的介入,才能成功,這就需要一個促進雙方合作的平臺。第四難,進行牽線搭橋的第三方,資源配置能力必須很高。
據了解,目前成功轉化的科研成果一般都處于“兩端”:一種是超大型項目,比如軍工項目、超大企業集團項目;另一種是短平快的項目,企業和研發者見面就談成,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項目。但大部分科研成果都不屬于這兩者,科研成果很難轉化。浙江、江蘇及廣東等地企業,轉型升級的需求迫切,特別希望找到合適的科研成果進行轉化生產。
而創交會無疑為技術的持有者及需求方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黃埔區一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伍明告訴記者,今年第二次參加“創交會”,“有了平臺,找技術、找客戶都更方便了,不用再大海撈針。”據了解,該公司去年通過創交會(原科交會)平臺,成功對接了兩家客戶,并首次接觸到廣州市復合材料協會。
伍明介紹,公司主要生產碳纖維材料,與另一家需要碳纖維汽車配件的企業成功“配對后”,在過去一年里簽了3個定單;另一家企業也準備簽合同。而廣州市復合材料協會為公司推薦了兩名專家,經過專家指點后,公司的生產工藝改善了,產品性能也更穩定了。
高精尖成果搶先看
城市軌道交通
列車控制系統
項目研發單位:廣州地鐵集團、總工鐵道科學研究院
我國首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架構完整、功能完備實用的CBTC信號系統,包括列車自動防護、列車自動駕駛、列車自動監控、計算機聯鎖、微機監測、數據通信等子系統。系統采用無線通信進行地面與列車之間的雙向、大容量信息傳輸,實現列車移動閉塞控制,從而按照運營計劃對列車運行全過程進行安全、高效地自動控制并精確停車。該系統通過了國際第三方安全認證,安全相關子系統均達到國際SIL4安全等級。
造血祖細胞注射液
項目研發單位:軍事醫學科學院華南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中心
利用造血干細胞,經過體外擴增、誘導、分化,形成造血祖細胞和成熟血細胞,再輸注到患者,進行造血支持治療。經過100余例的臨床試驗,證實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治療有效性,有望成為一種新興的血細胞來源應用于臨床,治療多種原因導致的血小板或紅細胞減少,有效緩解血液短缺等問題。
(編輯:曾蔚;審發:梁文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