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檔時間:2023年08月15日

        紀念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100周年
        話劇《春園·1923》,紅色文化舞臺“活化”
        • 2023-07-12 10:40:23
        • 來源: 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兩輪演出圓滿成功好評如潮,9月再演10場

          “這是最后的斗爭,團結起來到明天,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2周年,也是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100周年,以中共三大為題材的大型革命題材原創話劇《春園·1923》已于6月兩度登陸廣東藝術劇院演出8場。近9000名觀眾通過觀看該劇,重溫了歷史,體驗藝術的魅力。“演出最后全場合唱《國際歌》,我流下了激動的淚水……”有觀眾如此表示。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從紅色資源中汲取前進動力,弘英雄之氣推進高質量發展,在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的指導下,廣東省演出有限公司、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聯合創作了話劇《春園·1923》。據悉,9月7日至11日,該劇將在廣東藝術劇院三度公演,連演10場。

          以中共三大為題材的原創話劇

          100年前召開的中共三大,書寫了中國革命史光輝的一頁,鐫刻著廣州這座英雄城市閃光的印記;紅色是英雄城市最亮的底色,賡續紅色血脈,傳承英雄志氣,中共三大有著深刻的時代意義和穿越百年的當代價值。

          中共三大取得了多項重要成果,一共通過了13個文件和決議,創造了很多黨史上的“首次”:首次制定《中國共產黨黨綱草案》;首次修訂《中國共產黨章程》;首次制定《中國共產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組織法》;首次有婦女代表參加黨的代表大會;首次在黨的代表大會閉幕會唱《國際歌》……回望這段歷史,中共三大有力推動黨和革命力量迅速壯大。

          話劇《春園·1923》緊緊圍繞“找尋”這個主題,重溫了1923年6月來自全國各地的代表們云集廣州,出席中共三大的故事,集中展示了中共三大9天會議上的激烈爭論以及觀點碰撞背后共產黨人為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積極求索的精神,通過鮮活的戲劇表達,讓紅色文化在舞臺上“活起來”,生動形象地走到每一個人的身邊。

          已吸引近9000名觀眾走進劇場,好評如潮

          該劇此前兩度上演,近9000名觀眾走進劇場,重溫歷史。

          6月30日下午,前來觀看該劇的小林如此表示,“這個劇能讓人完全沉下心來,全程認真看完了整場演出。最后全場起立唱《國際歌》的時候,我非常激動,我們都唱得非常大聲。”

          該劇也得到了專家的一致好評。《春園·1923》黨史顧問之一曾慶榴認為,“這部話劇以尋找中共三大舊址作為主線進行串聯,把一些故事巧妙地組合起來,能夠吸引和打動觀眾。這與一般展覽再現三大歷史的形式有所不同,藝術家的創作應該予以肯定。”

          廣東省藝術研究所原所長、國家一級編劇吳惟慶表示,“劇本難寫,演員難演,導演就更難,這么多挑戰加在一起能夠成功演出,非常難得。該劇將歷史真實和藝術真實結合得很不錯。”

          “這是廣州本土的革命歷史題材劇。敘事上三條線的設置非常巧妙,尋找中共三大會址及紀念館建成后人們對三大歷史的關注追問,搭建起歷史和現實的橋梁,讓主題和情節更貼近現實、更貼近生活、更貼近觀眾。”廣東省劇協秘書長譚臻說,“旋轉舞臺的運用令人驚喜,很容易聯想到八音盒、旋轉木馬,好似音樂一響起,歷史一幕幕展開,很有氛圍感,為觀眾營造了進入歷史、銘記歷史的空間。”

