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日,全市11所公辦外國語學校“小升初”新的招生方案正式出臺。根據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2014年廣州市公辦外國語學校初中招生工作方案》,今年全市11所公辦外國語學校“小升初”將采取推薦加面談的方式,推薦注重畢業生的英語綜合能力,面談則全程錄像、現場打分,力求公正公開。
去年征求意見兩搖號方案被棄用
此前,廣州的公辦外國語學校招生一直采用筆試加面試的方式,在24日的發布會上,市教育局局長屈哨兵表示:“(按照相關規定)義務教育階段公、民辦學校接受適齡兒童少年入學不得采取考試方式進行選拔。因此,過去(征求過意見)的招生方式必須予以調整。”
在去年年底征求意見時有兩套方案,方案一針對報名人數多于學校招生計劃數3倍及以上的學校,采取所有報名者“先搖號后面談”的方式招生;方案二則給學校留出更多的自主空間,允許學校先拿出30%到40%的招生計劃進行自主選拔,其余的60%到70%招生計劃再按照第一套方案的“先搖號后面談”方式錄取學生。
但24日審議通過的《2014年廣州市公辦外國語學校初中招生工作方案》,強調免試、屬地管理、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各公辦外國語學校采取“推薦+面談”方式進行招生。這意味著征求意見的兩套方案都被棄用了。
合條件非戶籍畢業生也可被推薦
根據新的方案,各公辦外國語學校面談指標數為當年招生計劃的3倍。市屬公辦外國語學校面談指標面向本市戶籍小學畢業生(含在本市小學畢業的符合政策性照顧借讀條件的非戶籍畢業生),以區為單位分配,各區分得的面談指標為:面談指標數×(當地區小學戶籍畢業生人數/全市小學戶籍畢業生人數);區屬公辦外國語學校面向按政策應由本區安排入讀公辦初中的小學畢業生(含在當地公辦小學畢業的符合政策性照顧借讀條件的非戶籍畢業生),按招生計劃3倍分配。
市、區屬公辦外國語學校的面談指標的分配以當年畢業生英語綜合能力為標準,具體分配細則由各區教育局制訂。各區教育局確定面談名單并將名單報送至公辦外國語學校后,由公辦外國語學校在小學畢業考結束后組織面談(結構化面談)、錄取。
學生憑什么獲得推薦資格?看英語綜合能力
由于既沒有采取公開搖號,也沒有采用學校部分自主招生的方式,面談指標由各學校推薦,再由區里按照分得面談指標的3倍確定最終的名單。如何推薦,如何避免暗箱操作,成為關注焦點。
為何棄用了搖號的方式,屈哨兵表示:“現在將指標分到各個區,然后由各個區將相關的符合條件的名單報到相關的外國語學校,是考慮到操作的簡便和可行性,同時也照顧到外國語學校招生的特色,也為了保證特色學校的辦學更加規范。”
至于為何面談指標是招生計劃的3倍,屈哨兵解釋說,我們判斷三倍于招生計劃的人數基本可以讓外國語學校能夠招到自己符合辦學特色的學生。
屈哨兵在發布會上還表示:“我希望大家努力去發現是否有暗箱操作,因為我們不希望有這樣的情況出現。我們在相關的文件中說得非常清楚,(推薦)就是根據畢業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在小學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有相關的成績和成長方面的一些記錄,我想這些成績和成長方面的記錄,將作為學校相關學生是否能夠進入外國語學校面談一個非常重要的依據。據我所知,每一個學校在進行孩子推薦和選送過程中都是公開透明的。”
面試考官看重什么?看能力而不是獲得過的榮譽
對于面試,也有人擔心如何保持公平、公正。屈哨兵透露,公辦外國語學校是特色辦學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在公辦外國語學校通過面試進行學生招錄的時候,主要是考察他的英語綜合能力,“并且我們要特別強調在考察的過程中公開、公平、公正,全程錄像,通過老師、評委現場打分,并且當場宣布結果,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保證招生環節當中公開和透明。”
面試有無具體的操作規范和標準呢?屈哨兵說:“我們采用了一個專業術語,結構化面試或者結構化面談,這是招員、選拔、考查學生比較重要的方式,在答題的同時,通過我們的專家、通過我們的考官,對孩子們進行某種特定、特色的評價和觀察,對他相關的能力進行測試,這是我們今年公辦外國語學校進行面談的一種最主要的方式。我們也希望這種方式,能夠為下一步,包括民辦學校的面談、面試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他同時強調,在推薦和面試過程中,學生在各類競賽中獲得的名次或榮譽都不會被考慮在內,看中的仍是英語綜合能力。
對于民辦初中的招生方式,屈哨兵表示:“今年的政策和去年一樣,沒有變化。但是我們也鼓勵民辦學校通過面談的方式,作為對既往招生的一種有效補充,但是這并非是教育部門今年的一種政策性要求。”
面談推薦條件有哪些?
