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內河港是廣東省內河地區性重要港口和廣州市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11月13日,16屆111次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廣州內河港總體規劃(2025—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進一步推動廣州市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建設,助力打造樞紐型城市,同時促進臨港經濟和水上旅游業發展,為重大項目實施提供有力支撐。
廣州內河港是指廣州市行政區域內、廣州海港范圍外的內河港口,主要分布在花都、白云、增城、番禺、南沙。去年廣州內河港完成貨物吞吐量2986萬噸、集裝箱吞吐量38萬標準箱。
《規劃》對內河港區進行優化調整,共劃分為番禺、萬頃沙、五和、新塘四個港區。其中,原番禺港區位于南沙區的內河港口范圍被單獨劃出,設立為萬頃沙港區,增加旅游客運岸線和港口支持系統岸線,以滿足水上旅游、公務船停泊和新能源船舶燃料加注等需求。這一調整將有力支撐《南沙方案》落地落實,推進“兩洋南拓、兩江東進”戰略布局。
《規劃》還對各內河港區岸線布置進行優化,適當調減港口貨運岸線,增加旅游客運岸線,為老舊碼頭改擴建預留岸線空間。港口岸線主要分布在白云、花都的白坭水道,番禺和南沙的沙灣水道、洪奇瀝水道,以及增城的東江北干流。
此外,《規劃》注重與國土空間規劃的銜接,充分預留未來發展空間。為加快廣州市構建綜合立體交通網,發展多式聯運,新增廣州國際港配套碼頭岸線,保障重大項目建設。結合船舶大型化以及航道發展規劃,《規劃》提升了現有內河碼頭規劃等級,預計近期可推動花都、白云等一批內河碼頭項目建設。
- 2025-11-15 廣州計劃2035年基本建成都市現代農業強市
- 2025-11-14 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推動建設都市現代農業強市
- 2025-11-14 【一圖讀懂】一圖讀懂16屆111次市政府常務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