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定扛起經濟大市挑大梁政治責任
以新質生產力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林毅夫作專題輔導報告 郭永航孫志洋王衍詩李貽偉出席
7月7日,廣州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會暨廣州學習論壇召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想,認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對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進行再學習再部署再落實。市委書記郭永航主持并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孫志洋,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衍詩,市政協主席李貽偉出席。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作專題輔導報告。
林毅夫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理論,從歷史、理論、實踐多個維度,結合國際國內發展形勢,以新結構經濟學視角,系統闡述新質生產力的內涵意義、產業類型和發展路徑,對廣州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出對策建議,為全市領導干部上了一堂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極具思想性指導性的輔導課。
郭永航強調,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深刻把握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大意義和實踐要求,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聚力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不斷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更好支撐經濟大市挑大梁,為全國全省發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以營商環境改革為牽引強化集成式改革創新,堅決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優化完善生產要素配置方式,發揮南沙、中新廣州知識城等重大開放平臺先行先試作用,協同港澳、面向世界推進引領性開放,促進各類優質生產要素順暢流動,加快形成與發展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要加快建設“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大力實施“人工智能+”行動和“數智創新計劃”,充分運用物聯網、智聯網等,推動新興產業向星火燎原放大、傳統產業向成名成品升級、現代服務業向增值賦能躍升,筑牢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體根基。要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以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為牽引,加快建設活力創新軸,強化高?;A研究和人才培養能力,加強戰略科技力量建設,提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水平,強化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戰略支撐。要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有力有序推進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強化東部中心、北部增長極等重大平臺支撐,以廣州都市圈建設帶動粵港澳大灣區黃金內灣發展,拓展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廣闊空間。要緊緊圍繞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向,謀劃好“十五五”時期重大舉措、重大項目、重大政策、重大試點,以高水平規劃引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會議以視頻會議形式開至各區。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市有關部門負責人在市主會場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