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土地利用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提出,“十三五”期末確保完成全市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劃定全域范圍內的永久基本農田。加大公共財政對農田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打造現代都市型農業,大力推進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
《規劃》明確,要嚴格控制城市生態控制線中的各類開發活動,保障城市生態安全。
優先保障“三大戰略樞紐、一江兩岸三帶、多點支撐”建設。進一步完善約束和獎勵相結合的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指標分配和使用制度,采取有效措施盤活存量土地,突出連片儲備避免零散,優先保障國際金融城、琶洲、臨港經濟區、國際創新城、海珠生態城、天河智慧城、白云新城、南站商務區等重點功能區和軌道交通線網沿線儲備地塊。
《規劃》提出,優化城鄉用地布局,創新節地技術,健全土地高效利用機制,促進城鎮發展由外延式擴張向內涵式提升的轉變。強化建設用地復合開發,鼓勵土地兼容使用。在保障土壤安全和環境品質的前提下,鼓勵工業用地的功能置換和混合使用。加大城鎮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力度,推進建設用地的多功能立體開發和復合利用。開展產業用地指南修編工作和產業項目用地準入評估遴選制度研究,探索建設項目按照建設進度分期供地。加快完成項目庫數據納入“多規合一”平臺,實現從規劃管理、土地儲備、土地供應和供后監管全過程管控。探索建立城鄉統一的土地市場,規范農村土地的流轉和管理,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和集體建設用地流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