市屬公辦外國語學校
對象:面向本市戶籍小學畢業生(含在本市小學畢業的符合政策性照顧借讀條件的非戶籍畢業生)。
指標:以區為單位分配,各區指標數=面談指標數×(當地區小學戶籍畢業生人數/全市小學戶籍畢業生人數)。
區屬公辦外國語學校
對象:本區安排入讀公辦初中的小學畢業生(含在當地公辦小學畢業的符合政策性照顧借讀條件的非戶籍畢業生)。
指標:按招生數分配。
選拔依據
在小學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英語相關成績和成長方面的一些記錄。
面談安排
全程錄像→現場打分→當場宣布結果。
如何評分
考官將對孩子們進行特定、特色的評價和觀察,對相關的能力進行測試。學生在各類競賽中獲得的名次或榮譽都不會被考慮在內。
廣州市現有公辦外國語學校名單
廣州外國語學校、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越秀外國語學校、西關外國語學校、開發區外國語學校、天河外國語學校、廣州第二外國語學校、廣州市江南外國語學校、華穎外國語學校、秀全外國語學校、海珠實驗中學。
去年征求意見兩搖號方案被棄用
此前,廣州的公辦外國語學校招生一直采用筆試加面試的方式,在24日的發布會上,市教育局局長屈哨兵表示:“(按照相關規定)義務教育階段公、民辦學校接受適齡兒童少年入學不得采取考試方式進行選拔。因此,過去(征求過意見)的招生方式必須予以調整。”
在去年年底征求意見時有兩套方案,方案一針對報名人數多于學校招生計劃數3倍及以上的學校,采取所有報名者“先搖號后面談”的方式招生;方案二則給學校留出更多的自主空間,允許學校先拿出30%到40%的招生計劃進行自主選拔,其余的60%到70%招生計劃再按照第一套方案的“先搖號后面談”方式錄取學生。
但24日審議通過的《2014年廣州市公辦外國語學校初中招生工作方案》,強調免試、屬地管理、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各公辦外國語學校采取“推薦+面談”方式進行招生。這意味著征求意見的兩套方案都被棄用了。
合條件非戶籍畢業生也可被推薦
根據新的方案,各公辦外國語學校面談指標數為當年招生計劃的3倍。市屬公辦外國語學校面談指標面向本市戶籍小學畢業生(含在本市小學畢業的符合政策性照顧借讀條件的非戶籍畢業生),以區為單位分配,各區分得的面談指標為:面談指標數×(當地區小學戶籍畢業生人數/全市小學戶籍畢業生人數);區屬公辦外國語學校面向按政策應由本區安排入讀公辦初中的小學畢業生(含在當地公辦小學畢業的符合政策性照顧借讀條件的非戶籍畢業生),按招生計劃3倍分配。
市、區屬公辦外國語學校的面談指標的分配以當年畢業生英語綜合能力為標準,具體分配細則由各區教育局制訂。各區教育局確定面談名單并將名單報送至公辦外國語學校后,由公辦外國語學校在小學畢業考結束后組織面談(結構化面談)、錄取。
學生憑什么獲得推薦資格?看英語綜合能力
由于既沒有采取公開搖號,也沒有采用學校部分自主招生的方式,面談指標由各學校推薦,再由區里按照分得面談指標的3倍確定最終的名單。如何推薦,如何避免暗箱操作,成為關注焦點。
為何棄用了搖號的方式,屈哨兵表示:“現在將指標分到各個區,然后由各個區將相關的符合條件的名單報到相關的外國語學校,是考慮到操作的簡便和可行性,同時也照顧到外國語學校招生的特色,也為了保證特色學校的辦學更加規范。”
至于為何面談指標是招生計劃的3倍,屈哨兵解釋說,我們判斷三倍于招生計劃的人數基本可以讓外國語學校能夠招到自己符合辦學特色的學生。
