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日,廣州市人大常委會調研《關于全面加強水環境治理和保護工作的議案》決議貫徹落實情況。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建華,副主任余明永、唐航浩、于紹文、李小勉,秘書長陳小清率領市人大代表“兵分三路”前往白云區、天河區、黃埔區和花都區等多個區域進行實地調研。副市長馬文田陪同調研。在調研過程中,市水務局表示,計劃今年底前完成44個城中村的截污工作,全市85個城中村截污需投50億元。
陳建華一行到白云區永泰村集賢莊調研。集賢莊北片區有139棟房屋,但只有一套排水管道,污水、雨水直排永泰涌。由于挖路換污水管網存在施工隱患,加上村民反對意見較大,白云區水務部門嘗試另外鋪設收集雨水的管網,實現雨污分流,減輕原有污水管網的負擔。
白云區住房和建設水務局局長陳恒說:“確保原來的雨污合流的管不用承接這么多的水,將原來的污水合流的管變成污水管道,接入要建設的和已經建設的、輸送能力不算大的污水管,再送到污水處理廠。”
目前,這項工程大部分雨水管網已經鋪設完畢,等接入污水主干管后就能投入使用,確保沒有污水流入河涌。
市水務局表示,不少城中村與集賢莊情況相似,人多房多管網收集能力有限,而且不少村里還有印染、電鍍等小散亂作坊,污水處理能力不足,導致河涌污染難以長久改善。接下來,水務部門將安排城中村污水收集納入公共污水管理和建設,改變過去城中村污水管網“各自為戰”的局面。
市水務局副局長鄭航桅說:“具體來說由水投集團出資,委托各區政府進行建設污水收集管網。第二項工作是出臺違法排水建設管理專項行動辦法,對剛才說的小散亂、違法排水戶進行專項治理?!笔兴畡站直硎?,今年除了完成44個城中村的截污,還會完成其余41個城中村的治污方案編制,2020年底前完成所有城中村管網改造。
蘿崗社區:污水收集進村入戶魚塘不再發臭
在蘿崗社區北社,每家每戶的廚房、廁所,按統一標準建設了污水收集管,逐棟收集污水后匯入存到污水支管,再匯入市政污水主干管。雨水則仍利用原有的溝渠排入魚塘中,既保留了村內的傳統景觀,也作為消防備用水源。據統計,蘿崗社區截污工程2010年立項,共投資約4500萬元,涉及污水管道26000多米,雨水管道25000多米,排水溝近14000米。
據介紹,截至2016年底,黃埔區已完成155個村(社)的“進村入戶”污水收集工程,建設污水管網367公里,服務人口達到17萬人。
天河棠下:引入超磁設備少占地多凈水
昨日,市人大代表到達的棠下涌上游片區,這里每天有5000~6000噸污水排入河涌。對此,天河區相關部門表示,將在2017年底前實現污水全收集進入市政管網的目標。在相關工程沒有全部完成之前,天河區水務部門通過在棠下涌科韻路跨涌橋段設置集裝箱式一體化超磁分離水處理設備,對上游污水進行凈化后排入下游河涌提升棠下涌水質。
數據監測顯示,棠下涌各項指標已經有了較大提升。
(編輯:王濤;審發:梁文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