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市機關單位每年至少組織一次獻血
廣州將進一步增加無償獻血網點,并加強集體獻血組織工作,從而解決淡季用血緊張的問題。16日的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我市無償獻血工作的實施意見》和《廣州市無償獻血網點建設實施方案》,計劃到2016年底,完成番禺、花都、從化、增城區4個基層血站達標建設,完成全市新建18間固定獻血屋的設置,實現集體獻血量達到40%以上,全市人口獻血率達到3%以上的目標。
方案中明確,2016年前,新建固定獻血屋18間,其中越秀區、天河區、海珠區、荔灣區、黃埔區和番禺區各新建2間固定獻血屋,蘿崗區、白云區、花都區、南沙區、增城區和從化區各新建1間固定獻血屋。2014年完成劃定獻血車專用泊位20個(其中新增13個),以市政府的名義豎立專門標識牌,確保獻血車停靠不受干擾。
市衛生局黨委書記唐小平說:“按照國家衛計委的規定,每一萬獻血的人群要有一個固定獻血點,到2016年,我們要有51萬人次的獻血才能滿足需求。為此,實施方案要求到2016年新增18間固定獻血屋,全市固定獻血點數量就達到了50個,基本能滿足需求。”
唐小平同時透露,目前廣州的無償獻血,70%是來源于街道獻血屋或者是流動車,這也是要加強固定獻血點和獻血車泊位建設的原因,“受天氣、氣候等影響,會有獻血旺季、淡季”。
為此,《實施意見》中要求,加強集體獻血組織工作:組織國家機關、部隊、各系統企業事業單位廣大干部、職工參加無償獻血,每個單位每年至少組織相應比例干部、職工獻血1次。與此同時,建立不少于1.5萬人的應急獻血志愿者隊伍和確定300個應急獻血單位,在獻血淡季,應急單位獻血人數應達到單位總人數的12%以上,確保用血需要。
《實施意見》中同時提出,鼓勵醫院開展自體輸血業務,將自體輸血費用單獨定價,把自體輸血費用列為醫療保險報銷項目。對此,唐小平表示,自體輸血在國外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已經興起。他同時透露,廣州很多大醫院都開展了自體輸血的業務,“這個技術還沒有普遍化,現在衛計委已規定了自體輸血要廣泛推廣,這也是我們這次市政府制訂實施意見和實施方案的目的,推廣自體輸血。”
廣州將進一步增加無償獻血網點,并加強集體獻血組織工作,從而解決淡季用血緊張的問題。16日的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我市無償獻血工作的實施意見》和《廣州市無償獻血網點建設實施方案》,計劃到2016年底,完成番禺、花都、從化、增城區4個基層血站達標建設,完成全市新建18間固定獻血屋的設置,實現集體獻血量達到40%以上,全市人口獻血率達到3%以上的目標。
方案中明確,2016年前,新建固定獻血屋18間,其中越秀區、天河區、海珠區、荔灣區、黃埔區和番禺區各新建2間固定獻血屋,蘿崗區、白云區、花都區、南沙區、增城區和從化區各新建1間固定獻血屋。2014年完成劃定獻血車專用泊位20個(其中新增13個),以市政府的名義豎立專門標識牌,確保獻血車停靠不受干擾。
市衛生局黨委書記唐小平說:“按照國家衛計委的規定,每一萬獻血的人群要有一個固定獻血點,到2016年,我們要有51萬人次的獻血才能滿足需求。為此,實施方案要求到2016年新增18間固定獻血屋,全市固定獻血點數量就達到了50個,基本能滿足需求。”
唐小平同時透露,目前廣州的無償獻血,70%是來源于街道獻血屋或者是流動車,這也是要加強固定獻血點和獻血車泊位建設的原因,“受天氣、氣候等影響,會有獻血旺季、淡季”。
為此,《實施意見》中要求,加強集體獻血組織工作:組織國家機關、部隊、各系統企業事業單位廣大干部、職工參加無償獻血,每個單位每年至少組織相應比例干部、職工獻血1次。與此同時,建立不少于1.5萬人的應急獻血志愿者隊伍和確定300個應急獻血單位,在獻血淡季,應急單位獻血人數應達到單位總人數的12%以上,確保用血需要。
《實施意見》中同時提出,鼓勵醫院開展自體輸血業務,將自體輸血費用單獨定價,把自體輸血費用列為醫療保險報銷項目。對此,唐小平表示,自體輸血在國外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已經興起。他同時透露,廣州很多大醫院都開展了自體輸血的業務,“這個技術還沒有普遍化,現在衛計委已規定了自體輸血要廣泛推廣,這也是我們這次市政府制訂實施意見和實施方案的目的,推廣自體輸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