          將歷史真實和藝術真實完美結合,豐富又靈動

          作為革命歷史題材作品,話劇《春園·1923》的創排難度在于如何在尊重歷史真實的基礎上發揮藝術的想象力和表現力。劇組為此特邀中共廣東省委黨校教授曾慶榴和廣東省社科院原歷史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黃振位共同擔任該劇的黨史顧問,同時還邀請了其他黨史專家組成專家組,在劇本創作、演出排練、劇目合成的多個環節進行嚴格把關,以確保劇本內容符合歷史真實。在藝術表現方面,創作團隊也費心盡力,使該劇在舞臺上的最終呈現讓人眼前一亮。

          尋找會議舊址與展示會址原貌、呈現會議的爭論、展示會議過程……舞臺上,這樣的跳進跳出、相互穿插,井然有序,這得益于該劇使用了非常時尚的舞臺美術形式——旋轉的舞臺上,曾作為中共中央機關駐地的春園和曾作為中共三大會址的兩層小樓凝練地佇立在一起,舞臺360°旋轉,自如切換場景,人物在場景內外穿梭,推進著故事的發展。

          劇中,符合人物角色特點的個性化臺詞、演員們的精彩演繹,最終在舞臺上呈現了個性鮮明的革命者群像。比如,蔡和森和向警予這對夫妻的爭執被生動演繹,爭執后蔡和森被“關”在門外……展現了革命者的日常生活場景,增強了人物的可信性,非常接地氣。

          劇中廣州風土人情的呈現也讓觀眾有身臨其境的親切感。1923年6月初碼頭小販的叫賣聲,讓觀眾感知到廣州獨特的生活氣息;中共三大期間革命者在河涌散步時響起的南音,為該劇增添了濃郁的嶺南風情。

          諸多歷史事件,鮮活再現于舞臺,戲劇性和抒情性,相得益彰。一百年前,在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中共三大的代表們曾齊聚于此集體高唱《國際歌》,壯懷激烈;一百年后的今天,話劇《春園·1923》在距黃花崗不遠的廣東藝術劇院上演,尾聲,臺上的演員和臺下的觀眾一起高唱《國際歌》,劇場內奮發昂揚的氣氛被推到了最高點……

          9月7日至11日,《國際歌》激昂的旋律將繼續唱響。據悉,該劇演出是廣東藝術劇院的公益恵民品牌“99精品惠民”項目,全場票價均為99元。

          相關鏈接

          孵化基地“項目制”出佳作

          話劇《春園·1923》是廣東藝術劇院舞臺藝術孵化基地繼《戰“疫”2020》《烽火學堂》《盧永根》《執信女生》《你好,藍朋友》《局中有局》等作品之后,孵化的又一部力作。孵化基地由廣東省演出有限公司運營,致力于舞臺藝術作品的創作、排練和演出,以及與藝術機構共同開展培訓、交流、研討、展示等活動。

          廣東省演出有限公司、廣東藝術劇院總經理彭成碧表示,孵化基地發揮“整合資源、聚攏人才”的積極作用,以演出為中心環節,探索創新“項目制”藝術生產模式,吸引了全國各地數百名高素質、專業化演藝人員的參與,同時組建編、導、演和舞美等團隊,進行藝術生產。像《春園·1923》就集結了來自各領域的專業人才,通過“項目制”藝術生產模式,控制成本輕裝上陣,集中優勢資源為文藝人才提供更多的鍛煉機會。

          彭成碧表示,“孵化基地將積極攜手景點、園區、院校和場館等,探索新模式、打造新項目,給觀眾提供更多更好的劇目,助推城市文化高質量發展。”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蜜芽| 久久亚洲精品11p| 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婷婷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app| 亚洲av日韩av激情亚洲|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HE| 亚洲香蕉成人AV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VA |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最新|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综合激情视频| 亚洲爱情岛论坛永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秋霞| 911精品国产亚洲日本美国韩国|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555588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码|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 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播放|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二三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一本二本|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网|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看片无码在线视频| 亚洲爆乳大丰满无码专区|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久久| 亚洲福利电影一区二区?| 亚洲第一男人天堂|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扶| 在线A亚洲老鸭窝天堂| 久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