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
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廣東“四個走在全國前列”重要指示精神,日前,廣州市委書記任學鋒就加強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到天河區和海珠區開展調研。
在天河區沙美村、車陂村,海珠區石溪村、康樂村等“城中村”,任學鋒察看改造規劃、環境整治等情況后指出,要堅持分類指導、重點突破,有力有序推進。在車陂北街、水蔭橫路的老舊小區,要求堅持“一社區一特色”,充分聽取群眾意見,把微改造好事做好、實事做實。在南洲街傳統批發市場改造而成的創投小鎮,要求提升設計建設水平,引入高端資源要素。在棠下涌、石溪涌,要求嚴格落實河長制,以污染治理倒逼產業升級、人口結構調整。察看車陂街社會治理智能綜合指揮中心現場指揮調度演示后,要求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化手段,提升社會服務管理效率效果效能。在科韻路學校、康樂小學等民辦學校要求切實改善校園及周邊環境,強化家校聯動,小手拉大手,匯聚熱愛廣州、建設廣州的正能量。
3月28日,任學鋒收到反映海珠區大塘村存在臟亂差等問題的群眾來信后,29日專程來到該村調研,現場察看核實群眾反映的問題,與區委書記、街道黨工委書記、村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及物業負責人座談,分析原因,部署整改工作。他強調,人民有所呼、黨委政府有所應,老百姓的訴求就是我們的工作重點。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敢于直面問題,從群眾反映最多的事改起,抓緊制定實施大塘村總體整改方案,以實際行動取信于民。
任學鋒強調,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在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國前列,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們的殷切期望。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聚焦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以走前列為目標,以深化建設干凈整潔平安有序城市環境為抓手,著力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把廣州建設成為最安全穩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環境最好的城市,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深化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建立“四標四實”常態化機制,加強來穗人員服務管理,推動社會治理重心下移。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加大矛盾風險排查、預警、化解力度,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廣泛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合力推進社會矛盾化解、安全隱患排查、環境綜合整治、產業轉型升級、歷史文化保護利用等工作。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推進形成良好社會心態。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以黨建引領和推動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治理,形成社會治理人人參與、人人盡責的良好局面。
市領導陳志英、潘建國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