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大小: 大 中 小 |
|
保護視力色: |
政策名稱 | 關于推動廣州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功能應用的通知 | ||
政策類別 | 便利措施 | 發文編號 | 穗府口函〔2016〕4號 |
實施部門 | 市口岸辦 | 有效期 |
|
服務對象 | (一)貨物進出口申報企業,在廣州海關、黃埔海關、廣州地區檢驗檢疫機構注冊備案的報關、報檢企業和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 (二)運輸工具申報企業,在廣州海關、黃埔海關、廣州地區檢驗檢疫機構、廣州邊檢總站、廣州海事局、廣州港務局備案的船舶公司及其代理企業 (三)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申報企業,在廣州海關、黃埔海關、廣州地區檢驗檢疫機構備案的電商企業、電商平臺企業、支付企業、物流企業 | ||
政策措施 | |||
企業提出“單一窗口”平臺的開戶申請,“單一窗口”平臺統一受理企業申請,開通企業使用“單一窗口”的平臺賬戶。貨物申報企業,由“單一窗口”平臺協助分別開通保管、報檢的申報通道賬戶。 開戶完成后,經過培訓合格,企業即可使用“單一窗口”進行貨物進出口申報、運輸工具申報、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申報、信息查詢功能。 |
政策名稱 | 聯合稅務登記實現雙證合一措施 | ||
政策類別 | 便利措施 | 發文編號 |
|
實施部門 | 市國稅、地稅局 | 有效期 |
|
服務對象 | 廣州市企業 | ||
政策措施 | |||
廣州新開辦的企業只需在各區聯辦窗口提交一套申報資料就能獲得一份使用統一的納稅人識別號、國地稅共同簽注、互認互通的稅務登記證。標志著廣州在實現國地稅和質監的“稅碼聯辦,三證同發”的基礎上,又全面實現了國地稅稅務登記證的“雙證合一”。納稅人在提出開業、變更登記申請時,在任何一方稅務機關受理后,即可一次辦理稅務登記,無需再向另一方稅務機關提出申請,國地稅共同發放一套以雙方名義簽注的稅務登記證件互認互通。 在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南沙新區,率先實現了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一照一碼”,自2015年7月8日南沙自貿區頒發廣東省首張“一照一碼”新式營業執照后,全市從9月1日起施行“一照一碼”。南沙自貿區還率先實現了工商、質監、人社、海關、國地稅6個部門“一照一碼”條件下的六證合一,1天就能辦妥。
|
政策名稱 | 檢驗檢疫便利化系列措施 | ||
政策類別 | 便利措施 | 發文編號 |
|
實施部門 | 廣州檢驗檢疫局 | 有效期 |
|
服務對象 | 廣州市企業 | ||
政策措施 | |||
(一)無紙化報檢工作。根據國家質檢總局2014年第124號公告,推進無紙化報檢工作。廣州將無紙化報檢實施范圍擴大到代理報檢和入境報檢,符合條件的企業報檢時無需提供紙質報檢資料,直接憑報檢單和電子數據辦理檢驗檢疫有關手續。 (二)通關單無紙化。根據《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海關總署廣東分署關于實施通關單無紙化的通告》(2014年第3號)和《關于全面落實通關單無紙化的通知》(粵檢通函〔2014〕555號)的文件精神,對在廣東局轄區內屬于法定檢驗檢疫范疇的進出口貨物實施通關單無紙化。企業憑通關單號即可直接報關。 (三)推進原產地簽證無紙化。基于“合格假定”的理念,按照“風險分析、便利貿易、服務企業”的原則,推進原產地簽證無紙化。企業無需多次往返提交出口發票、提單、報關單、裝箱單等出口單據等紙質資料,往返一次即可領取證書。 (四)代理報檢企業、報檢員注冊改備案登記。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發布《出入境檢驗檢疫報檢企業管理辦法》(國家質檢總局第161號令)及《出入境檢驗檢疫報檢企業管理工作規范》(2015年第49號公告),取消了代理報檢企業注冊、報檢員注冊的行政審批,改為備案登記。 (五)原產地證簽證業務改革。根據國家局《質檢總局關于改革和加強原產地簽證工作支持企業擴大出口的通知》(國質檢通〔2015〕161號)的精神及省局《關于深化原產地簽證業務改革支持企業擴大出口的通知》(粵檢通函〔2015〕516號)的要求,結合廣州局實際,對原產地備案進行改革。一是企業備案與產品備案分離,產品備案不作為企業備案的前提條件,即企業上網提交備案申請,并在業務窗口核實相關資料的真實性后,當場可獲得原產地企業備案資格,免去了實地調查環節。二是擴大申請人范圍,企業憑借《工商營業執照》和《組織機構代碼證》即可申請原產地備案,隨全面實施“一照一碼”登記制度,廣州市企業僅憑《工商營業執照》即可獲得原產地備案資格。 (六)檢驗檢疫區域通關一體化。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落實“三互”推進大通關建設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4〕68號)精神,質檢總局下發《關于進一步推進檢驗檢疫通關業務一體化工作的通知》(質檢通函〔2015〕356號),質檢總局按照全覆蓋的原則調整區域板塊,將福建、廈門、廣西、海南4個直屬局同廣東、深圳、珠海3個直屬局形成泛珠三角地區檢驗檢疫通關業務一體化板塊,在直屬局轄區內實施“通報、通檢、通放”(簡稱“三通”)的基礎上,大力推進直屬局間進出口貨物出口直放、進口直通。實施出口直放模式的貨物,只需經產地檢驗檢疫機構檢驗檢疫合格,就可憑電子通關單在報關地海關直接辦理通關手續。采取進口直通的貨物,進口企業可自行選擇進境口岸或目的地檢驗檢疫機構辦理報檢、查驗、放行手續。在進口方面,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以選擇口岸或目的地接受檢驗檢疫。在風險可控的條件下,在入境口岸實施外箱體消毒等規定的檢疫措施后,可運至目的地實施后續檢驗檢疫和監管。 |
政策名稱 | 貿易通關便利系列措施 | ||
政策類別 | 便利措施 | 發文編號 |
|
實施部門 | 廣州海關、黃埔海關 | 有效期 |
|
服務對象 | 進出口企業 | ||
政策措施 | |||
一關通,廣州海關、黃埔海關深化區域通關改革的合作項目,指通過艙單互認、監管互助、數據共享、誠信企業互認等手段,優化廣州海關和黃埔海關的通關管理功能,并為企業提供一體化便捷通關服務。 全關通,對關區內不同監管點之間的物流流轉,比照“屬地申報、口岸驗放”模式辦理,實現企業在廣州關區內任一監管點申報、任一口岸驗放的功能。 廣州海關、黃埔海關與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簽訂《關于“三互”大通關合作備忘錄》,將“三互”具體細化為“四互換、四互認、五互助”,在關區海、陸、空、鐵口岸全面實施。逐步實現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 "互聯網+易通關"模式包括"互聯網+自助報關""互聯網+提前歸類審價""互聯網+互動查驗""互聯網+自助繳稅"4項措施,推動企業通過互聯網平臺完成進出口貨物海關通關手續,促進貿易便利。 "互聯網+關郵e通"模式。"互聯網+關郵e通"模式包括"互聯網+電子繳稅"、"互聯網+補充申報"、"互聯網+快捷退運"、"互聯網+全程查詢"4項措施,用郵人可通過互聯網平臺PC端和移動端完成相關手續辦理。 推動自貿試驗區建設發展。在復制推廣2015年總署推出的11項自貿試驗區海關監管創新制度、落實總署25項支持措施的基礎上,根據南沙自貿試驗區功能定位和市場需求,陸續推出海關快速驗放機制、征免稅證明無紙化改革等8項再創新制度。 匯總征稅是海關為推進貿易便利化、提高通關效率而開展的一種新型集約化征稅模式。海關對符合條件的進出口納稅義務人在一定時期內多次進口貨物應納稅款實施匯總計征。海關總署于2015年7月27日起在全國海關正式推廣此項改革。匯總征稅實行“先放后稅,匯總繳稅”,在企業提供稅收擔保的基礎上,進口貨物通關時海關不打印稅單征稅,而是在企業提供的稅收擔保額度內,通過核扣相應擔保額度的方式先予辦理貨物放行手續。企業同一周期內申報進口的多批貨物,只需每月結算一次應繳稅款并集中支付即可。 |
政策名稱 | 企業辦理外匯業務便民措施 | ||
政策類別 | 便利措施 | 發文編號 |
|
實施部門 | 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 | 有效期 |
|
服務對象 | 南沙自貿區企業 | ||
政策措施 | |||
為支持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針對廣東南沙自貿區企業辦理外匯業務路途遠的特點,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于2015 年12 月21 日啟動自貿區企業辦理外匯業務的便民服務措施,企業無須親自到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辦理業務,可將相關材料交至銀行,由銀行代理企業辦理“貿易外匯收支企業名錄”登記及其變更、企業外匯賬戶基本信息的備案、貨物貿易外匯監測系統管理員密碼領取等業務申請、企業培訓報名等業務。該措施實施后,企業大大縮短了業務辦理時間,降低了相應的經營成本。目前,該項措施試點主要服務于南沙自貿區企業。在條件成熟時,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將把該便民措施進一步擴大到廣州市花都區、番禺區、開發區和科學城等較遠的區域。 |