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1日,廣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近日出臺的《廣州市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又稱“廣州服務消費23條”)相關情況。據悉,“廣州服務消費23條”提出23條具體舉措、107項工作任務,涉及商務、文廣旅、體育、衛健、教育、民政等多個領域,立足本土文化特色,對接全球資源,形成供給優化、場景多元、環境友好的消費新格局,為全國服務消費升級提供“廣州樣本”。
發揮粵菜大本營優勢
擦亮廣州美食名片
“民以食為天”,美食不僅是生活的必需,更是文化的傳承與城市活力的象征。廣州市商務局一級調研員王小華介紹,廣州將充分發揮粵菜大本營的優勢,深入挖掘早茶、夜宵等廣州特色餐飲文化,豐富美食品鑒、非遺傳承、文化融合等粵菜消費場景,致力于打造世界粵菜文化體驗中心和一江兩岸美食長廊,進一步擦亮廣州的美食名片。
2024年廣州國際美食節主會場
廣州還將舉辦一系列精品活動,創新培育舉辦廣州國際美食節、廣州精品美食周、廣州點心季等系列高品質美食類活動,打造“美食+”“+美食”活動矩陣,進一步提升廣州美食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據悉,在第137屆廣交會期間,廣州將舉辦廣交會歷史上首個城市美食文化活動——“食在廣州”嘉年華,薈萃手作點心、廣府非遺、國潮巡演,讓廣大客商在展館即可一站式領略廣州“美食+文化”的獨特魅力。
培育特色旅游消費市場
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廣州將發揮文化賦能、旅游帶動作用,豐富消費業態和場景,著力把文化旅游業培育成為戰略性支柱產業。王小華介紹,廣州將打造全球消費樞紐,吸引國際餐飲品牌首店、高端酒店落戶,深化粵港澳“一程多站”旅游合作,利用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拓展國際客源。
廣州將通過舉辦系列活動,激發文旅消費活力。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總工程師李若嵐介紹,廣州將推出2025年“羊城八景”評選活動,舉辦“花城有幸·喜迎全運”廣州文旅推介會,發布“跟著全運去旅行”主題線路,舉辦2025廣州藝術季、2025年“灣區音樂匯”系列活動、知名歌手演唱會以及豐富的公共文化活動,讓廣大游客深度體驗魅力廣州的無盡風采,進一步拉動文旅消費熱情。
廣州南沙開發區(自貿區南沙片區)管委會副主任袁飚介紹,南沙區大力推動郵輪游艇經濟發展,截至2025年3月31日,愛達·地中海號在南沙郵輪母港累計運營26個航次,出入境旅客超14萬人次,平均上座率超75%,“郵輪+消費”融合多元消費業態發展勢頭強勁。番禺區則正著力打造“1+1+N”商圈網絡,積極推進長隆—萬博世界級地標商圈建設,大力培育廣州南站樞紐型國際商圈建設。
長隆萬博商圈全景
辦好超500場賽事活動
打造體育消費新標桿
近年來,廣州錨定國際賽事中心定位,以賽事賦能服務消費升級,培育了廣馬、國際龍舟邀請賽等自主品牌,構建“市長杯”、戶外運動節、體育節三大群眾體育品牌。2025年是全運年,廣州賽區將承辦全運會約40%的比賽項目。今年廣州還成功獲批國家體育消費和賽事經濟試點城市。廣州體育經濟的振興,將全面帶動服務消費增長。
廣州市體育局副局長趙靈峰介紹,廣州今年將緊扣主題主線,精心統籌辦好超500場賽事活動,為廣州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體育動能。開發“跟著賽事游廣州”“跟著賽事品美食”精品線路,串聯賽事現場與珠江夜游、西關美食、廣州塔、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等城市名片,推出“觀賽+旅游+購物+美食”等定制產品。
此外,廣州將結合重大賽事和“羊城消費新八景”,創設“廣州體育消費季”,舉辦體育博覽會、嘉年華、主題集市等活動,聯動城市合伙人、頭部商戶加推“沉浸式消費體驗”“賽事專屬禮遇”,促進賽事流量向消費增量轉化。
開展養老服務消費補貼
大力發展銀發經濟
發展銀發經濟不僅是我國應對老齡化挑戰實施的重大戰略,更是滿足老年群體多元化需求的務實舉措。廣州市民政局副局長李銳介紹,市民政局聯合市商務局近日出臺《廣州市培育銀發消費場景實施方案》,助力廣州銀發經濟發展。
具體措施方面,廣州將引導各大商超、電商平臺開設銀發消費專區,集中展銷居家適老化改造“煥新”各類補貼產品。每年10月將舉辦“養老服務消費促進月”系列活動,集合適老化家居、智能產品、老年飲食、老年旅游、老年服飾、文體休閑、養老金融、醫療健康等系列消費補貼、優惠福利和免費體驗等促消費措施。發動銀發經濟企業、單位組建銀發經濟聯合體,鼓勵各類社會資本參與銀發旅游列車投資運營,推出錯峰式老年文娛產品與公共服務。
李銳介紹,為促進養老服務領域消費提升,廣州市民政局制定了《廣州市2025年居家適老化改造“煥新”活動實施細則》,購買居家適老化改造商品給予補貼。活動涵蓋7大類54項“煥新”商品,補貼標準按產品實際銷售價格的30%核減補貼,每人累計最高補貼1萬元,企業優惠部分不計入補貼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