屈哨兵在發布會上還表示:“我希望大家努力去發現是否有暗箱操作,因為我們不希望有這樣的情況出現。我們在相關的文件中說得非常清楚,(推薦)就是根據畢業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在小學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有相關的成績和成長方面的一些記錄,我想這些成績和成長方面的記錄,將作為學校相關學生是否能夠進入外國語學校面談一個非常重要的依據。據我所知,每一個學校在進行孩子推薦和選送過程中都是公開透明的。”
面試考官看重什么?看能力而不是獲得過的榮譽
對于面試,也有人擔心如何保持公平、公正。屈哨兵透露,公辦外國語學校是特色辦學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在公辦外國語學校通過面試進行學生招錄的時候,主要是考察他的英語綜合能力,“并且我們要特別強調在考察的過程中公開、公平、公正,全程錄像,通過老師、評委現場打分,并且當場宣布結果,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保證招生環節當中公開和透明。”
面試有無具體的操作規范和標準呢?屈哨兵說:“我們采用了一個專業術語,結構化面試或者結構化面談,這是招員、選拔、考查學生比較重要的方式,在答題的同時,通過我們的專家、通過我們的考官,對孩子們進行某種特定、特色的評價和觀察,對他相關的能力進行測試,這是我們今年公辦外國語學校進行面談的一種最主要的方式。我們也希望這種方式,能夠為下一步,包括民辦學校的面談、面試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他同時強調,在推薦和面試過程中,學生在各類競賽中獲得的名次或榮譽都不會被考慮在內,看中的仍是英語綜合能力。
對于民辦初中的招生方式,屈哨兵表示:“今年的政策和去年一樣,沒有變化。但是我們也鼓勵民辦學校通過面談的方式,作為對既往招生的一種有效補充,但是這并非是教育部門今年的一種政策性要求。”
面談推薦條件有哪些?
市屬公辦外國語學校
對象:面向本市戶籍小學畢業生(含在本市小學畢業的符合政策性照顧借讀條件的非戶籍畢業生)。
指標:以區為單位分配,各區指標數=面談指標數×(當地區小學戶籍畢業生人數/全市小學戶籍畢業生人數)。
區屬公辦外國語學校
對象:本區安排入讀公辦初中的小學畢業生(含在當地公辦小學畢業的符合政策性照顧借讀條件的非戶籍畢業生)。
指標:按招生數分配。
選拔依據
在小學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英語相關成績和成長方面的一些記錄。
面談安排
全程錄像→現場打分→當場宣布結果。
如何評分
考官將對孩子們進行特定、特色的評價和觀察,對相關的能力進行測試。學生在各類競賽中獲得的名次或榮譽都不會被考慮在內。
廣州市現有公辦外國語學校名單
廣州外國語學校、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越秀外國語學校、西關外國語學校、開發區外國語學校、天河外國語學校、廣州第二外國語學校、廣州市江南外國語學校、華穎外國語學校、秀全外國語學校、海珠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