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臺22條舉措支持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企業優結構、提效益、強實力
5月8日,記者從廣州市商務局獲悉,為加快培育外貿發展新動能,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正式印發《關于印發廣州市以高水平開放推動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22條”),支持全市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企業優結構、提效益、強實力。
“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22條”從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促進資源要素跨境高效便捷流動、推進服務貿易重點領域創新發展等方面提出22條政策措施,提出促進數字創意產業國際合作,帶動文化產品加速出海;持續創新跨境電商業務模式等要求。值得關注的是,“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22條”對符合條件的服務貿易、數字貿易和服務外包企業,每年以綜合評價方式分檔給予支持,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22條”速覽
聚焦擴大制度型開放
打造服務標準“廣州樣本”
近年來,廣州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發展強勁,2024年廣州服務貿易進出口超750億美元,其中,可數字化的服務貿易占比達40%。
廣州“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22條”聚焦擴大制度型開放,提出深化服務業對外開放、促進與港澳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提升服務貿易標準化水平等措施,提出率先促進與港澳服務貿易規則銜接,把握內地與港澳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服務貿易協議修訂利好,強化與港澳服務對接,拓展新的應用場景和業務增量。
廣州“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22條”提出鼓勵服務貿易標準化建設,支持相關行業轉化運用國外先進標準,研制灣區標準、國際標準,在跨境養老、互聯網仲裁等特色領域打造服務標準“廣州樣本”。
提升服務貿易“含金量”“含綠量”“含新量”
數字貿易正成為全球貿易的重要驅動力。廣州高度重視數字貿易發展,涌現出網易、廣電運通、三七互娛、詠聲動漫、鈦動科技等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的數字貿易企業。
廣州“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22條”突出提升服務貿易“含金量”“含綠量”“含新量”、加強數字貿易的制度軟環境建設和基礎設施硬環境建設;促進金融、會展、人力資源等新興服務貿易發展,做強數字、文化、中醫藥、知識產權等國家級和省級特色服務出口基地;大力發展與貨物貿易相融合的服務貿易、綠色服務貿易,與服務消費密切相關的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生活性服務貿易;鼓勵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在服務貿易領域應用,塑造數字貿易發展新優勢。
推出多項配套措施
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
廣州“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22條”提出,支持企業走出去拓展市場,并提供讓企業安心的涉外法律服務保障,同時配套資金支持、稅費服務、出口信保、統計監測等保障措施,對競爭力強、成長性高、具有創新引領性的服務貿易、數字貿易和服務外包企業,每年以綜合評價方式分檔給予支持,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廣州“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22條”為全市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發展創造了更好的條件,將為企業營造更好的發展環境,提振企業發展信心。廣州市商務局將一如既往支持服務貿易、數字貿易企業創新發展,全力爭創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打造“中國服務”國家品牌的廣州標桿。
聲音
中國品牌千帆出海,需要更多數字技術和數字服務的專業賦能,助力企業業務增長、產品創新、效能提升,數字化已成為企業打造全球品牌的重要基石。
——鈦動科技副總裁程曉娜
近年來,廣州市在引領制度型開放上擔當作為,立足灣區主動對接國際規則,在醫療、養老、文化、旅游等領域放寬外資準入限制,啟動全國首個跨境養老服務業標準化試點,發布全球首個數據資產管理國際標準ISO55013,全球首個互聯網仲裁推薦標準獲聯合國推介。
——廣州服務貿易與服務外包行業協會秘書長黃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